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为金融研究校园贷如何“赚钱”

2021-11-03蔡建阳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12期
关键词:行为金融校园贷互联网金融

蔡建阳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各类校园贷款也在不断兴起,校园贷的本意是通过金融手段给家境有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以减轻学生负担。然而,大多数大学生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稳定收入来源,在各色各样新鲜事物的诱惑下其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难以得到满足,自然会将目光投到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由于大学生普遍存在安全意识不足及金融常识匮乏的情况,使得大量的互联网金融恶性事件或多或少都与校园贷相关,以往频发的校园贷事件中不乏以悲剧收场的结果。本文主要通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校园贷为何会事件频发,揭示其中风险。

关键词:行为金融;校园贷;互联网金融

一、引言

随着“趣分期”、“白条”、“花呗”以及P2P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快速兴起,相关市场也日趋细化,其中,校园贷款、校园分期成为各大机构争抢的“香饽饽”,多家电商平台也陆续推出自家的校园贷产品,相比于银行正规而又繁琐的借款程序,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低门槛与便捷性更加能够满足学生群体的借款需要。在各大正规电商平台都在争夺市场的情形下,一些线下非正规平台也坐不住了,为了吸引学生贷款,甚至打出“零利率”的欺骗性口号,在低借款门槛的背后,往往是隐含的高借款利率以及各种各样的收费条目,在以往的校园贷事件中,个别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贷款而背上高额负债,甚至自杀的案例被媒体报道,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原来少量的借款,最后欠下几十倍的欠款。通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分析为什么校园贷如此火爆,以及校园贷的影响为何如此严重。

二、学生群体存在认知偏差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获得的资讯,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往往会陷入认知偏差。其中包括:一、视野短浅,即时满足,偏好超前消费,而忽视了利息与手续费等额外花费过于昂贵,却不愿有了积蓄再进行消费。二、可得性启发中,可提取性引发的偏差,对于广告商所宣传的利率误认为是年化利率,实际上却是日化,周化利率,复合年化利率很高。三、启发式偏差,即便看到是周化利率,却没有能力加工信息,换算为年化利率。从而进行比较和选择。在校园借贷中,学生们往往是觉得利息只有很小一部分,却没有考虑到在还不上欠款时的滞纳金,以及高额的复利利息。

(一)偏好超前消费

大学生群体尚未步入社会,缺乏自控能力,对社会的认知还不足,导致部分学生缺乏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视野短浅,偏好超前消费、即时满足。即使自身并不具备与之相当的经济实力,却仍进行高额消费,如购买各种奢侈品,出入一些高档消费场所等等。校园贷的出现更是使这些学生“如鱼得水”,最终深陷校园贷陷阱,难以自拔,演变成“温水煮青蛙”。超前消费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促进发展,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对超前消费的追求会刺激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攀比心理,还会增加消费者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过度的超前消费将可能成为更大的安全隐患,催生不法校园贷这样的不良产物。[1]

(二)信息提取能力不足

举个例子,小杨向借贷公司借到了800元。一周后,小杨便开始接到借贷平台的催款电话。“借钱时没搞明白‘一周10个点’是什么意思,他们还骗我说还不上可分期还,我当时快崩溃了,哪有钱还。”小杨说,此时他才弄明白,“10个点”即一周利息10%,更可恶的是,第二周再不还,就会利滚利。“那时每天都会接到催债电话,对方还威胁,一周内再不还就打电话给辅导员和家长,找他们要钱。”小杨说,受不了这种惊吓,他只好向父母老实交代,立即把钱还了。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小杨对校园贷利率的认知发生了偏差,使其忽视了校园贷背后存在的重大隐患。曾经有一个记者做了实驗,他向借贷平台借了500元,一个月后还款519元(10元手续费+9元利息)。但很多人其实觉得9元利息可能没多少,就像上一个案例中小杨同学一样,并不清楚“一周10个点”是什么意思,但我们可以算一下,本金500元,本息和519元,借款时间一个月,那么月利率达到3.8%,而年利率更是能达到50%左右。根据最高法的相关规定: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可以认为年利率超过36%的为高利贷,而年利率在24%-36%视为灰色地带。

