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某污水处理厂运行优化分析及建议措施

2021-11-09游丽燕

海峡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沿程活性污泥溶解氧

游丽燕

(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14)

根据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福建某污水处理厂于2018年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水质标准提高对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运行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以该污水处理厂为例,通过分析其处理工艺全过程水质,开展不同功能区模拟实验,确定污水厂运行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控制的指标,提出运行优化措施。

1 研究方法

1.1 样品采集

福建某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10万m3/d,采用AAO工艺,分2组运行,生物段总停留时间为11小时,于2018年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设计进水水质为:COD为300 mg/L、BOD5为150 mg/L、SS为200 mg/L、TN为45 mg/L、NH3-N为25 mg/L、TP为4 mg/L,处理后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本文在2020年8月对进水段、预处理阶段、生物处理阶段以及出水段进行采样分析,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采样点位设置如图1所示。取样期间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模式为:污水进水点分别为厌氧池A1、厌氧池A2和缺氧池A3,进水比约为35%∶30%∶35%,内回流点为缺氧池A3,内回流比为100%。

图1 工艺流程及布点取样图

1.2 功能区指标优化模拟实验

对特定功能区内活性污泥去除污染物的效能进行测试,进而评估污水处理厂生化工艺段不同功能区是否正常运行。测定指标主要有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潜力、释磷潜力等。

实验方法:取8L好氧池混合液,加入1.2 gNH4Cl,充分混合并将溶解氧浓度维持在2mg/L,间歇取样,进行污泥硝化速率测定试验;取4L缺氧池活性污泥及4L生化池进水,并加入1.2 g KNO3,进行反硝化速率测定试验;取8 L缺氧池混合液,加入1.2 g的KNO3及2 g固体乙酸钠,开展反硝化潜力测定试验;取8L好氧池末端活性污泥并投加2 g乙酸钠,搅拌并将溶解氧浓度维持在0 mg/L,开展释磷潜力测定试验。

1.3 混凝沉淀实验

为研究不同除磷药剂对出水总磷的去除效果,开展除磷混凝沉淀烧杯试验。选取除磷药剂为聚合氯化铝(PAC,10%)、聚合氯化铝铁(PAFC,12%)、聚合硫酸铁(PFS,11.6%)和聚合氯化铁(PFC,38%)。对除磷药剂进行配制,并投加到盛有生化池末端泥水混合液的烧杯,实现烧杯中有效除磷药剂分别为0、3、6、9、12、15mg/L。混凝条件为:快速搅拌1min、中速搅拌3min、慢速搅拌10min,沉淀15min。

2 运行现状分析

2.1 工艺全流程功能测试

工艺全流程功能测试是通过对污水处理全流程进行沿程布点取样,检测分析主要污染物的沿程变化特点,评估不同工艺段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2.1.1 溶解氧沿程变化情况

取样检测污水处理厂不同工艺段溶解氧情况,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知,厌氧池A1和缺氧池A3溶解氧浓度分别为0.75mg/L和1.05mg/L,溶解氧浓度较高,无法形成厌缺氧环境。分析认为,进水及旋流沉砂池复氧严重导致厌氧池A1溶解氧浓度高,造成碳源无效损耗,且不利于厌氧释磷反应。缺氧池A3为内回流点,内回流携带的溶解氧破坏了缺氧环境,会造成碳源无效损耗。

图2 DO沿程变化情况

2.1.2 COD沿程变化情况

如图3所示,进水COD浓度约为151mg/L,SCOD为57 mg/L,SCOD占比低,仅为38%。旋流沉砂池复氧较严重,COD浓度进一步降至116mg/L。进入生化池后,COD浓度始终维持在20 mg/L以下,出水COD可实现一级A标准的稳定达标排放。

图3 COD沿程变化情况

2.1.3 不同形态氮沿程变化情况

图4 不同形态氮沿程变化情况

2.1.4 不同形态磷沿程变化情况

图5 不同形态磷沿程变化情况

2.2 不同功能区活性污泥性能分析

2.2.1 硝化速率

2.2.2 反硝化速率及潜力

图6 活性污泥反硝化速率曲线

2.2.3 厌氧释磷潜力

2.3 混凝沉淀试验

从图7可知,有效质量除磷药剂投加量相同条件下,PFS除磷效率最高,其次为PAC,PAFC和PFC除磷效果较差。PFS对磷酸盐去除效果好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铁盐可形成更大的矾花,挺高的网捕效果,沉淀效果好。

图7 相同有效含量条件下不同除磷药剂除磷效果对比

3 运行优化建议

①为降低化学除磷药剂费用,可将除磷药剂PAC更换为PFC。

②旋流沉砂池出水至生化池进水管段存在跌水,导致生化池进水复氧严重,建议对该管段进行改造,降低进水复氧程度。

③在确保NH3-N硝化程度高的情况下,建议将好氧池曝气量控制在较低水平,降低内外回流溶解氧浓度。

④进旋流沉砂池复氧严重、内回流溶解氧含量高,建议内回流点调整至厌氧池A1,将A1池调整为消氧区,进水调整到厌氧池A2,减少内回流携带溶解氧对进水携带碳源的消耗,同时为后续生物脱氮提供良好的缺氧条件。

猜你喜欢

沿程活性污泥溶解氧
基于管道粗糙度的排泥管沿程压力损失计算
不同微纳米曝气滴灌入口压力下迷宫流道沿程微气泡行为特征
活性污泥法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硫酸新霉素废水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东平湖溶解氧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南黄海2018年夏季溶解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典型生活垃圾炉排焚烧锅炉沿程受热面飞灰理化特性分析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流量差异和管径突变对立管流动状态的影响
活性污泥法治理城市污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