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璞归真

2021-11-05颜陌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1年10期
关键词:职校鸡蛋意识

颜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新闻,《写真地理》杂志刊发了一篇论文——《熟雞蛋变成生鸡蛋(鸡蛋返生)——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该论文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文章宣称,在郑州春霖职业培训学校,一群经过特别培训的学生在郭萍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奇特的实验,即将熟鸡蛋通过意念的力量重新变成生鸡蛋,并将返生后的生鸡蛋进行孵化变成雏鸡,并且已经成功返生了40多枚。

新华社评论指出,如此反科学的文章堂而皇之地登上学术期刊,究竟是在侮辱大众的智商还是有什么灰色利益链条?教书育人的老师本该为人师表,发表这样的文章给学生起到了什么示范作用?同时指出,正规学术期刊对伪科学大开绿灯,往小了说是把关不严,自贬身价,往大了说是败坏学术风气,伤害科学事业。

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返”。那么,各位在座的嘉宾对这个“鸡蛋返生”事件有什么看法呢?

王自然:作为一个学生,很大程度上还是相信老师,依赖老师的。如果是由老师写出了这样的文章并广泛传播,相信会有很多学生受到影响,并且是不良的影响。高中学了政治就知道,物质始终是第一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具体表现在: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人的需要是分不开的,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的。人在行动以前,总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条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目的,并依据这种目的建构准备实行的计划。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不仅表现为意识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能通过想象在思维中创造世界上没有的新事物。3.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意识活动虽然不是实践活动,但它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4.意识对人体生理功能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一个人精神是否愉悦,心情是否舒畅,对于他(她)的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但是我们要注意,这种意识是对自己本身的行动产生影响,并不能对外物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鸡蛋靠意念返生纯粹是一个伪命题。

刘思雨:说实话,这个实验的性质让我想到了法轮功。小时候法轮功很流行,我的姑姑伯伯、表哥表姐都被拉到村里的广场上去跟着学,说是可以强身健体。现场还真的有人表演铁头功什么的,就想让人相信练了这个就能刀枪不入。村里人一户一户被忽悠着练。要不是国家重磅出击,那后果不堪设想。那时候整治了蛮久的。现在这个事情的快速发酵,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让我不由得感慨,网络的力量太强大了。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地使用它,可以传播科学。错误地使用它,则会传播谣言。出现了“鸡蛋返生”这种虚假的事情,还登上了学术期刊,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错误。我认为杂志社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你有专门负责审稿的人,怎么会这点辨别力都没有?据说这个论文还是郭萍请人代写的,那这其中不只是玄学的问题,还牵涉到了学术造假的问题。郭萍在接受采访时痛哭,说自己从不说谎,只是将真实的实验结果还原出来而已。但是当记者问实验是什么原理,怎么做的,她却说这是保密的。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样的人是如何当上职业学校的校长的?她到底有没有教师资格、职业素养?我认为相关部门应该考证清楚并给出一个说法。

田浩:如果鸡蛋真的可以返生,那人也可以复活咯?往大了延伸还会牵扯到伦理问题。我在这个新闻下面看到一条高赞评论: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堪忧,希望国家慎重考虑让50%的初中生去读职校的决定。很多人点赞,说明这个问题戳中了许多家长的痛点。

我同事的小孩已经上初中了。听说50%的学生要去读职校,她变得非常紧张,每天都在哀叹孩子的学习,不知道该怎么抓上去。看到这条新闻,她变得更加焦虑了,她的孩子本来成绩就在中游,要是中考真的在后面那50%,估计她会哭死。此次事件发生在郑州的一所职校,引起了这么大的波澜,对其他职业学校也是一种抹黑,让家长们不由得十分担心职校的正规性和专业性。如果孩子去了职校学习的就是这种东西,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思想会不会变得很奇怪呢?家庭教育很重要,但是学校教育似乎更加重要。因为学生们习惯于听从老师的,觉得老师说的话就是权威。像王自然这种上了高中的大孩子,慢慢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了,有了独立的思想了,可能辨别力要好一些。我听说高中生在课堂上还经常会和老师争论一些问题,有的学生认为老师说的不对会直接提出来和老师一起探讨,共同进步。但是初中生呢?这方面相对来说还是要差一些,他们就像一块海绵,还在源源不断地吸取知识,你说的话她都吸进去了。所以教师真的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而学生最擅长的就是模仿。

我们国家就业压力大,欠缺技术型人才,在职业学校上面下功夫是应该的。但是在推行这个政策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教学质量,可以实行末位淘汰制。学风不好的学校,作风不良的老师,都应该被淘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自己连半桶水都没有,还怎么去教学生呢,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颜陌:所以,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将来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读职校吗?

