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恒源职业教育思想中的职业指导

2021-11-09苏州远志科技有限公司顾德仁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职业学校

苏州远志科技有限公司 顾德仁

【编者按】江恒源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者之一,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老一辈领导人之一,留下大量的职教言论与著述。编辑部得知作者坚持研读近代职业教育名著,向有心得,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也有许多认识与实践,特约请他抽暇将其所读近代职业教育名篇加以辑录,配发其所思所想,以期为职业教育同行汲取理论营养,夯牢实践根基提供参考。顾德仁是苏州远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系正高级工程师、电梯维修工高级技师、电工高级技师、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苏州市技能大师,江苏省产业教授。

江恒源(1885—1961),字问渔,号补斋,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今海州区)板浦镇人。我国著名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创始人之一。

1926年4月至1927年4月,由黄炎培介绍任江苏省教育厅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应冯玉祥约请任河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

1949年9月,江恒源作为教育界代表,应邀赴北京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恒源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文教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务委员等职。曾被选为上海市人代会代表,是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江恒源是黄炎培的挚友。1928年始,他协助黄炎培长期主理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务,与黄炎培、杨卫玉并称为中华职业教育社“三老”,是我国职业教育重要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乡村建设运动重要领导人。江恒源职业教育思想,也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恒源主张职业教育要以“训练职业知能,厉行民族教育”为两大主干。他在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乡村建设和民众教育等多个领域均有系统的研究和实践,而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他对职业指导的系统论述和常年实践。笔者重读经典文献,用一年多时间系统地学习了6 卷本的《江恒源教育文集》(群言出版社),按时间顺序摘录江恒源关于职业指导的论述,间或将个人思考以【偶思】形式记录,以期得到职教同仁们更多关注。

(职业指导)有三种:(1)就业介绍,(2)就业指导,(3)升学指导。

还有已得职业的人,他对于所业,不能发生兴趣,或者和厂主、店主、同事,处的不相宜,以至不能乐业,因而预备改业或转业,是不是问题呢?又如服务以后,要希望职业改进,必定要一己知能,不断地增加。如何增加呢?也是一种问题。这两种情形,事实上是必有的,难道担任职业指导的人,可以不管么?所以指导任务,除前列三种外,还有以下两种:(4)职业访问:目的在帮同解除困难,希望有业者皆能乐业。(5)职业训练或职业补习:目的在增加服务的效能,用以改进职业。

“职,就是责任;业,就是业务。人们的职业,就是人们担负下责任,去做事务”。若是稍微缜密一点说哩,“职,是天职,是随有生以俱来;业,是事业,是含有利己利他两方面的意味在内。人们的职业,就是人们为从事于做事业,以完成一生天职”。

(十)学校毕业生,既出校门,即汲汲谋事,往往一业当前,不复详审己之学,己之性,是否与之有当,即贸然担任,结果则事人两伤。(十二)正在学习职业之能的学生,升学之际,往往对于所要学的学科,不问个性所宜。一出以随便的态度;也有为环境所迫,不容他去自由选择的。

我却不敢说到处皆如此,各人皆如此,可是像这种状况,恐怕也不少罢!以这样状况,还希望职业能改进,国家社会文化能发展,岂不是等于“痴人说梦”么?仅仅职业不改进,文化不发展,还算幸事,恐怕“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再像这样推演下去,国家也要发生莫大危险了!

如这种职业指导的工作,也未尝不可以救济一部分。他的工作是怎样呢?(一)对于无业的人,为之介绍得着相当职业。(二)对于有业的人,还要代谋职业能力的增进。(三)对于求才的人,为之介绍得着相当人才。(四)对于要选择职业的人,使之得着正当门径。(五)对于要学习职业的人,使之入得适宜的学校和习得适宜的学科。这样一来,为谋事人计,为用人人计,为择事人计,为习业人计,皆可以给予他们一个很方便的机会了。

(《职业指导问题》,江恒源,1928年)

