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陂头神编钟的音乐学研究

2021-11-07钟菲

歌海 2021年4期

钟菲

[摘 要]历史上的岭南一向被称为“南蛮边陲之地”,先秦时期的粤地处于原始蒙昧時期,西周时期是礼乐文化向岭南传播的开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岭南地区受到中原地区文化的熏陶,作为礼乐文化载体的青铜甬钟在岭南地区流行,并得到改良与创新发展。就目前出土的岭南甬钟原始资料来看,岭南地区的甬钟发展大致可分为传入、自铸、改良、创新、衰退五个阶段,其中传入、自铸、改良阶段处于周代时期,创新、衰退阶段处于秦汉时期。陂头神编钟处于第二阶段,是一套加入了中原甬钟特色的岭南自铸乐钟。陂头神编钟对楚钟的模仿自铸,为岭南的铸钟技术积累了经验,但从音乐性能上看,陂头神编钟却不尽人意,只模仿了楚钟的形制而缺乏对音高调制技术的认识,与其同阶段出土的岭南编钟以及后来本土化阶段的编钟音乐性能亦是如此,故而形成了岭南周代编钟徒仿其形、未识其里的现状。

[关键词]陂头神编钟;中原特色;岭南特色;音乐性能

甬钟是西周乐悬制度的主体,是西周初期统治者在制礼作乐中确立的新型钟制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僭越礼制,逐渐造成礼崩乐坏。作为礼乐重要载体之一的编钟,数量不断增多。其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争与人口迁移带动了文化传播,北方中原地区的楚、越文化逐渐辐射至岭南地区。岭南人民在保持自身音乐特点的基础之上,同时吸收融合楚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音乐文化。而本文所描述的陂头神编钟就是具有中原特色的岭南甬钟之一,是粤地出土甬钟的优秀代表。本文通过将陂头神编钟与中原地区、粤地其他地区出土的编钟进行横向对比,并对陂头神编钟进行音乐学研究,以此说明陂头神编钟的独特性,从而窥探岭南甬钟的特点。

一、陂头神编钟的出土信息与形制属性

陂头神编钟2(图1)于1984年出土于博罗县公庄镇陂头神乡,现藏于博罗县博物馆(0638-0644)。该编钟为春秋时期的一套编甬钟。整套甬钟共有7件,但保存欠佳,多枚甬钟在不同部位均有残断、裂痕现象,锈蚀严重。

该编钟通体绿锈,钟体呈合瓦形,平舞,直铣,舞面置锥形甬,甬钟斡旋俱备。钟体以阴线与小乳钉框格枚区、篆带。枚分两面,每面两区,每区三列,共计36枚。编钟纹饰基本统一,甬饰雷纹,旋饰4颗小乳钉;篆带和鼓部均饰雷纹,钲部饰夔纹,背面篆、钲、鼓三区均无纹饰。

各钟的纹饰在局部略有差异,其中0638(图4)号以细阳纹框格枚、篆两区;0643(图5)号旋饰陶索纹,以双线细阳纹夹小乳钉框格枚、篆、钲三区,背面无纹饰,正面纹饰漫漶1。

古书上曾有记载,博罗在先秦时期位于古缚娄国境内。关于古缚娄国,《拾遗记》中写道:“周成王七年,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2其中的“扶娄”指的便是“缚娄”。《吕氏春秋·恃君》曰:“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敝凯诸夫风余靡之地,缚娄、阳禹、驩兜之国,多无君。”3我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王利器先生认为周朝的扶娄、战国的缚娄,以及两汉的傅罗、三国的博罗是同一地方,都是“博罗”一名的历史沿袭4。其次,在博罗还出土了300余座先秦墓葬,在横岭山出土的先秦墓葬一律向东,排列整齐,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甬钟等。博罗出土的横岭山18号墓钟(图6)与1号墓钟(图7),都与陂头神编钟相似,钟腔厚实,斡旋俱备,钲部偏长、鼓部偏短,正反两面枚数相同,很显然也是受到楚文化的影响,具有中原地区甬钟的特点。由此可见,古缚娄国极有可能是热衷于学习中原的礼乐文化,故在铸钟时加入中原特色,并且更多的是吸收中原文化而具备较少的岭南特色。

