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非遗”活态传承与区域认同

2021-11-07陆遥

歌海 2021年4期
关键词:活态铜鼓认同

陆遥

[摘 要]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试验区自2012年设立至今近十个年头,生态保护区建设进一步贯彻了区域性整体保护的思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原则,在“非遗”名录体系建设、传承展示场所建设、传承人保护工作机制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铜鼓文化在生态保护的同时也面临着文化资源传承利用的瓶颈。在近年打下的基础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可以通过继续深入发掘铜鼓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铜鼓文化的区域认同,进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生态保护;铜鼓;活态;认同

2021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从6月1日起施行。这也标志着在脱贫攻坚战胜利后,我们正式朝着乡村振兴道路迈进。文化繁荣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要素,在乡村振兴促进法中也有突出体现,其中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优秀农业文化、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1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形式、语言环境、社会组织、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构成共生共存、相互作用的文化生态系统。2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实践,正是对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措施,直接体现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在乡村振兴规划中,也提出了“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传承传统建筑文化,使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融入乡村建设与维护……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3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正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承接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良好体现。

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试验区,是广西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012年经文化部批准设立,至今已走过了近十年的时间。目前,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范围内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共有13项,自治区级名录83项,有国家级传承人8人,自治区级传承人66人。4先后建成了东兰县三弄瑶族乡弄宁瑶寨铜鼓文化传承基地、南丹“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中心、南丹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传承基地等传习场馆125个。笔者拟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实践的方式和意义,探讨保护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的局面形成对促进区域认同的影响,以及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促进作用。

一、乡村文化与生态保护区建设

乡村文化流失实际上是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所要面临的基本问题。城镇化加速,农耕文化的环境被破坏,导致了乡村文化的流失,现代文明的强势冲击,城镇化和人口流动导致农村空心化,快餐式文化带来冲击和挤压,传统的乡村文化愈发弱势,不仅面临着文化被同化的尴尬境地,在传承中还面临文化资源流失的窘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生态保护区的保护方式,实质上就是对乡村文化的整体性保护的体现,不仅保护乡村文化的表现方式,更保护着乡村文化的多样性。铜鼓文化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广泛流布,而广西红水河流域是我国铜鼓文化分布的一个中心,河池市处于这一区域的核心地带。河池境内民间铜鼓文化资源丰富,活态传承形态比较完整,而且铜鼓文化在河池市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特征,主要民族的综合性节庆活动(壮族蚂 节、瑶族祝著节等)都包括铜鼓习俗。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红水河流域是铜鼓文化活态传承及其整体生态保持得最好的地区,对于这一地区以壮族为主的众多民族来说,铜鼓是贯通区域文化的纲目和标志。传统乡村文化中,铜鼓发挥着传递信号、祭祀、娱乐、凝聚人心等效用,因此,铜鼓文化是突出本地文化特性的文化类型,是这一地区的文化符号。文化符号的辐射作用又使得这一区域内的社区自觉形成了文化认同。

河池是传世铜鼓最多的地区。全市现存传世铜鼓1458面,与同期全国文博、科研机构馆藏铜鼓数量相当,而河池民间收藏与使用的铜鼓多达1388面。1河池铜鼓装饰纹样丰富,鼓面和鼓身既有精美的圆雕、浮雕,又有各种精细的几何纹样与动植物纹样。河池铜鼓的使用仍然保持着较好的民族特色和区域形态,与自然生态、生产方式、社会生活的传统联系仍然紧密,构成了一种较好的文化生态。河池红水河流域是中国铜鼓文化仍然活跃的中心地带,当地民族群众敲打铜鼓庆祝、娱乐的传统习俗沿袭至今。在河池西部、南部的红水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壮、瑶、苗等民族群众在祭祀活动、节庆娱乐、人生仪礼中非常重视铜鼓。对于民众来说,铜鼓是社会地位、家庭财富的象征,铜鼓的管理、演奏技艺一直是家族、村社的头等大事,家族或村寨指派有威信的成员收藏铜鼓,负责传授演奏技艺,使铜鼓文化世代相传。因而铜鼓是全面统合地方社会生活的文化核心。

经过近十年的保护和探索,铜鼓文化的生态保护基本构建了“政府+群众”共同参与保护的模式,但仍然存在着产业发展瓶颈,文化和旅游衔接的不足导致铜鼓文化品牌打造遇到困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略显寡淡,出现了文化资源利用效率低、内生动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等问题。

