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见光油画风格的特点、成因及意义

2021-11-04黄少鹏

美术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

黄少鹏

【摘要】孙见光的油画创作艺术风格非常鲜明,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品格,对当下的艺术创作有着现实的指导和启迪意义。然而,目前大众对孙见光油画艺术价值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以致于孙见光艺术精神品格的闪光之处仍未能得到彰显和利用。本文就孙见光油画风格的特点、成因和意义进行分析,以期使孙见光的艺术精神能对当下的油画创作产生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孙见光;油画风格;少数民族

孙见光(1926—2017年),河北肃宁人,1949年考入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科,1950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干部训练班,1951年被分派赴朝鲜志愿军军部担任文化宣传兵,1956年回国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升至本科继续学习。1960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广西艺术学院任教,之后就一直扎根在广西,创作了大量油画作品,是广西美术史上重要的油画家。

一、孙见光油画风格的特点

孙见光创作有大量的油画作品,其中大部分为人物画创作,尤其是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的人物画创作,他的油画风格可以概括为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和诗意表现、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生活情趣、大气概括而质朴浑厚的技法。以下作具体阐述。

(一)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和诗意表现

孙见光油画创作的题材多取自于广西少数民族人民劳动或生活的场景,而他表现主题的着眼点则是对人性的深度挖掘与赞美。例如他的一幅深受大家喜爱的油画创作《试新鞋》(1981年),表现的就是一对少数民族夫妇为自己上学的儿子换上新鞋的场景。衣着简朴的夫妇,生活应该是拮据的,但是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他们仍然省吃俭用买来一双新鞋,给孩子换上。他们高兴而怜爱地帮孩子试新鞋,这一看似平常的场景,却深刻地表现了父母慈爱的伟大。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之恩是人性中永恒而伟大的体现之一,画家通过试新鞋这一具体而生动的细节描绘,把人性的光辉表现得真切感人,让观众能产生深深的情感共鸣。孙见光表现人性的油画创作比比皆是,例如他的另一幅油画创作《擦背》(1994年),表现的是一位年幼的孩子,在为自己劳作了一天的母亲洗澡擦背的场景。孩子年龄尚小,要母亲俯下身他才能够得着母亲的背,但他已懂得体恤母亲,能给母亲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关爱。这些作品,着眼于永恒的人性主题的表现,充满着温情与慈悲,能够拨动观众的心弦,使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孙见光油画创作的人性表现,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图解,而是充满着诗意的表现。例如他有一幅作品《赶圩归来》(1990年),画的是一位在圩镇上喝得醉醺醺趁着暮色赶回家去的老农。他表现的是桂北地区少数民族人民一种特定的生活习惯,就是他们经常会带酒到圩镇上与朋友喝,常常是喝到一醉方休,而他们的家人,是不能以他们酒醉而嫌弃、责骂他们的,反而会觉得他们有朋友、人缘好而引以为荣。孙见光在表现这种少数民族人民特定的生活习惯的时候,把人物放置在一个暮色苍茫的场景中,公路边的树丛间透出落日最后的余晖,整个调子为灰褐色,充满着诗情画意。可以说,孙见光的油画创作是植根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深入挖掘生活中动人的细节,并以诗一般的意境去表现,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升华,具有隽永的诗意。

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与诗意表现,贯穿了孙见光油画创作的历程,是他的作品最为感人的地方。

(二)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生活情趣

孙见光油画创作表现的多是广西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和劳动的场景,因此,他的作品总是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生活情趣。例如他的作品《捆玉米》(1995年),画面左边画的是一位妇女在捆玉米,她盘起的头发上插着一把梳子,这是农村妇女洗过头后常见的一种举动,画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细节,并作以细致表现,使我们仿佛都能闻到她刚刚洗过的头发的味道。而画面左边,她的孩子趴在玉米堆上,因为穿着开档裤而露出了整个屁股,显得天真可爱。这些细节的描绘,让观众能感受到真实的生活。

孙见光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表现是极为深入且细腻的,就拿在农村中常用的物品雨伞来说,孙见光在几幅作品中表现出不同的人拿雨伞的方式,就足以说明他眼光之敏锐,表现之准确。在作品《约会》(1989年)中青年把雨伞直接挂在肩膀上的,这种携带雨伞的方式,如果不是在生活中真实所见,恐怕难以想象得出。而在《赶集路上》(1987年)中,女青年则是托着雨伞的顶尖,让雨伞靠着自己的上臂,这种方式,也是要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而在《琳琅满目》(1981年)中的老年妇女则是把雨伞横在自己的腰上,用两手的肘部把它扣紧,相信这样的拿雨伞方式,靠闭门造车是难以想象出来的。单单是拿雨伞的方式,孙见光就能画得如此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与乡土气息,可见他的创作是切实地在生活中观察所得,从而才能如此的具体、生动。

孙见光不仅对人的观察细致入微,对动物乃至一切画面上所要表现的事物都观察得细腻而表现得生动。例如在《牧鹅少年》(1995年)中,远处的几只鹅在争食,左边两只鹅的身体是贴着地面而伸长脖子的,这一细节如果不是对生活有深入的观察和了解,是难以表现得如此生动。同样,在《乘凉》(1996年)、《野台子戏》(1995年)等作品中,画中的斗笠被画出了因使用残破而产生的变形。所以说孙见光的画并不是概念空泛,而是充满着生活的细微与动人之处。