吾们不能碰着什么事就做什么事,因为对于个性未必相合,倘使从事与个性不近的职业,一定得不到好结果,因此职业就要有预备了。那末职业怎样预备呢?教育就是预备职业的,预备职业的教育,便是职业教育。广义的说:自小学至留学,凡是教育,都是预备职业的。此乃教育上,职业教育上重大的问题。普通说职业教育是吃饭教育。职业果然为的是吃饭,但是除了吃饭之外还须“做人”。

有人说职业教育是吃饭教育。其实吃饭只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部分,他整个的目的,除吃饭之外,还要做人。关于做人这一点,是职业教育上极重要的问题,谋生与做人相互联络,调和着,统一着,所以要谋生,不但在吃饭,还要助人,提高社会文化。那末如何助人?如何提高社会文化呢?所以要有公民教育、科学知识,同时还要有谋生技能。

职业指导是多方面的,是长时期的,决不是介绍了一个位置便算了事,或者指导了一条职业的途径便算卸掉责任,他的事业是重要,他的责任是久长。我们知道并不是职业学校才是将来职业的预备,就是一般普通学校都是作为一个人将来职业预备的。譬如,一个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服务,他所做的事就是职业,所以职业学校,不过是专业的学习,时间上短促一些罢了!这样看来,普通学校对于学生的职业问题,当然也要注意的。

(《职业与职业指导》,江恒源,1929年)

【偶思】职业指导包括升学指导、职业预备、择业指导、服务访问、职业补习。当下学校里充其量只是有“就业指导”(含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已。

A.问他厂内须要多少职工,须要那一类的人,品性要怎样,年龄要多少。B.问他喜欢要什么学校毕业生,那一类的学生。C.替厂主说明,倘认为职工学识不足时,本所可以尽义务来教育他,并请其厂内缺乏职工时,可以随时来所报告。我想照了上面谈话的结果去介绍职工给他,实业家一定可以认为满意而答应的。

(《职业与职业指导》,江恒源,1929年)

【偶思】当下的学校若有一个机关(部门)可以完成上述工作,何愁企业不满意?何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深入?

【偶思】江恒源于1930年3月在民众教育院主题为《民众职业指导》的演讲中,用这张图系统梳理了“职业指导”。

在充分家庭调查基础上,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的“职业陶冶”,才会有“适业”。在“适业”的基础上,才会有“乐业”。反观当下,在幼儿园、小学时期,有有效的“职业陶冶”么?“使有业者乐业”,又是多么美好的目标呢?

或者以为大学校内学生年行已长、学历较深,无用其职业指导,殊不知大学生之选科,乃毕生关键所在,不能不经多方谈话,详细考察,否则偶一不慎,即有终身之憾。今日之大学教育,多偏于文雅教育,自己认为是治人者,人为被治者,空口讲仁义,说道德;实则实际的道德与仁义当在工作上表现,如劳动、如平等、如互助,皆服务社会必须有之道德也。使学生能养成劳动习惯、平等观念、互助精神,亦职业指导之工作。

(《民众职业指导》,江恒源,1930年)

【偶思】九十年前的文章,对大学生专业选择的重要性,有透彻分析;将劳动教育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提升到极其重要的地位。

所学非所用,处处地方都有这种现象。真正需要真人材了,没有人了,因此书本是不可靠的,智识是不可靠的,结果是不中用,社会对学校起了怀疑而不能信任,归根究源起来,是由于学校所学不合社会需要,因此学校毕业生日增,而失业者更多。

(《职业指导》,江恒源,1930年)

【偶思】原来,九十年前就明了“真人材”的重要性。

关于职业指导,是人人都应该知道的,关于这类的书,人人都应该看的。因为这是广义的教育。

(《职业指导》,江恒源,1930年)

【偶思】综合百度查询结果,“职业指导师”,为求职者就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人员。相比百年前的“职业指导”,该有多么狭隘!

产业既不发达,人事尤不相称,以致求业者尽有人浮于事之叹,而求人者仍兴人才难得之嗟。所学之不合于个人才性兴趣,固为一种原因,而贸然择业,致所习不适于社会之用,尤为最大病源。

(《拟请政府厉行职业指导救济失业民众案》,江恒源,1930年)

【偶思】有多少人还在给学生“不厌其烦”地“灌输”“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考虑过用人单位(尤其企业)短期或长期的利益么?