博罗陂头神编钟是广东地区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较为规范、精美的一例。各甬钟斡旋俱备,造型统一,纹饰精美。编钟在纹饰、造型、各部分布局等方面都与中原地区编钟有较大的相似性,而与岭南本土的甬钟有较大区别。接下来,笔者将会把陂头神编钟与同时期中原地区的编钟、粤地其他地区的编钟进行横向对比以此说明该编钟的独特性。

二、陂头神编钟的横向比较

(一)从形制上看岭南甬钟与中原甬钟的相似性

方建军教授在《商周乐器地理分布与音乐文化分区探讨》1一文中将商周时期的乐器划分了七个音乐文化区,其中中原音乐文化区的中心腹地主要是河南和陕西两省,旁及河北南部商文化,山西南部西周时期的晋文化以及虢、应、杨、魏、卫、长等国的音乐文化遗存。故在此选取了极具中原特点的虢季编钟和子犯编钟与陂头神编钟进行对比研究。

1.虢季编钟

虢季编钟(图8)于1900年出土于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北区第2001号墓中,现藏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虢季编钟为春秋早期的8件套编甬钟,其钟体为合瓦形,舞上有圆柱形甬,下部附有斡旋,旋上饰有4个等距乳钉。枚、篆、钲各部分结构匀称,枚分两面,每面以钲为中心分为两区,每区三列9枚,共36枚。篆部饰窃曲纹,正鼓部饰一对称的象首纹,正面右鼓除第1、2号钟外,均饰一鸟纹,钲部及左鼓部铸铭文。

2.闻喜晋国子犯编钟

子犯编钟是春秋时期的一套编钟(图10),此钟是闻喜县被盗古墓中所出,具体出土地不详,后流散至台湾等地。子犯编钟为16件的一套编钟,其中12件被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馆,3件由台湾收藏家陈鸿荣先生收藏,1件为香港人士收藏。

该编钟通体绿锈,钟体呈合瓦形,平舞,直铣,舞面置圆锥甬,甬钟斡旋俱备。钟体正鼓部饰顾夔纹,篆间饰形双兽首纹,舞饰窃曲纹。其形制与纹饰,以及八件成编的组合形式,都为中原地区出土西周晚期编钟所习见2。

将上述两例编钟与陂头神编钟进行对比研究,可在三个方面体现陂头神编钟具有中原甬钟的特点。

首先在编列上,陂头神编钟在编列上接近中原地区的编钟。中原甬钟在西周晚期形成了8件套的编列规范,至两周之际随着钮钟的出现,出现了9件或10件等常规编列形式,并由此发展出10件以上的编列规范,以及4件镈钟与10件钮钟、8件镈钟与9件钮钟的接合方式3。陂头神编钟7件成编,件数虽然没有中原甬钟的多,也没有出现与钮钟的接合,但是7件的编列,在岭南地区而言,已经是较为完整、规范的一套编钟,接近中原地区编钟的编列基数。

其次,在形制纹饰、造型布局上,陂头神编钟也呈现出与中原甬钟的相似性。第一,斡旋俱备;第二,枚数相同,枚区以钲为中心分为两区,每区三列9枚;第三,枚、篆、钲三区分布适中4。

最后,从三例编钟形制对比来看,陂头神编钟应是模仿楚钟形制的岭南自铸乐钟,具有明显的中原特色和一丝岭南风味,可以说陂头神编钟的铸造为岭南地区的甬钟制造技术积累了经验。

(二)从形制上看陂头神编钟与粤地甬钟的差异性

从目前已出土的甬钟资料来看,粤地出土的周代甬钟共有20余件,从地理位置可分为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粤北四大区域。陂头神编钟出土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接下来笔者将对陂头神编钟与其他分区中具有岭南特色的代表性编钟进行对比研究。

