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手车生态圈初长成

2021-11-05陈秀娟

汽车观察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二手车生态圈消费者

陈秀娟

中国与日、美等国在二手车市场规模上的差距,正是我国二手车巨大的市场机会。

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国家推出的产权、税收等利好政策,二手车渐渐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在过去几年,中国二手车市场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2020年突破交易量1434万辆。然而,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二手车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整体市场二手车占新车的比率较低。

据全球战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二手车占新车的比率为2.6,日本为1.32,中国仅为0.19。可见,中国的二手车市场与美国、日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不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日前在接受《汽车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与日、美等国在二手车市规模上的差距,正是我国二手车巨大的市场机会。

2025年二手车交易量有望达2340万辆

据沈进军介绍,我国二手车发展历经了萌芽期(1990年 - 2004年)、探索期(2005-2014年)和成长期(2015 至 今)三个阶段 :在萌芽期,各类法规并不完善,二手交易体系尚未建立;随着2005年《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实行,二手车交易市场的“垄断地位”逐渐打破,此后,优信拍、大搜车等在内的玩家开始出现,行业交易体系与供需匹配逐步完善;从2015年始,随着互联网玩家的快速扩张,以及以《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为代表的国家支持性政策法规出台,我国二手车交易规模快速上升,行业整合淘汰加速。

《2021中国二手车金融与生态报告》显示,过去5年,2016年-2019年我国二手车市场增长率为13%。在罗兰贝格汽车行业中心负责人、全球高级合伙人郑赟看来,在供应端和消费端利好的影响下,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潜力较大。同时,汽车行业的移动出行、自动驾驶、数字化应用与电气化等变革趋势也为我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带来利好。

从需求端层面看,汽车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二手车市场的规范化是推动二手车市场需求上涨的主要原因。过去几年,随着汽车消费理念的成熟,消费者对汽车的理解从“拥车”转向“用车”,传统只买一手新车的价值观念有所转变,对二手车的开放度提升。同时,在二手车电商的推动下,二手车整体市场环境有所改善,用户购买渠道与车辆信息透明度有所提升,使二手车的购买意愿提升。未来五年,随着汽车消费人群中增换购比例超过50%,人们的汽车消费观念将更为成熟,而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与成熟也将推动二手车市场的规模增长。

从供应端看,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机构车队规模增长与数字化资产管理需求提升是二手车供应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未来新车销量增速虽放缓,但汽车保有量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而移动出行新模式的出现使机构车数量迅速提升,机构车辆较快的更新速度将带来批量高质的二手车,随着移动出行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出行平台、融资租赁机构二手车源将快速增长。除此之外,随着行业数字化需求的提升,企业/机构单位将产生更多数字化车队管理需求,对企业/机构用车数字化系统提出新要求,加速旧车淘汰。同时,由于个人用车换购比例提升,以及车队管理系统使用背景下的车队车辆维修保养得到及时追踪,供应端二手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郑赟解释说。

此外,有数据预测,到2025年,各类移动出行车队规模将达约800万辆,届时供应稳定、车龄较短的各类机构二手车源比例增加;到2025年,L2、L3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将接近50%,辅助/自动驾驶软件能力可通过远程在二手车上持续迭代升级,提升二手车保值率;到2025年,车联网汽车的新车装载率预计高达约90%,数字化发展带来海量的车辆数据资产,叠加数字经济赋能,二手车流通将更为顺畅透明;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新车总销量的比重预计约达20%,新能源汽车发展将加速新能源二手车交易。

因此,罗兰贝格预计,中国二手车市场未来五年仍将保持约10%的年化市场增速,2025年二手车交易量预计可达2340万辆左右,中国的二手车市场将成为未来我国汽车价值链的高价值潜力环节。

三重痛点待解

尽管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其在供需端、流通环节和政策监管等层面依然面临较大挑战。在二手车车源供给方面,当前我国二手车源以个人车主销售处置的车辆为主。据罗兰贝格推算,此类供给占市场整体车源90%以上。在此背景下,我国车源供给整体稳定性较差、不成规模且地区差异明显,同时由于个人车主的车辆使用习惯不尽相同(如保养频次、维修标准等),导致我国二手车源质量参差不齐。

在二手车终端需求方面,信息不对称与交易过程复杂是当前我国二手车消费者面临的两大核心痛点。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消费者对二手车行业的信心匮乏,隐瞒车况、泡水车、事故车、价格高估、合同欺瞒和金融不透明等各种负面信息屡屡见诸报端,而面对鱼龙混杂的二手车黄牛中介,消费者往往成为弱势群体。此外,交易过程复杂带来消费者对于二手车买卖体验的不满,最终放弃购买二手车而转投购买新车。

