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嘿,返回一下

2021-11-05子夜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1年10期

子夜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导演:让-皮埃尔·热内

编剧:让-皮埃尔·热内 / 纪尧姆·洛朗 / 雷夫·拉森

主演:凯尔·凯特莱特/海伦娜·伯翰·卡特/朱迪·戴维斯/考乐姆·吉斯·雷尼

类型:剧情/家庭/冒险

片长:105分钟

对于少年T.S.斯派维来说,现状非常糟糕,双胞胎弟弟意外离世,本来只是谷仓嬉戏的一场擦枪走火,但他一直心怀愧疚,认为是自己造成了悲剧。缺乏沟通使得家人间的鸿沟不断加深,互相无法理解。姐姐的嘲讽漠视,母亲沉浸于昆虫研究的无暇顾及,父亲曾对体魄强健的弟弟偏爱的种种,都让斯派维觉得自己是无足轻重、不被爱的。发明永动机使他被授予世界科学大奖“贝尔德奖”,但这一发明却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反而被当众羞辱为异想天开。压抑像层层乌云,让敏感多思的斯派维愈发缺乏安全感,不认可自己存在的意义。于是他决定,跨越大半个美国,前往史密斯学院接受“贝尔德奖”,至少可以实现作为科学家的存在感。

斯派维在晨雾里踏上那趟穿越美国的货运列车,从蒙大拿州一个草原上的边陲小镇踏入了现代化城市,让他能够短暂地逃离熟悉的环境带给他的沉重负担,也让他从纯粹简单的人际交往关系接觸到了复杂虚伪的“大人关系”。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这趟漫长旅途的根本作用,在于它教会了斯派维,也教会了我们“返回”的意义。

1.从虚伪的人际往来返回到纯粹自在的交往。

斯派维作为世界科学大奖的获得者,盛誉漫天,而“年仅十岁”更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让他被冠以“天才”之名。西装革履出席颁奖仪式时,他第一次接触到“成人世界”的复杂。

他冷静地判断着:“假笑和真笑的区别,假笑时不仅颧弓肌肉会收缩,眼睛周围的肌肉也会不自觉收缩。今晚,笑容都是眼周—颧弓式的。”

簇拥而来的人们脸上都挂着虚伪的笑,他们热情的模样莫名有种滑稽可怖之感。笑不是为了开心,而是为了显得开心。能出席这场盛会,他们也应当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但在现实不过数十年的“调教”下,却有过半的人选择了顺从现实,像追逐猎物的猎犬一样,嗅着利益来去;像马戏团的狮子跳火圈一样,机械地笑着,维护虚伪的人情关系。他们很少再像牧场上的斯派维一样,开心就大笑,不开心就不会装作开心;喜欢就一起玩跷跷板,不喜欢就不会为了跟谁亲近而故作逢迎。

2.从冰冷的高楼大厦间返回到草长莺飞的生机自然。

“大自然消失了,视野中的每一寸土地都被人造建造物替代,它们都服从几何原理。人类创造出了这么多直角,但他们的行为却又复杂又荒谬。”

这是斯派维从广袤而充满生机的牧场,进入处处被钢筋水泥、沥青建材压制的城市的直观感受。充满了现代化和科技感的城市未必值得谴责,但迷失其中的人类,却应该适时地寻求返回的机会了。

人在高耸入云的楼厦之间,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之中,失去的又岂止是简单的人际交往而已?且不说对功名利禄无下限的追逐,对人类自身在维护道德规范、促进科技经济发展、推动文明的优化方面有巨大的反拉力,对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有深刻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受损、资源加速流失、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大,无一不在向我们发出警示,发出希冀“返回”的请求。