田浩: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希望孩子能够顺利地上高中,上大学。我接触过许多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我发现,在细小的方面,比如谈吐,比如学识,学历高的人还是不一样的。多读书没坏处,学技术也没坏处。孩子可以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操练技术能力嘛。大学里有那么多学科,研究生阶段又会进一步细化,越往上走是越精细化的。只要孩子读得进去,我肯定支持他读。

刘思雨:其实对职业学校也不应该因为这次事件一竿子打死。有的职校还是很优秀的,里面的学生在全国技能比赛里还获得了很多奖项,国家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还是很有前途的。只不过这些学校确实还是要制定相关的标准进行考核。此种误人子弟的行为应该给广大学校敲响警钟,家长也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做到“只唯真,不唯师”。

王自然:对,我们要想知道真相,也可以自己动手实验一下。不过这鸡蛋已经发生质变了,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返回到生鸡蛋的状态了。这种事情,还是要眼见为实。至少要出个视频证明一下。

田浩:写作者也应该尊重文字这份工作,要有写作者的要求和追求,不能因为一点稿费就写出这种文章来。

颜陌:由一篇论文,我们管中窥豹,意识到了许多现实的问题,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那么针对“返”这个主题,你们还能联想到什么呢?能谈谈吗?

王自然:我想到的是返回自然,就和我的名字一样。每个月,父母都要带我回乡下外公外婆家,在那里,我可以在湖边钓鱼,也可以在夏夜去田里捉泥鳅,还可以跟着外公去地里挖红薯。我很惊讶的是,在我的同学中,居然有人不知道水稻长什么样子,不知道红薯是长在地里的。我劝他们多去乡下看一看,玩一玩,当几天农民,搞清楚我们的作物是怎么来的。不然以后去到更高的学府,入了社会被人耻笑。这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社會现象,我们的家长要求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如果连这些生活常识都没有,那人不是变成书呆子了吗?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鼓励他们多去一些地方走走看看。以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考上知名学府的女生竟然因为不会叠被子在宿舍里号啕大哭,最后迫不得已退学了。如果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只会读书的孩子,却没有基本的生活能力,我想这个教育是失败的。慈母多败儿,父母不能一味地帮孩子做所有的事情。成长是一个慢慢脱离依赖的过程,其中必然有阵痛。让孩子回归自然,提高他们的劳作能力,提高他们保护自然的意识,对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好处的。

颜陌:你说得很对,类似的新闻我也看到过。在感到震惊的同时,我们也要反思,当代教育到底欠缺了什么。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注重提高综合素质的。现在的一些课程设置也体现了这点,但是可能还不够。所以在此也呼吁我们的老师、家长,平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无论是学习也好,还是生活也好,都不应该代替孩子去做。

前阵子有档综艺节目,妈妈和儿子一起上节目展现日常生活。其中有一个男演员就饱受诟病,因为他妈妈凡事都替他操劳。想吃水果了,他妈妈就替他把水果的籽挑出来,切成一块块递到他手里。洗衣服更加不用他操心,妈妈都一手操办了。观众们吐槽,这简直是一个巨婴。他觉得很委屈,说妈妈不让他做这些,只要安心工作就行了。大家不禁在担心,如果以后离开了妈妈,他是否还能活得下去?如果我们周围有巨婴存在,那想必是不受欢迎的。因为没有一个朋友会心甘情愿地替他做那些事情,他的生活习惯也会给他人带去不好的影响。大家心里可能只会鄙夷他,久而久之会远离他。我们都喜欢独立自主的人,觉得那样的人简直闪闪发光,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靠近他们,向他们学习。