现代青年之烦闷,原因固多,然其因职业问题之未得解决,或得一业后而不能尽如其意者为主要。综合言之,现代青年生活之病态,可如下述:1.在学校内,不知职业为何物,终日只以读书为能事。2.视职业为或有或无之事件,漠不关心。3.志大气盛,高谈空理。4.平日为学,只以应考试为能事,不注意自己之兴趣及才能,为专门之进修。上述四种,实为现代青年之普遍的病态。其结果,毕业学校后,浮浪于社会,不能谋一职业,或则学非所用,或则小大不就,或则因失望而日形堕落,凡此不独影响于其个人之前途,抑且遗害于国家社会之秩序与文化。

(《职业指导概论》,江恒源,1930年)

【偶思】九十年前的“病”,治好了么?还得一直“病”下去的么?

学生之在校也,仍以受文雅教育为要的;教师之教学也,亦只以翻译讲义为能事。呜呼,所谓新教育者,其内容,其结果,竟如是耶!试分析此种病症之内幕,可有三方面:1.学校只管教书,不论社会需要。2.毕业学生,不论其出路如何及对于社会服务之效能。3.学生以毕业为终止期,学校亦不论其将来之趋向。然则如何而可?曰提倡职业指导是已。

所谓社会,自狭义方面言,即职业界是也。其中包括农工商及家事等。今日社会上之不良现象,有可得而言者五:1.职业界不能视自己之需要,而求相当之人才,—综其原因,不外:(a)讨便宜,(b)讲情面,(c)好虚名。2.职业界不欢迎青年学生—今试与一职业家言,有大学毕业生某,请为容纳相当之位置,彼必疾手蹙额而言曰:“大学生乎?吾不敢也。”如再以中学毕业生进,则或可稍解其容,而有采纳之意。总之,在今日之社会中,青年学生之资格愈高者,则社会上愈不欢迎。夷考其原因之所在,则可自二方面言:(a)学生方面—痹气大,习气重,难驾驭,嫌薪金少。(b)社会方面—无诚意,保守性重。

(《职业指导概论》,江恒源,1930年)

【偶思】用人单位尤其企业用人,是“学历最低配”原则。那么,我们当下的“高学历”,除了因为就业形势糟糕、为了社会稳定以外,我们了解用人单位的“真”需求么?

如(国民党)三中全会朱家骅、褚民谊两先生提出“厉行本党教育政策案”中,关于职业教育的有两段,可录之于次:“对于学校之设立,须以适应当地生产需要为主要条件,于工业区域内设置实验工厂,于农业区域内,设置农业试验场。一方面为学生实习之用,一方面即为改造当地生产之张本,并为之预筹生活出路,与确实保障,使能达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之目的。”

(《民国十九年的职业教育》,江恒源,1931年)

【偶思】始于1999年大扩招的各类“大学城”,似乎“刻意”让职业院校与工业区远离而“安静读书”?

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中占最重要地位的一种工作。他是特设机关,任用专家,本着科学的方法,教育家的态度,对于一般受指导的青年,供给事实、经验、及意见,去帮助个人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及改进职业;同时也替各机关代为物色人才,考选人才,训练人才。

(《民国十九年的职业教育》,江恒源,1931年)

【偶思】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是“三教”改革么?是产教融合么?是1+X 么?……这个问题原本见仁见智。而当我去检索在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都成绩斐然的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对职业指导有着深厚研究的何清儒,尽然连完整的生平都很难找到。这是发生了什么?

职业教育不仅是授与学生以谋生技能,解决个人吃饭问题便算了事。(职业教育)所以于训练职业知能时,对于学生的人格道德,一定加以精密的陶铸,务期养成“社会服务”的精神。盖真具有谋生技能,又具有服务道德,所谓做工做人,双美备具,而后职业教育之责任尽,职业教育之意义才能完。

(《职业教育的真义与使命》,江恒源,1932年)

二、就山东而言,应推广初级职业教育,充实高级职业教育,但所谓推广,并非急求各县均设一职业学校。三、职业学校师资为根本之根本,应最先解决。四、此外职业补习教育,亦极为重要。再则职业指导,亦关重要。以上两项,系在正式职业学校之外与之相辅并行者。

(《关于山东省地方教育的意见》,江恒源,1932年)

【偶思】八十八年后(2020年),“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高地”启动。其政策主导者、参与起草者,有学习过这篇1932年的“会议记录”的么?