3.从被互不理解的隔阂消磨的亲情返回到相互支持、鼓励的温暖情感。

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弟弟去世的阴霾始终笼罩着他们,没有情感的发泄口,思念、愧疚、悲伤、痛苦都只能被尘封在木桶中,在烟尘与琐事里不断发酵;相互间长期缺乏沟通,那么情感就会像失去养分和雨水的土壤一样越发瘠薄——自顾自地向往着西部牛仔的父亲,跟陷入昆虫世界的母亲,可能会忘了相爱的起因;只爱在科学实验中寻找乐趣、翻滚在自由的草场间的兄弟,跟并不那么爱科学的普通人姐姐,可能会忘了“本是同根生”的深情厚意。

斯派维的出逃,让父母意识到了沟通的意义。他们来到斯派维的访谈节目上,母亲凝视着他,温柔地告诉他弟弟的去世完全是一场痛苦的意外,不应该归罪于任何人;父亲愧疚地解释道,他出走徘徊在那个路口时,车里的自己俯下身捡拾东西才忽视了他,并没有因为弟弟的意外而怨恨他。一家人在温暖的言语中解开了彼此间的误会,那个偏远牧场的小屋,重新拥有了欢笑。

4.从失去棱角、甘于平庸的麻木返回到坚定理想、永不放弃思考与创新的勇敢。

“斯坦帕先生,作为老师的你应该在科学求知的面前保持开放态度,怎么你能那么冥顽不化?如果科学家都像你这个样,世界上就不会有青霉素,没有相对论,没有污水渠,甚至连巧克力饼干都不会有!”——这是斯派维在幻想中对老师的呼号,是他没有说出口的话,也是对麻木者的劝告。

我们中的多少人已经不同程度地变成了这位顽固的斯坦帕先生,因为遭遇失败和冷眼,就害怕追求自己的梦想,害怕创新和思考,还要作为高高在上的“理中客”,反过来嘲讽那些坚定追求的人,笑话他们的追逐是多么不切实际,会遭遇现实多少打击。自己的怯懦心理,反而成为自己懂得“审时度势”的勋章。我们应该谨防平庸,它是头脑中的霉菌,我们要时刻与之斗争,不然它将干扰我们做的每件事。

那么“返回”,就成了一个多么令人心动的词语。

我也常常会有返回童年的念头,怀念和爸爸妈妈一起吹过的、夹携着对岸绿皮火车汽笛声的湿润江风,怀念欢欣鼓舞地期待着的周五下午的放学铃声,怀念和小伙伴们吃着薯片喝着汽水玩过的4399双人游戏和大富翁,怀念打着看书的旗号去书店门口吃的炸土豆。我们期待着返回从前,也许不是因为十一二岁时所拥有的,真的有多么美好难得,而是想返回到那个那么轻松就能实现快乐的时期;返回到那个“开心就笑,不开心可以哭也可以告诉妈妈”的还很单纯的世界;返回到那个追逐梦想时还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甚至有几分不知天高地厚的笃定的自己。

同理,影片中以斯派维主观感想和客观经历所展现出来的对“返回”的期待,也并非一味希望灾祸与困境、改变与考验永不来临,而是希望在这些东西来临之后,我们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大化地去实现“返回”——让从前我们很珍视的东西,不因任何改变而被现实错误的倾向污染。若是社会交际污浊化、伪善化,我们就应该尽力地真诚待人,一己之力微小,但积水成渊,最终必然会成就更清朗的社会;若是自然因发展而不可避免地受到损伤,我们就应该主动回顾反思,寻找经济利益最大化和环境保护间的平衡点;若是家庭出现危机,就该明白逃避和冷处理只会加速伤口的溃烂,成员间只能互相体谅、主动沟通;若是追逐梦想变得艰难而可悲,我们就应该号召给梦想更广阔的生长空间,给看似荒唐不羁的想法更多的包容和鼓励。

“返回”,是一种反思与存留,而不是倒退,我们期待的是返璞归真,而不是“负隅顽抗”。我们尊重任何改变,顺应人和事物的成熟化的倾向,顺应世界合理的发展趋势,可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最本真的、最珍贵的东西——爱、理想、和平、自由等等,于是我们总应该适时地、坚定地暂停一下,回望一下,返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