文化资源利用率低,主要是铜鼓文化的产业少,可带动的旅游业态少。铜鼓文化展示停留在以节庆的展示为主,文化的新引力和内化动力不足。文化生态保护与人的发展之间面临着突出矛盾,主要體现在铜鼓文化产业的发展度低,集中在节庆期间开展的展示活动,带来的收益无法带动保护工作开展,也无法使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留在乡土生活。如同民俗学博士苑利所指出的: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真正目的,不是让当地民众远离现代,而是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并利用好自己的所长(如制作徽墨、湖笔、唐卡等),参与到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中,凭借自身传统的绝对优势,走得更快、更稳、更远。2因而在文化生态保护区中,除了对“非遗”开展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活动,合理利用,发展铜鼓相关的文化旅游产业,协调传统“非遗”与现代创意,这是在乡村振兴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既不能抛开“非遗”的保护谈开发,完全以开发和经营乡村旅游为目的,也不能将“非遗”项目禁锢在区域内,忽略创意产业的开发所带来的“反哺”效应。

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与生态保护区建设

前文提到文化资源的开发存在着尺度把握和火候掌控的问题,同样面临的还有生态保护与乡村旅游开发的问题。在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铜鼓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得到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建设铜鼓文化保护与展示场所,塑造传承展示的环境,如“南丹县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作为全国第一个瑶族生态博物馆和广西首个生态博物馆,白裤瑶铜鼓文化传承在这里得到良好的展示。在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内,铜鼓已然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在河池市金城江区的铜鼓广场,铜鼓作为标志和符号,凝聚着地区和民族力量,进一步提高了铜鼓文化的影响力。同时,铜鼓文化为河池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尤其是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极大助力,以铜鼓文化为核心,围绕南丹勤泽格拉(铜鼓舞)、刘三姐歌谣、瑶族服饰、敬老习俗(壮族补粮敬老习俗)等“非遗”项目为重点,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在生态保护区范围内建成南丹歌娅思谷、宜州刘三姐故里旅游区、巴马仁寿源等10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2家四星级民族文化酒店,以及多家乡村旅游区(农家乐),培育出《梦·巴马》、南丹洞天鼓韵实景演出等多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商演节目,推出涵盖整个实验区的桂西生态保护区少数民族风情游线路、刘三姐民族风情游等“非遗”精品旅游线路,着力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广西南丹: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保护与传承》入选2020“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成为广西三大艺术节之一,荣膺“2011中国十大品牌节庆”称号。打造并培育毛南族分龙节、壮族蚂 节、白裤瑶年街节等与铜鼓文化相关的“一县一节”文化旅游品牌,有效地提升了铜鼓文化影响力。“铜鼓文化与多项特色民族旅游资源相结合,不仅全面展示了桂西北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而且较好地满足了游客的多样化需求,综合开发也令桂西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力不断扩大。”1

通过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在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问题上,创造了一定优势,同时,在保护“非遗”生态上也具有一定助力。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展吸纳劳动力就业上,能够发挥直接的带动作用,有助于将人才尤其是年轻人,留在乡村,通过产业反哺乡村,维持乡村合理的人员结构,进一步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和产业振兴。同时,年轻人在当地创业就业,对“非遗”传承生态来说是件好事,使得年轻人对乡土文化,对“非遗”有更多的认同感,最终内化为自觉趋势,有助于产生传承的内生动力。具体到铜鼓文化上来说,铜鼓的使用在传统上除了求雨、崇拜的仪式,更多的是发挥娱神娱人的功能,铜鼓文化的社会基础来源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所受到冲击同样引发了铜鼓文化传承环境的变迁。“城市化导致壮族农民大量向城市流动,铜鼓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明显弱化,铜鼓已不再具有权力、财富和地位的意义,生活中使用铜鼓的习俗已渐渐淡出;与工业化相适应的以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理性化观念及大众文化,几乎彻底改变了铜鼓赖以存在的观念基础。”2旅游产业的介入,铜鼓文化的要素在产业上的移植和重构,建立起铜鼓文化传统生态与现代化生活的延续性和适应性,铜鼓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困难,既是因为传统农耕文化所受到的冲击,也是由于传承人的断档。而通过旅游,展示传统农耕文化,留住年轻劳动力,无疑缓解了文化冲击和人才断档问题,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是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参与性保护理念的重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往往体现在所处的社区内群体对其重要性的认知,具体到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和工作,地方群众对铜鼓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加深,在参与性保护方面也在不断深入。通过政府、学者、群众的协力合作来激发社区对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开发的动力,也是长期有效开展传承保护的重要途径。