1.粤东地区:兴宁古树窝编钟

兴宁古树窝编钟1出土于兴宁县新墟镇大村古树窝,现藏于兴宁博物馆(0001~0006),为春秋时期的6件套编甬钟。甬钟通体绿锈,各钟体上均具几个芯撑遗孔。编钟为合瓦形钟体,平舞,舞面置圆锥甬,无斡。斡与舞面另有一方形钮,作悬挂之用。铣棱突出,中间外拱,铣角内收。钟体以粗单阳线隔枚、篆、钲三区,三区分布较上。枚区饰圆锥状长枚,正面共18颗枚分布在钲部两侧,背面有12颗枚。钲部饰菱形纹,篆带和鼓部均素面,背面无纹饰。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兴宁古树窝编钟与陂头神编钟的区别。首先,在枚数上,陂头神编钟的枚数与中原地区的甬钟一致,正反面皆有18颗枚,共36颗;而兴宁古树窝编钟,其正面的枚数与陂头神编钟一致,而背面的枚数有所减少,仅有12颗枚。其次,古树窝编钟没有斡,而是在舞面上有一方形钮做为悬挂之用,可看出该编钟的旋与斡并不规范(图14、图15)。再次,古树窝编钟钟面上的枚、篆、钲三区分布较上(图11、图12),鼓部面积增加。最后,在制作工艺上,兴宁古树窝编钟也逊色于陂头神编钟,古树窝编钟的每个甬钟钟体上都有1至4个制作甬钟时遗留的芯撑遗孔(图12),遗孔较大,说明其铸造工艺不是很精湛。并且从两例钟的于口处(图17)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古树窝编钟的钟腔胎体较薄且内壁平整,无内唇,未设音梁,亦无调音锉磨痕迹。

2.粤西地区:罗定太平编钟

罗定太平编钟2(图18)于1977年出土于罗定原太平公社,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甲4832~4837),为战国时期的6件套编钟。甬钟钟体保存欠佳,钟腔铸孔较多,钟体呈合瓦形,平舞,舞面置圆锥形甬,斡旋俱备。钟体饰尖锥长枚,两面有枚,枚数36枚、24枚不等。编钟纹饰基本统一,正面钲部饰蝉纹,有4件甬钟的篆带和鼓部均饰勾连雷纹。背面均无纹饰。

罗定太平编钟与陂头神编钟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相似性表现在:甬钟斡旋俱备,且个别甬钟的枚数也有36枚。差异性首先表现在外观特点上,它与古树窝编钟相似,钟面上的枚、篆、钲三区分布较上,鼓部面积增加;其次,其胎体较薄(图19),钟腔铸孔较多,同样也体现出铸造工艺的不足。

3.粵北地区:清远马头岗甬钟

清远马头岗甬钟(图20)出土于清远马头岗,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甲4453~甲4455、甲4457),为春秋时期的4件套编甬钟。甬钟保存较差,甬钟多处有铸孔。甬钟钟体小、扁宽而胎薄。舞面上置方形旋,无斡,直铣。钟体以细阳纹框隔钲、篆、枚三区,枚区饰有24颗细长的二节柱状枚。鼓部均饰变形云雷纹。

在枚数上,清远马头岗甬钟与陂头神编钟不一,马头岗甬钟正反两面皆为12颗枚;在铸造工艺和外观上,马头岗甬钟与古树窝编钟、罗定太平编钟相似。首先,甬钟都有多处铸孔,说明其铸造工艺也一般;其次在外观上,钟面上的枚、篆、钲三区分布也较上,鼓部面积较大。

从粤北的马头岗编钟到粤西的罗定太平编钟,再到粤东的兴宁古树窝编钟,岭南乐钟的形制特点逐渐呈现了出来。首先,腔枚数从正面有18枚减少到12枚,且甬钟背面的枚数也减少至12枚,导致正反两面的枚数不一;其次,钟面上的钲、篆、枚三区分布较上,鼓部面积增加,以上两点也构成了岭南乐钟的典型特点。

从地理位置上看,陂头神编钟出土于珠三角地区,可能较先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并为后期具有岭南特色的自铸改良甬钟积累了铸钟经验。而粤东、粤西、粤北等地的甬钟则可能仍处于改良与创新阶段,在铸钟时加入了岭南特色,但钟体有因铸钟技术不佳造成的多处铸孔与芯撑遗孔。

