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认证促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

2021-10-30许欢

中国纤检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合格贸易服务

文/本刊记者 许欢

9月6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首届质量认证促进国际贸易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围绕“合格评定服务企业走出去”“后疫情时代合格评定促进贸易便利化”“合格评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质量认证引导市场优胜劣汰

质量认证作为国际通行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发挥着协调国际间市场准入、促进贸易便利等重要功能,是多双边贸易体制中促进相互市场开放的制度安排。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柯良栋在致辞中表示,质量认证起源于市场、服务于市场、发展于市场,广泛存在于产品和服务等市场交易活动中,能够在市场传递权威可靠信息,建立市场信任机制,引导市场优胜劣汰。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电信联盟,都将质量认证作为加强质量管理的最佳实践方案,向全世界推荐。质量认证作为国际通用的共同语言和工具,为推动经济全球化下市场国际共治,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变革,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经合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贸易投资中,80%受到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我国企业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时,涉及认证占1/3;世贸组织通报技术性贸易措施中,2/3涉及质量认证等合格评定要求。

柯良栋认为,质量认证作为国际通行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作用必将愈发显现。他建议:一是要加强服务贸易相关国际认证制度宣传推广,助力企业掌握有关政策规则、增强规则意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使中国技术质量标准走出去;二是推动服务贸易机制平台建设,聚合各方资源,加强多双边贸易合作,培育壮大服务贸易领域头部企业,帮助中外企业找到更多利益契合点;三是主动参与服务贸易相关合格评定标准研究制定,密切关注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组织具备全球视野并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企业家参与相关领域国际谈判,推动服务贸易规则相关合格评定标准制定,协调组织中国企业提出更多中国倡议、中国方案、中国标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军指出,质量认证是市场经济中承担信用评价证明功能的现代服务业。质量认证具有市场化、国际化的典型特征,其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被称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质量认证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各国依据协调一致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评价活动,从而实现一次认证、国际通行的愿景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相继取消外资机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强制性认证检查机构指定等准入限制,积极推行认证机构职责审批告知承诺、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我声明等便利化措施,扩大认证市场对外对内双向开放,同时发挥市场综合监管的效能。

为营造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认证市场环境,一边深化“放管服”改革、一边整治市场乱象,同时大力培育认证服务业,鼓励从业机构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准,为国内外企业及相关方提供优质高效的认证服务。截至目前,我国认证机构数量已达869家,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280余万张,获证组织突破80万家。

在积极推动合格评定国际化发展、深化国际合作互认中,对外签署15份多边互认协议和124份双边合作安排,与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欧盟、东盟、海合会等国际和区域组织,建立了合作机制;发布实施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愿景与行动,达成中国和新西兰自贸区、中国和韩国自贸区,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框架下的一系列合格评定成果。

服务贸易对世界经济的作用不可替代

2011年以来,全球服务贸易发展速度一直快于货物贸易,据WTO预测,到2040年,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或将提高50%。目前,服务业相关国际标准已达700余项,标准与合格评定国际互认体系,已覆盖全球经济总量95%以上经济体,影响全球80%以上国际贸易和投资,对于世界经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舒印彪称,当今,全球价值链已然形成,此种形势下,国际标准与合格评定作为通用语言,极大地促进了全球技术交流合作,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投资便利化,标准与合格评定也将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全球创新将进入空前活跃期。在科技创新方面,坚持标准化思维有利于创新技术与现有技术兼容,使创新成果更容易被市场接受,从而减少创新成本、降低创新风险;在成果应用方面,推动技术成果的标准化与合格评定,有利于成果在较短时间内转化为生产力。