三、旅游中的“非遗”赋能下的活态传承与文化认同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深了群众参与的“度”,使得群众对铜鼓文化的重要价值在文化和经济层面都有了新的认知,通过铜鼓文化的符号化,节庆旅游、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带动,“铜鼓已经是这一地区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具有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文化标志”。1铜鼓作为地区文化符号更加能够潜移默化影响民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铜鼓文化的活态化保护成为了可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在社区中长期的积淀,有着丰富的艺术、经济、政治、文化价值,“非遗”的活态传承,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保护区的实践中,文化生态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的观念还不够深入,保护的重点仍停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未被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传承人,由于扶持政策未覆盖和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無法形成有效的整体性保护模式。尤其是与项目息息相关的社群、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也是造成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存续的重要原因。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业态,近年来发展迅速,同时,乡村旅游能够兼顾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能。2016年以来,广西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2.99亿人次,实现旅游消费8620.74亿元,新创广西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农家乐)542家,辐射带动80多万贫困户群众积极参与文旅扶贫就业。22019年河池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505.87万人次,同比增长31.66%,旅游总消费552.9亿元,同比增长34.53%。全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达到20家,实现各县(区)4A级旅游景区全覆盖,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广西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森林人家等“旅游+”品牌得到全面发展。3建设了巴马国旅区(河池片区)、百里龙江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带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通过景区、乡村旅游区吸纳创业就业,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是加强扶贫车间建设。2019年,河池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为从事餐饮、民宿、景区(乡村旅游区、农家乐)经营活动的经营主体建立乡村旅游式扶贫车间,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业主给予补贴,推进经营业主吸纳贫困户就业,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已建立14个乡村旅游式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190人。二是加强培育专业人才,增强发展动力。2019年5月举办河池市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培训班,组织培训“两委”干部,农村民间艺人,文艺能人,农家乐、乡村旅游从业者,致富带头人等共120人,提升了农村党员干部通过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旅游经营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能力。三是加大金融支持旅游扶贫力度。当地发展旅游扶贫中长期贷款业务,用于旅游建设项目的投资。

综合来看,河池市范围内既有如凤山、七百弄等地质公园和盘阳河流域长寿养生旅游带等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又有红水河文化、铜鼓文化、刘三姐文化等民族文化资源,还是革命老区,有东兰韦拔群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資源,文化资源非常丰富。

红水河流域的重要旅游资源和重要文化资源在地理位置上有诸多重合,铜鼓文化的重点区域也是旅游资源富集区域,对开展旅游资源开发,打造河池民族文化旅游、长寿养生旅游品牌有极大便利,也有利于从地缘上规划旅游线路,联合策划推广,实施捆绑打包宣传,打造民族文化、“非遗”文化旅游品牌,尤其是博物馆、“非遗”传习基地等文化场馆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发掘、保护、整理、抢救的同时,兼顾旅游观光功能,提升和开发多种形式的旅游文化载体,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在生态保护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点社区集中在乡(镇)和村(屯),笔者曾经前往东兰县的巴英村、三合村等地开展田野调查,这些社区的共性在于对铜鼓文化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他们熟悉铜鼓相关的故事、传说,认可铜鼓在社区中起到的传递信号、凝聚人心的作用,是一种自觉为我的姿态。“非遗”项目和旅游中的自然资源富集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也有利于发挥文化和旅游的资源优势,形成点线结合,将乡村旅游和“非遗”文化连接起来。通过旅游开发中的“非遗”赋能,不仅是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社会价值,同时还可以维持社区内的文化生态相对稳定,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仪式庆典场所、古镇古村既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社会空间,也能作为旅游观光体验的重点区域,传承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社会空间中维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常常通过专门组织班、会、队、团等进行,这些活跃于民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社会组织也是实验区保护的重要传承主体,同时通过发展旅游所引发的游客流动和聚集,带动这些传统村落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特殊社会空间,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有助于盘活整体的生态保护。政府、企业、传承人、学者、游客的互动,加深社区对铜鼓文化的认同感,也有助于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保护和传承。

四、结语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振兴乡土文化,大力发展传统文化。弘扬乡土“特色文化”,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重要的意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所赖以生存的业态,就是这种“特色文化”的典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是多种形式形态的综合体,从静态展示到活态传承,从历史资料到现代记录手段,从个体的口传心授到整体生态的维持,在生态保护区内都有所体现。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业态,为铜鼓文化的传承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动能。充分利用“非遗 + ”和“非遗”赋能,通过文化旅游在乡村的融合,借助艺术创意和文化创新以及现代的传媒手段和新的展示平台等,推进传统与现代有效融合,在保护“非遗”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使“非遗”更有温度、有故事、有人情味,更加贴近群众生活,使得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有效地形成活态传承持续发展的新局面。铜鼓文化活态传承的新局面,对凝聚区域文化共识,促进区域文化认同,重构新形势下的乡村文化,进一步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活态铜鼓认同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广西铜鼓千年历史的欢歌
东兰铜鼓响八方
日本民俗保护与工艺文化的“活态”发展
贵州民族民间活态儿童文学中的童谣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