刘思雨:湖南卫视的一档综艺《变形记》里就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富人的孩子被溺爱得不像样子,脾气大,动手能力差。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很小的时候就会做饭,还要走十几里的山路去上学。他们互相一交换,富人的孩子确实是受到感触改变了很多,变得更加勤快,更加感恩。但是残酷之处在于,这个节目也让山里的孩子们看到,原来世界上的差距这么大。他们中有的人努力奋斗走出大山,有的人却停留在短暂的繁华生活中无法自拔,抱怨起原生家庭。回过头去看,这已经违背这档节目的初衷了。

田浩:“返”也可以说是返回,回首。我认为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时不时地抽出一点时间静下来回头思考是很好很有必要的。每天晚上,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今天一天做了什么,然后对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进行规划;每个月月底,我们可以进行月度总结,找到要改进的地方;每年的年底,做一个年度总结,规划新一年的目标。将生活分成一段一段,每天反思,总会有收获。如果坚持写日记,作总结,我们还能积累下来一笔文字财富。等老年再去看的时候,会觉得很有趣,原来当时自己是这么想的,原来每一天发生了那么多事。我小学时期就写了一本完整的日记。现在看着那些童稚的文字,觉得很可爱。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小时候居然还暗恋过一个前座的女生,原因是她老是借给我橡皮擦。

颜陌:哇,我觉得小朋友好好笑,看来记日记也有很多乐趣,建议各位都尝试一下记日记哦,在生活中发现美,培养审美,提高写作能力,哈哈。我最近看了电视剧《小舍得》和《陪你一起长大》,两部剧题材差不多,都是围绕家庭教育展现当代父母的焦虑。看完不由觉得,现在的孩子真不容易,真是一代比一代的学习压力大。

刘思雨:我也看了。在《陪你一起长大》中,刘涛饰演的佛系妈妈本来没有什么“鸡娃”意识,但是当别人家的孩子纷纷展现才艺,而自己的儿子上台只会表演翻跟头时,她脸红了。看到别的妈妈给孩子报各种班,她也动摇了。而《小舍得》中的南俪本来也没有危机感,注重让孩子快乐长大,但是当得知自己的孩子在班里排名靠后时,她也紧张了起来。《每日人物》的记者潜入了10个鸡娃家长群,然后发布了一篇《卧底10个鸡娃群后,没娃的我都想鸡自己了》的文章,让大家看到现在家长在“鸡娃”上有多么疯狂。从早上六点半开始一直到夜里十一点钟,孩子的日程被排得满满的,连吃饭都只能匆匆扒两口。周末的两天,还要被安排上七个培训班。

家长们说:“没办法,大家都在学。考试的时候很多东西老师在学校都没教过,只能去课外培训班学。”

还有家长说:“以前网络不发达,不知道别人学得怎么样,现在看到大家都在朋友圈晒成绩,怎么能不紧张?”

也有家长表示:“我自己就是得益于教育的福利,如今才能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我在教育方面也不能亏待了孩子。”

田浩:我们的教育还是要返璞归真。社会压力固然大,但是也要以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最近新闻里报道的未成年人心理问题不少。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学校的教育是统一的,我们家长应该注重因材施教。童话大王郑渊洁只读到小学四年级,就因为一篇作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而被开除。当时他的老师留了一个作文题目《早起的鸟有虫子吃》,而郑渊洁擅自把题目改成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并跟老师据理力争。他写道:“如果你是鸟,因为早起,可能丰衣足食;但是如果你是虫子,一旦早起,必将引来杀身之祸。”他的另类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可是他写的童话孩子们都爱看。他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很另类,考试只要及格就行,学历只要小学毕业就行。孩子小学毕业以后,因为不适应现行的教育体制,他果断让孩子退学了,并且给孩子单独编制了10套教材。他说:“我不满意当时的教育理念,把孩子都往一个模子里培养。”而他的女儿从小也很有个性,说自己非要做那个最会读书的人。她果然成绩很好,一路向前,在18岁的时候,同时被美国六所名牌大学录取。由此可见,教育方式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定。

颜陌:你们说的东西确实引人深思。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能够返璞归真,保持初心呢?如何能够平衡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呢?又如何能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平衡现实与理想,辨别真实和虚假,过好这一生呢?这是个很深奥的话题,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社会的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阵痛,但我们依然要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社会在进步,社会只会变得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职校鸡蛋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神奇的鸡蛋画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