APP下载

淮畔沥铁血

2021-11-09丁立高

铁军 2021年11期
关键词:盱眙县盱眙特委

丁立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一部23万字的长篇传记《淮畔沥铁血——烈士李桂五传》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李桂五烈士名年芳,号桂五,出生于江苏盱眙西高庙,是盱眙县首任县委书记,是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而今,西高庙已被命名为桂五镇,是盱眙县唯一一个以烈士名字命名的乡镇。

李桂五传记作者杨绵发是土生土长的盱眙人,从小听着李桂五烈士的故事长大。为收集烈士的翔实史料,作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通过深入细致地走访烈士战友、亲属、盱眙县李桂五生平事迹研究专家等,并邀请党的十九大代表、盱眙县拥军优属协会会长李银江,桂五镇相关知情人员,一同追寻李桂五战斗的光辉足迹,走进红色记忆,致敬红色岁月,用优美的文字叙述了英雄的战斗历程,用详实的史料再现了烈士的高大形象。

本书共29个章节,全景式呈现了李桂五烈士的短暂而辉煌的人生历程。

盱眙首任县委书记

李桂五,1905年出生在盱眙一个大地主家庭。他6岁读私塾,9岁时遭土匪绑票;14岁小学毕业后,曾在安徽芜湖中学、安徽第一甲种农科学校、上海新华美术专科读书,在北平陆军军官大学堂受过集训。期间,积极参加各种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1927年他在上海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下边学习边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9年秋,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回到淮河之畔的家乡盱眙,组织工农革命互济会,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党的地下组织。

他曾将自家的数百亩竹林和树林分给贫苦农民,并两次组织“借粮”运动,将包括自家在内的地主和恶霸家的5000多石粮食分给穷苦农民度灾荒。积极组织开展抗租、抗税、抗捐斗争。1931年夏,盱眙县遭受特大水灾,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在中共长淮特委指导和帮助下,西高庙、谢家港相继建立中共支部,李桂五任西高庙党支部书记。当时,李桂五以西高庙为中心,组织万余灾民向地主、富农展开借粮、分粮斗争,帮助广大贫苦农民度灾,进而发展自卫武装,其影响巨大,辐射毗邻的天长、五河等县。

1931年9月,经中共长淮特委批准,中共盱眙县委员会在西高庙镇秘密成立,李桂五被任命为第一任县委书记和盱眙红军游击队副司令员。在中共长淮特委的领导下,李桂五和战友们一起组织发动著名的“西高庙农民武装暴动”,多次深入匪穴打击收编土匪。中共盱眙县委曾建立36个党支部,红军游击队员最多时发展到2000多人。

创建“盱眙县红军游击队”

1932年春,根据农民斗争迅速发展的形势,中共长淮特委先后派民运特派员武飞、军事特派员徐德文到盱眙指导工作,决定于1932年4月17日組织西高庙农民武装暴动。由于暴动前夕各种准备活动频繁,暴动前的内幕被泄密,中共盱眙县委立即决定,将暴动时间提前一天。他们将城内瑞岩观、龙山寺等庙宇内的大红幔子扯下,做成红袖章,作为暴动农民佩戴的标记。4月16日晚9时,暴动在总指挥武飞、副总指挥李桂五、参谋长徐德文等人领导下开始。埋伏在西高庙周围的几百名农民从四面八方来到镇上,李桂五指挥部分精干队伍,迅速打进国民党盱眙二区区公所,端掉区公所老窝,缴获长短枪40余支。接着,李桂五等遵照中共长淮特委指示,将300余名暴动队员连夜拉到水冲港一带的山区整编,组建“盱眙县红军游击队”。这支游击队的全称叫“中国工农红军徐海蚌地区红军游击支队”,下设两个中队,活动于水冲港和狮子岭一带,由盱眙县委直接领导,武飞任司令员,李桂五任副司令员,徐德文任政治委员。

1932年5月27日,中共江苏省委就盱眙游击战争问题,向长淮特委和盱眙县委作出指示,确定游击队的行动纲领。盱眙县委坚决贯彻省委指示精神,大力发展农民武装,红军游击队在暴风骤雨中不断发展壮大,扩编为4个中队14个分队,活跃于狮子岭、天台山一带。不仅使国民党盱眙县反动当局惶惶不可终日,而且影响到周围各县,还直接威胁到南京的国民党政府。