(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事业,计有十三项:一、职业询问;二、职业调查;三、职业演讲;四、升学指导;五、职业介绍;六、择业指导;七、改业指导;八、服务指导;九、职业测验;十、职业训练;十一、健康法律指导;十二、协助职业指导;十三、编辑刊物。

(《一年来之中华职业教育社》,江恒源,1934年)

【偶思】我们当下学校里的“职业指导”,狭义为“就业指导”,至多再多些职业生涯课程或职业生涯规划竞赛。

百年前职教先贤们的“职业教育”,是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的系统设计。如今呢?

另外,如今的“职教高考”中有包含“升学指导”在内的“职业指导”吗?

职业教育范围,实含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指导三方面。尤希望办理职业教育同人,应一致先行确定此种信念。是曰:“职业教育,不应以职业学校为中心,须兼重补习教育及职业指导。”

一种事业之成功,必赖多方合作,方能有济。然同时亦必自身先能努力,而后才能望人帮助。故冀职业教育之发展,必职教机关之主办人,先能有以自立。主办一种事务,固宜并全力于本位的发展,但同时亦须放开眼光,看到周围环境,及一切与己有关之事业。昔人有言“物有本末,事有始终。”是以无论何事,先后进行之序,万不可弃,而整个计划尤为重要。凡不加思索,贸然从事者,幸而能成,不足为训。办理职业教育,其例亦不能外。

(《目前中国教育应取之方针及职业教育实施之标准》,江恒源,1934年)

做学并重。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是可以从书本里得来,但是有许多事情并不是专靠书本,必须要有实际的经验才能成功,这就是所谓要脑手并用了。譬如前几天有个学生对我说“……我想读工科”,我就问他“工就可以读吗?不要去做就成吗?”又如有人说去读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怎样能够去读呢?这必须要实地练习和有实际的经验不为功了。

(《怎样受职业教育》,江恒源,1934年)

职业教育重要目的,在教学者能手脑并用,绝非仅重书本知识。职业教育施教方式,不仅在学校一方,即社会教育所关,亦极重要。职业教育范围,实包含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指导三方面。职业教育,目的在养成多数具有新职业知能之人员,以供社会各方之用,藉谋旧职业之改良,新职业之勃兴。倘人员养成,而无处销纳,则职业教育,将完全失其效用矣。

(《职业教育之立体观》,江恒源,1934年)

职业教育的师资何来?不是大商人可为商业教育的教师,不是老工人可为工业教育的教师,亦不是学过普通教育的人可为职业教育的教师。而是把学过师范的人,使受职业教育的训练,毕业后做职教的行政人员;做教员的乃是把工商业者,使受教育的训练而充当了。这两点合而行之,造成职业教育的人才,我国教育行政当局应先兴办这项事业。

(《中国职业教育问题》,江恒源,1934年)

通常人皆以为职业教育,只有职业学校,不知道除了正式的职业学校教育外,尚有非正式的职业补习教育及职业指导两项。这三项在职业教育范围内,可以说是三根台柱,他的分量和价值是完全相等的。并且照中国现在社会情形来看,恐怕职业补习教育,比较其他两种,还要十分重要。

(《职业补习教育还不值得提倡么?》,江恒源,1935年)

是以在学校开办之初,即当详审职业界的需要,计议到毕业生出路问题;既设校施教以后,必时时虑到学生所学,是否与社会相吻合;将毕业时,更当切实筹划,并实施介绍职业办法,此实为一定不可移易之理。即办理较优之校,而平昔对于学生出路,不加注意,结果亦复不能圆满。

(《职业教育》,1940年)