(三)大气概括而质朴浑厚的技法

孙见光在画素描以及在素描教学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就是像做雕塑一样进行大块面的切割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把握住整体,强调大的形体的力量。在油画创作中,孙见光也秉承了这一表现方式。

孙见光的油画,少见“漂亮”的線条或“炫技”的笔触,而多是大的形体块面和用刮刀反复堆刮的色层,他关注的是画面的整体性,画面中各部分的形体和色彩经过反复的堆刮,形体、色块和色调都处在了该在的位置,从而使画面浑然一体并具有丰富、浑厚的力量。

孙见光关注的不是照片式的细节表现或真实的形体空间塑造,而只关注画面表达的需要。比如为了突出画面中的主体人物形象,他会把人物塑造得具有一定的形体感,但并不严格区分、细腻塑造每个物体的远近空间,有时甚至把背景平面化。例如作品《三代人》(1995年)中的背景就是平面的,并无远近的明暗变化,但多色层的反复堆刮,却产生斑驳的肌理,丰富而富有画味。

关注点的不同以及取舍上的艺术处理手法的不同,导致了孙见光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具有自己的特点,他这种关注整体的表现手法,显得大气概括并且质朴浑厚。

二、孙见光油画风格的成因

孙见光油画风格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诚恳朴素的品格,讷于言敏于行的个性,坚持与执着的信念,地域因素的影响。

(一)诚恳朴素的品格

孙见光出身贫寒,是农民之子,少年时曾在北京务工,这样的出身和少年经历,使他形成了诚恳朴素的品格。这样的品格,让他在生活中不慕浮华而能一心钻研艺术,在下乡体验生活时能与农民打成一片,深入到生活中去,发现生活中闪光动人的场景和细节。在艺术上,这样的品格使他能以同理之心去感同身受农民的生活,从中发现具有人性光辉的素材,并且在具体的艺术表现上,他也能画如其人地运用朴实无华的表现手法进行表现,从而形成质朴浑厚的艺术品格。

(二)讷于言敏于行的个性

孙见光在生活中木讷少言,不善交际应酬,但在艺术上,他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技巧却一点也不迟滞呆板,反而是相当的精妙灵活,这样的个性,也是有助于他能够一心沉浸在对艺术的追求上,正是他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画图中”的性格,才使他能画出大量的作品,才使他在艺术上不断地进步。

(三)坚持与执着的信念

孙见光自我评价以及旁人的看法都认为在他的性格中有一种“倔”劲。这种不服输的劲头,使他能一直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并精益求精。孙见光的艺术风格,曾在“85思潮”之后受到严重的挑战,被认为是过时落伍的,他曾一度被人冷落,甚至他的创作教学都一度受到学生的质疑。然而他却不为之所动,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理念,这也是他能形成现在的油画风格的重要原因。

(四)地域因素的影响

法国艺术学家丹纳认为艺术离不开种族、时代和环境三大要素的影响。诚然,孙见光因自己倔强的性格,他的艺术受种族和时代的影响不大,但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广西这个地域,成就了他的艺术。广西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是他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广西部分地区相对封闭落后的条件,使他能少受环境潮流的影响从而专心钻研艺术,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广西人民质朴的品格,使他的性格能溶入其中,并形成他质朴无华的表现手法。

三、孙见光油画风格的意义

孙见光油画创作的品格,至今仍有着现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主要体现为:

(一)创立了具有浓郁的广西特点的油画品格

孙见光的油画创作具有浓郁的广西特点,这不仅在于他的题材主要取材自广西本土的少数民族生活,更在于他以质朴浑厚的油画表现手法去表达,不事雕琢,质朴天成,有别于主流的“巧”和华丽等审美趣味,富有“拙”味、“土”味,从而具有浓郁的广西特点。他的这种油画审美品格,不仅仅是属于他个人的,更是代表广西地域的,具有典范性、代表性和标杆性,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和借鉴,并发扬光大。

(二)对生活的观察和提炼值得借鉴

孙见光油画创作的风格,是建立在他长年累月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画大量的速写收集素材,才逐渐形成的。他对生活敏锐的感受和发现,特别是对生活中体现人性光辉的动人场景和细节的发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鉴于当下画家在下乡体验生活时只浮光掠影地画些风景写生,而对人的生活漠不关心,画创作时只会照抄照片,而没有对生活的感悟和提炼,孙见光的艺术实践,更突显出其现实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结语

孙见光是广西老一辈油画家中极具代表性的画家,他质朴浑厚的艺术品格值得我们借鉴和弘扬,他对人性的表现和对生活闪光的细节的挖掘和表现,至今仍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我们对孙见光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对孙见光的研究中去,让他的艺术中可贵之处能得到更多人的了解,给后学者更多的指导和啟迪。

注释:

*本文是广西艺术学院科研项目《关于孙见光少数民族人物创作的特点及其时代意义》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YB201809。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西南少数民族主题人物创作作品选
漫话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少数民族的服装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定义的新思考
论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中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独特的中国少数民族民居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