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应注意呵护皮肤健康

2021-11-04孟昭群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皮肤

孟昭群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皮肤健康又漂亮。实际上,人们在出生后,全身的皮肤都是一样的完美。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同龄人之间皮肤的差异越来越大,有些人的皮肤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而有的人却恰恰相反。究其原因,主要是与日常能否重视皮肤保养密切相关。因此,青少年朋友们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注重呵护皮肤的健康。

初步了解皮肤的结构

皮肤覆盖在人体的表面,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能够抵御外界各种微生物的侵入和有害物质的伤害,且具有调节体温、保护、感觉、吸收,分泌与排泄、新陈代谢、呼吸等诸多功能。

皮肤看起来很薄、很娇嫩,实际上分为3大层:分别是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层是皮肤最外的一层,能够不断新生,且由外向内又分为5小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基底层。表皮从真皮及皮下组织中汲取营养,不断地制造细胞,促进新陈代谢,通常皮肤的更新周期为28~60天。真皮为表皮之下的结缔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基质及细胞所构成,能够维持肌肤弹性,进行营养交换。皮下组织由含有大量脂肪的细胞组成,具有储存能量、保温及缓冲外来震动的作用。当真皮受损后,不仅会导致皱纹产生和皮肤松弛,而且形成的瘢痕基本上是不可治愈的,会终身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保护皮肤免受损伤至关重要。

造成皮肤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美丽健康的皮肤细腻、润泽,能给人带来美感、自信和快乐,但要让皮肤长期保持如此状态并非易事。由于人体的内环境和外环境等许多因素,都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皮肤问题,所以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防患于未然。

不良的心态。如胆怯、焦躁、暴怒、狂妄自大、嫉妒、惊慌等,均可导致血液循环出现障碍。比如,皮肤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营养吸收就会减少,从而导致皮肤细胞新陈代谢减慢,皮肤加速老化,皱纹增多、面容憔悴、暗黄等,还会引发粉刺、痘痘等。

紫外线照射。紫外线对皮肤健康威胁最大,易损害表皮毛细血管,使皮肤结缔组织的弹性降低,人体皮肤干燥脱水,形成黑斑,产生皱纹,粗糙无光泽,加速皮肤老化,严重的还会引起皮肤癌变。

激素分泌减少。女性雌性激素分泌正常时,皮肤呈白里透红、细腻光滑、柔软、富有弹性及张力。如果雌性激素分泌减少,皮肤就会失去光泽和弹性,易出现色斑、皮肤过敏,特别是黑色素容易滋长,从而引发黑素斑、黑痣等。

交感神经亢奋。人的神经紧张会引起交感神经亢奋,导致血压升高、心搏加强和心率过速、新陈代谢亢进。这种亢奋,对皮肤的影响很大。由于刺激雄激素的分泌,可导致过度分泌皮脂,造成肤色暗淡无光,皮肤干涩粗糙。

环境污染。空气中的微粒、灰尘会堵塞毛孔,生成粉刺,促使皮肤老化,影响皮肤健康。在空调环境中,过于干燥的空气会将皮肤中的水分带走,使面部又干又皱,暗淡无光,失去弹性。

饮食不当。肉多菜少会导致缺乏B族维生素,易引起口角炎、干皮病、各种皮炎等。饮食过于油腻会出现油脂过度分泌,诱发毛囊炎、痤疮、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有些食物中含有致敏成分,如芒果、菠萝等,不耐受人群食用后易引起芒果皮炎、接触性皮炎。易感个体大量食用光敏性食物如灰菜、荠菜、芹菜等,如受到暴晒,裸露的皮肤就会出现烧灼或刺痛感,表现出红肿、起疹、瘙痒等症状。柑橘、南瓜、木瓜等食物中富含胡萝卜素,过多摄入会引起皮肤黄染,引发胡萝卜素血症。海鲜、牛羊肉、花生等高蛋白食物,会引發荨麻疹、各种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

不注意清洁。若是不经常洗脸、洗澡,皮肤表面会附着大量的病菌和灰尘,会受到细菌病毒的侵害,久而久之就会引发皮肤病。此外,不当使用护肤品、化妆品会损伤皮肤,诱发炎症和色斑。

此外,经常熬夜也会导致身体内分泌紊乱,出现黑眼圈、皮肤松弛、眼袋、肤色暗黄等;不慎外伤,生活不规律、厨房油烟、电脑辐射、饮水过少、滥用药物等都会伤害皮肤,应引起注意。

不同类型皮肤的护理措施

由于每个人的皮肤各有特点,所以护理措施也应因人而异。只有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有效保护皮肤的目的。

干性皮肤。此类型的皮肤毛孔比较细小,容易干燥、皲裂、瘙痒、长细纹、脱皮和长斑,养护重点是补水、保湿。平时多喝水,饮食清淡,控制洗脸和洗澡的次数、时间、温度及碱性肥皂的适度使用等。

油性皮肤。油性皮肤容易出油,尤其是脸部T形区,毛孔粗大,油脂分泌旺盛,因此容易长痘痘。护肤的关键是做好控油,尤其注意清洗T形区,也要注意补水和保湿,忌食油腻、辛辣且刺激性强的食物。

混合性皮肤。此种皮肤兼有干性皮肤与油性皮肤的共同特性,表现为额部、鼻部、下颌部皮肤油腻,易滋生细菌,导致痤疮及黑头的发生。但面颊、口周部常出现缺水现象,因此饮食要营养均衡,以保持水油平衡。

敏感性皮肤。此类型皮肤的特点是皮肤较薄而敏感,会因外界刺激引起灼热、刺痛、红疹及瘙痒等。平时应注意远离过敏原,注意防晒,清水洁面,慎用清洗剂及护肤品,不要用彩妆,多吃蔬果,忌烟酒,合理饮食,经常锻炼身体,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理疗科退休副主任医师)

(编辑 王凡)

猜你喜欢

皮肤
每周应给皮肤 “放假”一天
神奇的动物皮肤——陆地篇
冷,还是热?快来感受一下
皮肤再生之迷
测测你皮肤的酸碱度
皮肤擦破时怎么处理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机器人的新皮肤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
疲劳肌?才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