教育原为帮助解决国家社会问题,不幸目前的中国,教育自身,已经发生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职业教育,除帮助解决国家社会问题外,并帮助整个教育解决困难问题,不幸目前的中国,职业教育自身,也发生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须知职业指导,在全部职业教育中,也可说是居于极重要的地位。就各中小学言,就业指导,升学指导,固属异常重要,而就一般社会言,青年、学校、职业界三方面,要谋适宜的联合,使青年就学有所,可以得着一个良好学校,使学校明白社会情况,可以养成适合职业界需要人员,使职业界明了职业改进的必要,可以求得新式有用人才,此种使命的完成,实惟职业指导所是赖。是以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必赖职业指导的帮助,方能显其效用,尤其在中国不甚信任学校教育之工商业者,更要有一种媒介机关贯串其间。如此说来,职业指导,在今日中国社会,是十分重要,已可不言而喻了。

施行职业教育,不能不顾及公民陶冶,及民族复兴的准备,然则对于一般受职业教育的青年,究竟如何实施训练呢?此一问题,关系万分重要,我们极端相信,职业教育不仅是教人能“谋生”,还要教人能“做人”。是以要把职业教育分成二大主干:(一)是授与学者以谋生的知能,(二)是陶冶学者成公民的人格,两者恰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则不可行。

(《关于中国职业教育的六个中心问题》,江恒源,1935年)

【偶思】江恒源特别喜欢“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表述,在他的文章或演讲中多次出现。

职业教育,目的固在训练学者生产技能,但同时更须注意公民教育,此项公民教育,如不加以时空限制,扩而大之,便是人格教育,如加以时空限制,狭而言之,便是复兴民族教育。

职业学校之创设,与普通中学不同,后者祗须顾及学生人数,苟能招得相当人数,不问其需要如何,出路如何,即可设立。而前者则不然,必须适合当地情形,采用当地原料,以兴办当地工业,或改良当地农业,或发达当地商业。毕业学生必须具有改进职业知能,乃切实用,故设科首须考虑,设备尤应完全,绝不可凭理想以设科,闭户造车,出门不能合辙。尤不可偏重讲授,忽略实习,以致理论虽高而技能不足以副之。

职业训练,乃对于某一种职业所施之特殊训练,以增进其工作效能者,其性质偏而专,期限无一定,而其设施则完全根据社会需要。对于事业之进展,人才之利用,关系极为重要。川省正在建设时期,新兴职业,日益增多……关于实施职业训练应守之原则:(一)教材根据工作需要。规定训练教材之前,必先将工作(或职业),作一有系统之分析,以确定其中所含之部分,此即所谓工作分析。凡不适合需要之材料,不论其在传统教育上占何地位,亦不必列入。(二)方法不限于团体讲授。(三)时间应根据工作标准。

(《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十六届年会会前各专家之设计建议》,江恒源等,1936年)

【偶思】对于“新兴职业”,近百年前的我国近代职教先贤们更主张“职业训练”。给当下“对接市场需求”而开设的各类职业教育新专业,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有着怎样的启示和警示呢?

职业指导,就是为谋解决这一个大问题,把三方(青年、学校、社会)联合起来,这样工作,还不值得一做吗?可以说没有职业指导,便不能职业教育的使命,显着职业教育的效能,所以说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指导,这三种是职业教育构成之大干,缺一不可。本社同人,一向主张三体同列,三方并重。

中华职业教育社对于职教一向是主张广义的,不主张狭义的。要青年训练好生产知能,同时也要青年训练好公民品格、服务道德、民族精神。近数年来本社对于民族主义教育,更是特别注意,主张把民族精神,渗透入一切教学实习工作之中。可以说中华职业教育社对于全部职业教育,皆是以生产技能的训练和品行道德的修养为两大抬柱,认为这两个抬柱,恰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报告成都大会筹备经过及职业教育意义》,江恒源,1936年)

职业指导是一种继续的长时期的工作,不是一时的或短时期的——职业指导的范围包括职业的选择、预备、获得、改进四项,这种工作,当然不是一时的,自须有继续的长时期的努力。

(《职业指导》,江恒源、沈光烈,1936年)

