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亮的汕头红色记忆

2021-10-31袁仲禾黄俊潮

源流 2021年9期
关键词:交通线南澳汕头市

袁仲禾 黄俊潮

汕头是一片有着光辉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这里刻写了许许多多的红色经典。“潮汕七日红”、大南山革命根据地、中央红色交通线、潮侨抗日斗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见证了当年革命先驱在这里浴血奋战的艰苦历程。它们背后一个个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成为这座城市鲜亮的红色记忆。

“潮汕七日红”

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期间,周恩来派共产党员杨石魂等人以特派员身份到东江地区各县,发展工农运动。中国共产党在潮汕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组织—中共汕头特别支部,就是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于1925年3月中旬在汕头市瑞平路别有村创建。从此汕头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1927年9月23日至30日,南昌起义部队进驻潮汕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这段历史,被称为“潮汕七日红”。

1927年9月23日下午,南昌起义军主力进驻潮州。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彭湃、郭沫若等同时到达。起义军进城后,以20军第三师驻扎潮州,師部就设在了潮州西湖的涵碧楼。24日,潮安市革命委员会成立。

起义军进入潮州的消息传到汕头后,当地党组织负责人杨石魂马上以汕头市总工会委员长的身份发布紧急通知,号召全市工友响应起义军进城。

24日早晨,在工农武装的配合下,起义军进入汕头,且在当天就宣告成立汕头市革命委员会。赖先声担任委员长,李立三任公安局长,郭沫若为海关监督兼外事交涉使。

革委会接收了汕头国民党政权,命令旧市政府的工作人员马上复工上班,协助新政府开展工作。革委会还开展各种宣传,传播起义军南下的意义。不仅筹办了《革命日报》,还组织起了40个宣传队,使群众对于起义军的性质有所了解,从而安定了民心。

30日,潮州失守,汕头市失去依托。起义军难以继续在汕头市坚持下去,遂决定撤离,转战海陆丰,与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斗争。

“潮汕七日红”虽然短暂,却为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中央红色交通线

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陈列馆位于金平区海平路97号,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的一个枢纽中转站。它以“华富电料行”作为掩护,担负了护送重要领导干部、运输军需、民用资料、重要情报等的重任,为整条秘密交通线的安全畅通乃至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汕头市十分珍贵的红色资源。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保持中共中央机关与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联络,中共中央交通局于1930年秋开辟了一条上海—香港—汕头—大埔—永定—江西中央苏区的地下交通线,全程约为3000公里。汕头交通站作为中央红色交通线上重要的枢纽,由周恩来同志亲自部署,是唯一一条自始至终未遭敌毁、保持畅通的交通线。

1931年初,当时担任中央内交科科长的顾玉良接到中央特科通知,要他与陈彭年、罗贵昆以客商身份,来汕头建立“华富电料行”,作为地下交通站。1931年4月,“华富电料行”地下交通站开始运作,由陈彭年任站长和经理,顾玉良任店内会计并负责地下党联络接待工作,罗贵昆则任职员同时负责外部联络,充当媒介和翻译。

经过多方考证,从1930年到1934年红军长征前,通过汕头交通站的党员干部有二百多人,包括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杨尚昆、刘伯承、聂荣臻、叶剑英、瞿秋白、秦邦宪、张闻天等。

在输送和采购物资方面,交通站在前后三四年时间里,向中央苏区输送食盐、布匹、药物以及电讯、印刷、军械器材等军需、民用重要物资约300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敌人对苏区实行的严密物资封锁。

大南山革命根据地

大南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中国18块革命根据地之一,彭湃、徐向前、李富春、邓发、古大存、方方等先后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红场镇原名石船,曾经是大南山革命苏区党政军指挥机关的所在地,土地革命时期东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江特委及其军委机关曾两次驻留于此。红场广场革命旧址位于红场镇的大陂村、大溪坝村和虎白坟村之间的飞鹅山下,为中共东江特委和潮普惠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所开辟,广场南侧有一圆台巨石被作为天然阅兵台和石讲台。革命石匠翁千于阅兵台巨石正面镌刻“巩固苏维埃政权”七个大字,还凿有16级石阶方便登上阅兵台。

中共潮普惠县委和苏区政府为了巩固大南山革命根据地和苏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措施之一是制作石刻革命标语,鼓舞革命斗志。所以在绿树成荫的山间,石刻革命标语随处可见。在中国革命的漫长岁月中,石刻革命标语群只有大南山一处。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群纵横几十公里,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这些石刻标语,配合了当时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战斗,大大增强了当地群众的革命意识,坚定了他们坚持革命斗争的意志。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到1935年,大南山革命根据地坚持8年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沉重打击了地方反动势力,有效地牵制了一部分国民党正规军,配合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其历史功绩永不可磨灭,青史长存。

南澳渔民暴动

后宅镇宫前盐村是南澳县的革命老区村。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反封建反剥削的渔民革命运动就在这里发起。

蔡盖清是渔民革命的领导人,18岁考入金中读书,他接触到共产党的先进理论,就在金中秘密加入共产党。1929年,蔡盖清、陈戊等人成立渔民工会执行委员会,此后一两年间,全岛就有上千名渔民加入工会,地下党员利用天后宫等地召开秘密会议,开办夜校,向渔民宣传革命,培养革命骨干,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

1930年7月16日,在地下党支部组织下,南澳渔民先是于前江埔聚会,在原来渔民工会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渔民公馆,下设8个分馆,蔡盖清、陈戊等13人任执委。

8月10日,国民党当局突然逮捕蔡盖清,还搜查了渔民公馆,郑则保及大陆来的两位同志只能逃出南澳。9月,南澳岛妇运的先驱者章吟春,在潮安县的鹳巢、浮洋一带活动,被国民党逮捕并屠杀于汕头市牛屠地。23日,蔡盖清,被汕头绥靖公署主任兼六十二师长香翰屏下令,枪杀于汕头市牛屠地,时年23岁。

国民党当局的一系列反动压迫,激起了渔民的武装暴动。1930年9月25日清晨,来自各村的100多名拿着武器的渔工,集结于埔羌坑西侧旗杆夹山脚,由曾担任过中共潮安县委书记的杨少岳和澄海县工农革命军大队长张福海等指挥,于下午3时分3路奇袭云澳,冲进警卫队驻地,夺得了全部武器,取得初步胜利。

随后,暴动队伍继续发动进攻,占领了县城,然而,由于敌军反扑与本村人的告密,敌众我寡,暴动军队转移到葫芦山后的大湖。在敌军的强烈围攻下,党的主要骨干不得不撤离南澳,转移到饶平和福建等地区继续开展革命。此次暴动一共牺牲了包括总指挥杨少岳在内的6名大陆同志和8名南澳本土同志。

今天,在南澳县烈士陵园内,耸立着一座“渔民革命纪念碑”,正是为了纪念1930年南澳渔民暴动而建的。这场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初的反封建反剥削的渔民革命运动,是中共革命史上重要的案例之一,也是东江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交通线南澳汕头市
汕头市金韩种业有限公司
汕头市金韩种业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云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汕头市明德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南澳的骄傲
海岛寻踪 南澳海防遗址调查记
呕心沥血20年:追记汕头市潮阳区关工委主任陈世英
红色地下交通线的建立与使用
盟军在大西洋交通线斗争中是怎样取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