三、陂头神编钟的音乐学研究

从陂头神编钟于口的图片(图21、图22)可看出甬钟有过调音锉磨痕迹,说明当时在铸造乐钟时人们已经有了音高意识,已经将钟当做一种乐器对其进行音乐性能的探索。在已知粤地出土的甬钟中,大多数甬钟都未见调音锉磨痕迹,只有清远马头岗甬钟(4件)与陂头神编钟(0641、0642、0644)的内腔有锉磨痕迹。孔义龙在《从乐钟的编列与性能看先秦岭南的礼乐关系》①一文中对测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即使借用曾侯乙的曾阶名,也难以判断其预设的真正音位,陂头神编钟无论从完整性还是从准确性方面均难以形成音阶,其音乐性能不尽如人意。”

其次,甬钟的编列情况会对其音乐性能造成一些影响。笔者整理出一份岭南地区出土的周代青铜乐钟编列情况汇总表,从资料中我们可看出,西周时期岭南地区发现的乐钟大多是以单件出现的,如连山三水甬钟和博罗横岭山18号墓钟等,直到春秋时期件数才开始增加,但编列件数不一致,呈现出2件、3件、4件、6件、7件等不同的编列件数。

岭南地区周代青铜乐钟编列情况表

[青铜乐器名 时代 件数 博罗横岭山18号墓钟 西周中晚期 1 博罗横岭山1号墓钟 西周中晚期 1 连山三水甬钟 西周 1 连山三水小甬钟 西周 1 增城庙岭编钟 东周 2 雷纹甬钟 周 1 博罗苏屋岗编钟 春秋 2 清远马头岗甬钟 春秋 1 清远马头岗1号墓甬钟 春秋 3 清远马头岗2号墓甬钟 春秋 1 清远马头岗甬钟 春秋 4 楚王孙钟 春秋 1 博罗陂头神编钟 春秋 7 兴宁古树窝编钟 春秋 6 罗定太平编钟 战国 6 肇庆松山编钟 战国 6 ]

乐钟在使用时需要有若干不同频率的乐音相配才能成曲,每件甬钟只能敲出两个音,一个是正鼓音,一个是侧鼓音。如二件为一编,一编只能有四个乐音,三件为一编就会有六个乐音②。西周时期岭南地区的甬钟大多为单件形式出现,以及后来2件、3件的编列都是较为低级的组合形式,因为其所拥有的乐音数不多,在演奏时会给人一种“五音不全”的感觉,音乐性能不佳。到后期6件、7件成编时(兴宁古树窝编钟、罗定太平编钟等),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其乐音数有所增多,但由于铸钟技术不佳以及并未真正掌握关系到音乐性能的调音技术,即使是6件、7件编列的编钟其音乐性能仍然不佳。

陂头神编钟虽在形制上具有中原特色,但其音乐性能却不能与中原乐钟同日而语,因为它更多的是学习中原乐钟的形制而并未真正掌握关系到音乐性能的调音技术,岭南地区的乐钟也大多如此。

四、结论

博罗在先秦时期处于古缚娄国的境内,博罗出土的横岭山18号墓钟与1号墓钟,都与陂头神编钟相似,具有中原地区甬钟的特点。古缚娄国极有可能是热衷于学习中原的礼乐文化,因此在铸钟时加入中原特色,并且更多的是吸收中原文化而具备较少的岭南特色,故博罗地区出土的大多是具有中原特色的岭南自铸甬钟。

陂头神编钟是一套加入了中原甬钟特色但音乐性能不佳的岭南自铸乐钟,陂钟对楚钟的模仿自铸,为岭南的铸钟技术积累了经验,但从音乐性能上看,该编钟只模仿了楚钟的形制而并未真正掌握关系到音乐性能的调音技术。与其同阶段出土的岭南编钟以及后来本土化阶段的编钟的音乐性能亦是如此,故而形成了岭南周代编钟徒仿其形,未识其里的现状。

岭南地区的编钟存在一个传入、自铸、改良、创新、衰退五个阶段,前三阶段在周代,后两阶段在秦汉,陂头神编钟处于第二阶段。联系原始甬钟的出土资料我们可以做大致的时代划分,但通过对编钟的分析可以看出岭南地区出土编钟的墓葬的时间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