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1-11-08高笑

科技风 2021年30期
关键词:汽车专业双师型高职院校

高笑

摘要:目前,高职教育是整个教育内涵建设是重点,也是出于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2019年国务院对外公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是因为国家的要求与决策部署,更大的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对此,本研究重点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设策略,以此来促进高职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因汽车技术迅速发展,企业专业知识也随之更新,再加上汽车诊断与维修方法不断变化,促使社会大众对企业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从而对专业教师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中,“双师型”教师是专业高效、高质量教学的关键性因素。所以,积极建设汽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现实意义十分重大[1]。

一、汽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结构不合理

通过调查分析对10所湖南省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与专兼职教师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如图1所示:

通过图1所知,专职教师师资队伍学历较为合理,分析其原因在于:招聘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应届毕业生,高职院校积极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更高的学位,比如博士学位。但是,高职院校存在着结构上不合理,有副高职称以上的汽车专业教师人数较少,助教占的比例最大,年龄在二十几岁的占多数。通常情况下,汽车专业的青年教师知识储备能力是非常丰富的,尤其应届毕业生,尚未完全转变角色。目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兼职教师人数不多,没有构成稳定的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导致学生接受程度不一致。另外相关职业院校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兼职教师管理机制,导致这一类教师参与程度较低,都是在与形式。现阶段,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占比大是最大特点。专业带头与骨干教师人数较少,队伍整體实力较低,教学质量还需进一步改进。

(二)教师数量不足

通过对湖南省10所高职院校调查得知,招生规模扩大,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师数量远远不够,专任的教师双师素质整体偏低。

从上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汽车专业建设时间较长,教师队伍双师素质高;汽车专业建设时间短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双师素质低。其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招生不断扩招,汽车专业教师队伍人数也不断增加,大多数来自于高校应届毕业生。对于这一类新教师,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与实践来转变自身角色,再加上有的学校双师素质培养机制不完善,造成双师教师培养效果差强人意。

(三)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培养流于形式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汽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方式选择很多,逐渐引起了高职院校重视。然而因教学任务较重,双师教师培养方式主要是一个月短期培养,一班培训时间大约为半个月时间以上。现阶段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并未建成,其原因在于:其一,针对专职教师队伍而言,并未制定系统培训体系,也没有相对应的激励机制[3];其二,很多的企业只是出于被动状态,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和企业保持联系。真正的校企合作较少,也未制定校企合作制度进行约束,往往采取企业挂职、同企业能工巧匠结对子来提高双师教师的素质,其效果并不理想。

二、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一)健全管理制度,形成保障机制

1. 招聘繁荣引进人才相结合

高职院校应该坚持对外招聘、实地考察、引进人才、根据职位对应不同的培训方案,并对整体的汽车专业的团队进行调整。目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大学毕业以后大部分选择去从事教育工作,企业实习实践的机会不多。因此,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可以选择高薪引进人才,或者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吸引优秀的企业人才来学校教学,从而优化整体的教师团队的结构问题。例如,可以从全国各地引进汽车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成立专门的部门,从事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的创新项目。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进行项目的创新,强化教师的技能,激发教师的创新团队的意识。

2.过程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

汽车专业制定一定的职业发展规划,利用暑期去企业实践学习,并考核进行奖励,促进教师能积极投入实习并取得一定的资格证书。首先制定汽车专业专任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与教师汽车的企业实践计划,制定汽车专业科学合理得到三年一次企业培训战略计划。其次安排汽车专任教师到相关的校企合作单位,如特斯拉、上汽通用、上汽大众、长安福特等汽车的企业进行深度的学习,并进行市场调研,进一步丰富专任教师实践经验。

(二)培养工程和高水平团队相结合

汽车专业教师有不同层次、学历、岗位、职业经历的团队成员,高校应该组织类型不同教师参加不同的技能培训与强化活动。首先,可以把专任教师分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和企业导师四个层面;其次,可以把教师分为发展专业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技术信息应用能力、教学教研研究能力、社会实践服务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等六个方面。

1.明确定位,技能第一

(1)专业带头人“精英”培训实践项目。引领汽车专业专业带头人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论证重大课题项目、指导专家团队智库等一系列活动中,强化汽车专业技能,获得汽车行业认可,重点发挥知名教师带头的作用。

(2)骨干教师的 “精细技能”培训项目。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汽车产品开发、技术技能提升等专业任务中,强化骨干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动手能力。

(3)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工程。开展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训活动,组织一系列讲座,构建这一类教师的成长成才的档案库。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汽车产品开发和技术培训、专业资格证书认证培训、技术论坛交流、线上建群等活动中,激发青年教师专业的发展潜力,强化其专业的技能。

猜你喜欢

汽车专业双师型高职院校
加强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信息技术在中职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