【偶思】当下的(职业)教育几无“职业指导”,选专业、继续学历提升时的种种盲目,也就不足为怪了。

职业教育自身的不健全,亦足以减轻社会的信任。纯以办普通中学的方法办职业学校,不顾教学设备,不顾社会需要,不顾学生出路,此其一。办理职业教育,只知注重职业学校,而不知职业学校教育外,还有补习教育与职业指导;因为偏而不全,遂致路狭而效寡、力薄而势孤,此其二。办理职业教育,除学校教育外,不知注重社会教育,因此农的一方,受其影响,特别重大,此其三。误认职业教育目的专为谋生,而于公民道德的训练、民族精神的启发,不甚注意,此其四。

(《职业教育》,江恒源、沈光烈,1937年)

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将来一定要大扩充、大发展,这是无疑的事。可是,职业学校增多了,职业补习学校,普遍设立了,试问,这一大批教师从那里来?若说懂得职业的人,便可当教师,那真是极大的外行话,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无好教师,不会有好学校,所以要想发达职教,第一先解决问题,便是养成且不断的养成许许多多的职业教师。

(《提倡职业教育声中有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江恒源,1937年)

凡是一个人,从习业以至择业、乐业,再进而至于改进职业、创造职业,其间一切过程,均是依着教育方法来指导、传授、教习、训练,使之适合个性的发展、社会的需要,以谋国家民族的公利,全民生活的改良。盖唯一的职业教育效用,在能养成大多数有利于国、有利于群的职业界健全分子。

(《我所认识的职业教育》,江恒源,1938年)

实业学校,艺徒学校,在前清末年,各省已纷纷设立,至今日职业教育效果如何?言之真万分可怜。既往尽可不咎,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失败之原因,不可不一加检讨也。

一、办理职业教育者,对于职业教育师资,往往不慎重视,以为凡是习过农工商之人,皆可充任职校教员。同时培养职业师资,亦无适当教育机关专负其责。二、教育界人士往往以狭义视职教,以为设立职业学校,即是办理职业教育。因此对于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指导等,多未能特别加以注意。三、职校设科未能适应地方需要,事前既无充分调查,而对于学生毕业后出路,亦未能精密注意,代为竭力筹划。四、办理职业教育,未能充分与实业界取得密切联络。五、农业教育一项,除设农校外,对于广义的农民教育,未能充分兼顾。六、办理职业教育,未能多多采用社会教育方式,力谋深入民间;只知呆办学校,不复顾到社会。七、职校课程,关于文化科方面,未能展示其特性;尤其对于政治常识服务道德等灌输训练,未能精密注意,切实施行。

(《抗战建国时期中之职业教育实施方案》,江恒源,1938年)

(一)为学习职业而去升学时,所需要的是“升学指导”。(二)为选择某一职业而去学习时(是专指职业教育机关或短期训练班而言)所需要的是“习业指导”。(三)为就职业而要加以选择时,所需要的是“择业指导”。(四)就了业,而认为不合适,无兴趣时,所需要的是“改业指导”。(五)已就业后要使工作效能增进,更需要“服务指导”。(六)为使求业求人,两方得着适当的配合,当然需要“职业介绍”。(七)为谋职业改进,便需要“职业训练”。(八)为达到上述各项目的,在办理职业指导的人及机关,一定平时不断地需要“职业调查”。

担任职业指导的人,施行指导时,是要根据客观事实,应用科学方法。更要认定是处于辅导地位,不能为之代为主张和决定。“职业介绍”,在职业指导工作中,是居于重要地位,但不能只以做到这一点为满足。至于办职业指导的,要具有特殊修养,是更不用说了。

职业指导,是一种教育事业,也是一种社会事业,因为它和职业教育,血缘太近,所以往往要把它拉入职教范围。

(《“职业指导”究竟是什么》,江恒源,1939年)

【链接】

《江恒源教育文集》(1-6 卷)连云港市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连云港市委员会编,刘旭光主编。群言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江恒源教育文集》,涉及江恒源先生30 多年中关于职业教育、师范教育、乡村教育、民众教育、生活教育、女子教育、人生教育、普及教育、特殊教育等著述、论文、大会提案、演讲记录、讲话稿等丰富内容。这是江恒源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对以救国为目的传统教育改革的思考、职业教育和农村改进的研究心得、探索和实施的经验总结。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职业学校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