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程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11-07周丽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编程策略

周丽

摘要:计算思维是21世纪学生的核心能力,与阅读、写作和算术等基本技能同等重要。为此,以诺宝RC“自动避障和寻光机器人”编程教学为例,探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计算思维;编程;策略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有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技术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现代人的基本能力,现代人赖以生存的世界就建立在形形色色、或显或隐的计算之上。计算机科学和电信委员会认为,计算思维是21世纪学生的核心能力,与阅读、写作和算术等基本技能同等重要,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重视程度决定了各国未来创新竞争力的水平。具备计算思维能力,是学生应对各项挑战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重要前提。

一、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概念是周以真教授于2006年首先提出的。她认为,计算思维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并对人类行为进行理解的思维方式。2017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计算思维的概念界定是:计算思维是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也就是说,具备计算思维能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当遇到问题后,能够对问题进行界定、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以用促创。

二、编程学习与计算思维的联系

编程作品的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与修改,作品最终的完成与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一,编程学习能够体现学生对于脚本设计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添加相应的脚本和运用合适的流程控制。第二,编程学习能够体现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不同的学生在创作和任务完成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此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关键。第三,编程学习能够体现学生对于程序的优化处理能力。当作品完成后,会出现执行的效果与预想的效果不同的情况,需要学生修改脚本参数或者命令,以达到理想效果。

三、培养计算思维的教学实践(以诺宝RC“自动避障和寻光机器人”编程教学为例)

相关研究表明,培养计算思维最有效的途径是学习编程语言,不同年龄阶段学习不同的程序语言,编程的难易程度各有不同。现在小学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诺宝RC及GoC语言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大多采用可视化程序模块,大大降低了程序的复杂程度。本文就以诺宝RC编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编程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美国著名“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休哈特首先提出了PDCA循环理论:P(Plan)指的是计划,是实施一系列行动的基础;D(Do)指的是实施,是任务完成的核心;C(Check)指的是检查,通过多元检查不断地完善作品;A(Action)指的是总结处理,是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升华。在编程教学中,将一个个小小的案例以项目的形式呈现,结合PDCA理论,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培养其计算思维能力。

(一)Plan:计划阶段

明确目标,借助故事情节或者创设情境,在脑海中形成任务逻辑体系。比如,设计一款机器人模拟洞穴逃生的程序,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故事情节,并且分小组开展头脑风暴,组织小组讨论、归纳,设计问题,激发思维,结合已有生活经验进行信息加工,得出结论:机器人要想实现洞穴逃生功能,须具备可行走、能避障、会寻光等功能。

这里,我们通过“自然语言+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不仅方便了学生形象地分解大问题、逐一破解小问题,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让学生懂得做事的先后顺序和先决条件,训练了学生的抽象和分解思维能力,使思维过程有据可循。

(二)Do:实施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编写程序,提升分析与操作能力。结合计划阶段的思维导图,理清思路以后,通过运用算法流程图和编写程序,让学生感受程序思维的表达方式。比如,为了解决高速电机行走问题,通过“红外避障传感器”充当机器人的眼睛,通过“永久循环”实现不断探测障碍物的功能,通过“条件判断”来实现判断、解决避障问题,通过“光敏传感器”解决寻光问题等。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最后得出预设的效果。

实施阶段是将计划付诸实践,也是主要的学习新知的过程。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多种问题,而问题如何解决是关键。实施阶段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根据创设情境中的目标,结合学习的新知探索完成任务,当遇到瓶颈时,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分析,在解决的过程中提升计算思维。

(三)Check:检查阶段

当学生初步完成并运行程序时,会发现一些程序的运行结果与预期目标不同,需要通过程序调试进行找错、纠错、修正。这是程序设计必不可少的基本步骤。为了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出头绪,可以采用“调试单”的方法,让学生把错误现象对应的错误脚本,包括修改后的脚本以及解决了什么问题记录下来。调试单是一个学习支架,可以帮助学生罗列程序运行的不足,并以此追根溯源地发现错误。比如,在理解“永久循环”模块时,通过第一次运行程序,学生发现仅仅运用条件判断并不能解决避障问题。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思考,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对知识进行迁移,进一步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能更深刻地理解添加“永久循环”这个模块的意义。再比如,学生通过尝试用“直行”模块替代“高速电机”模块,运行程序时发现不能实现避障功能,通过检查模块参数进行思考和再尝试,学生能自己总结出“直行”和“高速电机”这两个模块的区别。

自我检查是检验成果的重要环节。学生运行程序并审视作品,在自我检查的过程中,能够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广度是指可以采取多种思路获取解决问题的答案;深度是指对问题的解决要透彻,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检查阶段和实施阶段通常是交错进行。学生自我思考的过程,正是培养计算思维的过程。

检查阶段还包括同伴检查,主要目的是将自己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同伴分享,双方交流、探討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通过分享的过程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本环节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分享成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反思自己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使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四)Action:总结纠正阶段

总结收获、反思作品才能启发创新,让思维不断升华。本环节主要是学生对自己作品进行纠正,对任务完成情况做出反思。学生完成程序设计后,通过仿真操作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程序设计进行说明,包括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修改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此过程是对思维进行梳理、总结、提炼的过程,这正是计算思维中“概况”思维的一种表现。同时,学生还可以互评他人的作品,发现他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通过交流进一步提升计算思维能力。

编程能力是最重要的信息技术能力之一,在一线教学中,我们要从“学习编程”转向“通过编程学习”。编程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培养程序员,而是要让学生在编程的过程中了解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创作,进而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计算思维。发展计算思维,正是编程教育的价值所向。

计算思维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光是信息技术学科肩负的使命,更需要数学、实验科学、人文艺术等学科的融入与结合,以及不同学段教育的共同努力,才能结出丰富的硕果。

参考文献:

[1]郑爽,魏加猛.在编程教学中融合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10).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编程策略
玩游戏学编程,Blockly Games上手玩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编程屋完成数百元万天使轮融资
学编程,先画画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