被俘后壮烈就义

1932年7月,南京国民党政府集结国民党中央骑兵第十一旅、安徽省警备旅各一部及来安、盱眙等县保安团共数千兵力,开赴盱眙山区围剿红军游击队。国民党中央骑兵第十一旅旅长蒋侃如,曾经是李桂五的同窗。到了盱眙之后,他首先给李桂五写了一封劝降信,李桂五付之一笑,撕掉了劝降信。蒋侃如见劝降不行,采取了封锁红军游击队的策略。8月20日,向红军游击队发起了进攻。在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下,红军游击队与敌人正面交战,他和战友们在百里长山和淮河芦苇滩上与敌人进行了诸多殊死的战斗。在激烈的战斗中,敌众我寡,红军游击队英勇反击,伤亡惨重。中共盱眙县委委员、红军游击队政治委员徐德文阵亡,司令员武飞受重伤后转移。李桂五率领剩下的百余人突围,未能成功,李桂五在负伤昏迷中被敌人俘虏。蒋侃如得知李桂五被捕后,一阵狂喜,他知道捉到了李桂五,就意味着他这次“剿共”大功告成。同时,他又痴心妄想,要是李桂五投降了,他的功劳岂不是锦上添花?于是,他来到狱中,对李桂五好言相劝,施以高官厚禄引诱,遭到李桂五严辞痛斥,敌人遂对李桂五严刑拷打。面对敌人的多种诱惑和威逼毒打,李桂五坚贞不屈,意志坚定。这时,西高庙一带42个土豪劣绅为报“借粮”之仇,用重金贿赂蒋侃如,要求就地“惩罚”李桂五。1932年8月30日,敌人向李桂五施以残酷暴行。李桂五在淮河之畔的一方高岗上壮烈就义时,他带领着他的战友一起奋力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

李银江在接受作者采访时说起一个细节:“得知敌人要杀害李桂五,我的父亲李学仁带领部分游击队员火速赶往,准备劫法场。到了现场,发现敌人人数太多,又是正规军,游击队员根本没办法救出李桂五。”

作者写道:“暴雨如注,刑场上的敌人惊慌而逃。风雨之中,李桂五和穆绍臣两位烈士的家人拼命地扑上前去哭天喊地放声痛哭。暴雨过后,家人痛苦万分地将两位烈士的遗体收敛在棺木中,深深地埋藏在刑场不远的山岗上(几年后又迁移到水冲港的一块山地上)。”

作者饱蘸深情地记述:“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泥土。格外神奇的是,李桂五遗体下的鲜血竟然自然流淌成一个大大的鲜红的人形。一声惊天响雷带来一场暴风骤雨,烈士的鲜血融入了滚滚山洪向着浩浩的淮河奔流着……淮水激荡写壮歌,血色浩气舞长空;盱眙大地立丰碑,不朽英名贯长虹!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位为国捐躯的烈士,盱眙县政府在簸箕湾水库北岸的一处山坳里建有一座纪念碑,是李桂五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建队的地方。水冲港小学校园北围墙内青翠的松柏下,立着一块纪念碑,碑上红字灰底刻着“中共盱眙县委员会成立地遗址”。纪念碑碑文上写着:“1931年9月首届中共盱眙县委成立的时候,第一任县委书记为李桂五。”

手捧杨绵发同志著作《淮畔沥铁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李桂五和他领导的红军游击队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悲壮历史,永远值得人们学习、追忆:什么是立党为公?什么是大义凛然?对人民群众始终有着天然的浓浓深情,对基层忧盼始终有着清晰准确的认识和研判,对脚下这片土地始终有着坚定的历史担当。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是共产党人的责任使命!

(《淮畔沥铁血》一书作者杨绵发,笔名胡杨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盱眙县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责任编辑 徐良文)

猜你喜欢

盱眙县盱眙特委
中共湘西特委创建初期的三次会议
盯眙龙虾好山好水出好虾
夕次盱眙县
江苏金康达集团资助200名“三好少年”
江苏省淮安市:小雪节气杉林红
“盱眙龙虾”投放春节市场
麦田欢歌
皖西北特委在巢县的隐蔽斗争
盱眙龙虾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共北江特委总交通站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