(三)缺乏信息加工能力

有记者经调查发现,超九成受访者(受访者主要是大学生)对于高利贷以及利率的数值不明感。这说明超前消费的大学生人群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充分加工整理信息,也缺乏做决策所需的可靠知识和信息,使得他们陷入了启发式偏差与可得性偏差,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最后欠款比原来高出好几十倍却还无法理解情况。

三、为自己构建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指的是人们会将财富分别放置在不同的账户中进行管理,这些账户就是消费者自己设立的心理账户,不同的心理账户的记账方式和管理规则都不相同,而这些账户的运算方式又与经济学运算法则不一致,使得消费者往往会基于心理账户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决策。心理账户一般有三种情形:一是将各期的收入或者不同方式的收入放置在不同的账户中,各账户之间不能填补,二是将不同来源的收入用作不同的消费倾向,三是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的收入。

(一)将不同的收入放置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

就大学生群体而言,拥有自己独立经济来源的屈指可数,大多数人还是依靠自己家庭的经济支持。一个不那么优渥的家庭为其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大多用于满足日常生活需求,难以支撑频繁的奢侈享乐。因此绝大多数学生会将父母一方给予的经济支持放置在一个较为保守的心理账户中,平时的消费行为也相对谨慎。来源于校园贷的资金由于门槛低、程序少等特点,学生更容易将其放置于更低的心理账户中。

(二)将借来的资金用于高消费倾向行为

鱼龙混杂的互联网借贷平台给了大学生较低的借款门槛,使得学生群体只需要付出表面上很小的代价,就能获得一笔不菲的钱财,因此往往会将这笔借来的钱放置在消费倾向很高的心理账户。从借入校园贷学生的角度看,自己是有较为明确的消费需求的,而自身的经济实力非常有限,无论是父母资助或是校外兼职的方式,对于家境相对不那么富裕的学生来说,似乎都是杯水车薪,并且周期较长,容易消磨耐性。通过校园贷的方式,不仅来钱快,而且数量一般也不会少,能立刻满足这些学生的消费需求,也不会立即要求还款,从而获得表面上很小代价的钱财,以看似极低的利率借钱买东西。因此,借款学生在用借来的资金进行消费时,往往将其用于购入各种华而不实的商品,相对不够谨慎和节制。[2]

四、学生存在过度自信现象

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判断能力过于自信,以致于往往会认为他人的决策都是非理性的,而自己的决策都是理性的,是在信息优势的条件下做出的决策,然而事实上,在校园贷事件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互联网贷款平台才是信息优势的一方。[3]

(一)高估自身还款能力

过度自信是典型而又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偏差,学生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在校园贷中就具体体现为,学生自己认为自己能还上借的钱,高估了自己的还款能力,借款时不慌不忙,还款期临近时捉襟见肘。高额的利息使得大量的债务在各个还款期时不断积压,最终造成还款多、还款难的情况。

(二)存在证实偏见

学生在校园贷中形成过度自信的重要原因是证实偏见。证实偏见指的是只关注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证据,而不关注与自己观点相抵触的证据。借款学生在借入校园贷款时,只关注到自己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就盲目地认为自己具备足够的还款能力,而不去考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定期按时还款,甚至有学生在明知道自己借入非正规校园贷的情况下仍选择借款,证实偏见在这之中对学生的盲目自信产生了很大影响。

五、结语

当一个学生以一个成年人身份面对社会时,种种的保护和优待都消失了。这时,个体的独立就受到了考验。大学生涉世未深,对借高利贷可能导致的后果认知不足。所以无论在学习上还是思想上都要增强自己的独立意识,为步入社会奠定基础。然而一些大学生偏离了轨道,盲目崇拜和攀比,养成了不健康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范平平,徐望.互联网消费信贷对高职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内江科技,2021,42(06):141-142.

猜你喜欢

行为金融校园贷互联网金融
国内外IPO抑价现象分析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基于中国外汇市场背景下中间汇率制度存在的市场条件探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市场是有效的吗?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