罗兰贝格调查显示,消费者在二手车和二手车金融交易过程中最大的关注点并非价格,而是时效与便捷,诸如开票难、审批慢和过户手续繁杂等问题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车体验。

在流通环节,如车辆评估和定价、车辆整备、物流仓储、车辆销售、金融保险、延保维保和增值服务等,几乎每个环节都面临相应的痛点。以金融保险环节为例,由于二手车商品属性不明确,交易流程相对不规范,交易价格和交易真实性易篡改,加之二手车市场相对下沉,消费者信用体系相对不健全,传统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量,往往不愿进入二手车零售金融市场,少部分进入市场的金融机构往往索取较高利率或寻求担保以抵补信用风险;在二手车批发金融市场,由于市场经营主体呈现长尾小散特征,抗风险能力差,亦不符合传统金融机构展业思维,因此我国二手车金融渗透率长期相较欧美国家处于低位。事实上,不论是车商还是消费者,对于二手车金融的需求都长期存在,供需的不平衡导致我国二手车金融领域近年来乱象丛生,乱收费、高利贷、套路贷等问题层出不穷。

在二手车政策监管层面,目前,我国二手车政策和监管存在管理对象分散、执行难度较高和数据互通遇阻等关键痛点。由于我国的二手车行业参与者众多,二手车商群体更是存在杂而散的情况,监管政策的建议、设計、意见征求、执行、反馈和修订的闭环难以全面触达行业各方;此外,大量二手车交易依旧在线下完成,监管政策的出台和执行要兼顾各个省市的地域差异,难免使得最终政策效果有所偏差;在数据互通方面,我国二手车交易与车辆生命周期数据尚未完全打通,数据碎片化和数据孤岛的现象一直存在,使得行业设立相关标准、建立权威数据库指引交易变得难以实现。

二手车生态圈建设水到渠成

正因如此,沈进军强调:“我国的二手车和二手车金融市场覆盖广泛、构成复杂,面对各类挑战,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参与者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完美应对,需要行业领军者首先破局,协调各方以形成价值共创的合作网络,共同解决行业面临的各类困难。”

可喜的是,面对二手车行业的种种痛点,业内各方已经开始探索并积极挖掘自身潜力,试图共同解决行业面临的各类挑战。

据了解,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已开始积极搭建二手车生态圈,以车流通和车交易为主业的汽车信息平台是积极搭建二手车生态的主要玩家之一。以易鑫集团为例,其通过易车为其提供用户流量和数据入口,同时将汽车信息服务进一步延伸至二手车交易、融资租赁和购车贷款等服务,覆盖消费者选车、购车、养车和换车的用车周期,实现二手车消费生态闭环。

此外,重点布局汽车金融的银行类玩家是另一方二手车生态圈的主要构建者。以平安银行为例,近年来,通过外部企业战略合作与内部业务发展,平安银行围绕客户需求探索构建汽车生态圈。在二手车领域,聚焦二手车交易环节中“车源、客源、资金”三大关键需求,“以客户为中心”打造买车、养车和卖车的全链条服务生态。

对于二手车生态圈的建设,郑赟指出,在二手车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希望“流程便捷透明,产品值得信赖”;在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希望得到“一站式省心服务,卓越安心的体验,灵活优惠的定价”;而在车辆销售处置过程中,企业和消费者希望具备“丰富的渠道,公允的价格,便捷的流程”,二手车生态圈的打造将有效满足以上各类诉求。

展望未来,沈进军指出,在二手车经销企业增值税减按0.5%征收、破除二手车限迁以及二手车交易跨省通办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落实与推动下,二手车市场将进入行业结构调整期,规范化、规模化和透明化将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二手车商业化进程正加速推进,不仅消费者买车更放心,经营者经营也将更便捷。“这是一个千万级交易量的汽车市场,更是一个对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和经济内循环有着重要意义的产业,需要我们用心经营,也值得我们为之倾注热情。”沈进军充满期待地表示。

猜你喜欢

二手车生态圈消费者
重视生态圈建设 打造生态圈体系
传统产业也要拥抱生态圈
知识付费消费者
百度指数再创新高,瓜子二手车品牌影响力领跑行业
植树造林也破坏生态圈
3.15打假
二手车限迁有望年中解除
二则
1.2万美元二手车“守稳”年轻车主
二手车购买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