舒印彪坦言,通常在产业中推广应用成功的创新型企业,都是将技术创新成果与标准合格评定紧密结合、一体化部署,以标准的普适性、规范性、统一性,来传播技术创新成果。建议:一是以标准化促进开放合作,加强各区域、各领域、各层次的双边与多边合作,推动标准认证规则一体化发展,更好地发挥共生效应。在货物与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加强各国标准互认对接和合格评定互认,促进多要素跨境流动,降低贸易和交易成本,实现合作共赢。二是以标准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通过标准与合格评定,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新技术与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深度融合,突破全球创新技术瓶颈。三是以标准化助力全球化,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以国际标准为纽带、以国际标准组织为平台,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规则体系。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理念最早由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于2005年共同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发展环境也将呈现阶段性变化,质量基础设施发展也面临新的形势。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秘书长、国际认可论坛主席肖建华介绍,2020年,“全球质量基础设施指数报告”对184个经济体进行评估,其中包括计量、标准、认可三方面指标。这项研究指出,一个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出口能力存在关联性;根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相关规定,通过认可证实合格评定机构符合国际指南,可以视为具有适当的技术能力。按照联合国欧洲经济署相关建议,政府应当促进利用国家认可机构之间的国际多边互认协议,比如IF多边互认协议认可与互认,促进国际贸易服务。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推行行业性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相关国际合格评定制度与国际认可互认制度的衔接,为提升行业质量水平、降低供应链成本、促进全球贸易发挥国际化合格评定和认可的质量基础作用。国际认可论坛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作为两大国际认可组织,旨在通过建立运行全球认可多边互认制度,加强合格评定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度协调一致的实施,促进合格评定结果的国际承认,减少国际贸易中重复合格评定、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鉴于认可服务对于政府监管和贸易发展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越来越多国家政府在相关产品市场准入规则和监管中开始提倡采信,并利用获得认可的检验检测认证来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促进市场准入便利化。

数字化和行业融合发展催生质量革命

“新时代,需要用前瞻性视野审视贸易变化,以辩证思维探索质量和服务,赋能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国际贸易新途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许增德表示,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复杂而脆弱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国际贸易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具体表现在,WTO多边规则体系面临严峻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重新抬头,“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逆势回潮,WTO原有规则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新的自由贸易协定陆续出现。

截至去年,向WTO通报并实施的双边和多边区域的《贸易自由协定》共有496个,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区域化、本土化和多元化已成趋势,服务贸易成为国际贸易新引擎。尤其近年来,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增速显著快于货物贸易,平均增长约5.8%,占比已达17%;按附加值计算,服务贸易比重已超过50%。而作为服务贸易最新表现形式,数字贸易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从2019年22.3%增长至2020年25.6%,贡献率也持续攀升。

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比例约为88:12,两者之间严重失衡。作为服务贸易的一种,我国质量服务供给水平不高,机构数量众多,呈现“小散弱”格局,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服务国际贸易要发挥出我国市场和货物贸易超大规模的优势,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质量服务竞争力。

在国际供给上,更要发挥我国货物贸易规模优势的拉动作用,带动检验检测认证等质量服务增长,提升国际贸易价值链整体水平。通过国家级区域合作和双边经贸谈判工程项目的开展,带动质量服务走出去,输出我国技术标准和品牌,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积极向有关国际组织输送标准的合格评定技术人才,提高我国质量服务行业国际话语权。

在“一带一路”沿线,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30%以上的经济规模。但当前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质量服务,更多依据发达国家现行制度基础,难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求。因此,在服务国际联通上,要探索建立区域化质量服务合作组织,填补“一带一路”和RCET等质量服务供给机制空白,推动政府机构、企业乃至国家间技术标准法规互联互通以及检验检测认证结果互认;通过服务双边或多边贸易,定期与国外质量服务机构交流沟通,对接相关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加快推动中国质量服务国际化进程。在跨越技术壁垒上,要发挥质量服务技术优势,针对监管制度不协同、认证标准不统一的产品,积极参与制定双边或多边协定成员国合格评定程序,及时提出异议并参与磋商,维护我国产业正当权益。

数字化和行业融合发展催生质量革命将成为大势所趋,因此要把握数字化发展的新机遇,跳出行业看发展。在技术应用层面上,建议出台质量服务业数字化发展规划,在国家、区域或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聚集区等层面出台扶持政策,推动质量服务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推广应用视觉检测、激光检测等新技术,改变传统数据采集方式,提供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质量服务技术;加快区块链与质量服务技术研究,推动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增强服务过程的公开透明度,提升服务公信力。在国际战略上,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谈判,标准制定和数据跨境流动监管国际合作,开展国家数据综合立法,重点解决数据权属鉴定、交易流通模式、安全保障机制、权益管理机制等核心问题;推进建立全国一体化数据赋能机制,打通央地数据互通瓶颈,开展标准化数据治理和场景化配比调配,让数据找得到、拿得到、用得好。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冀晓东在“合格评定如何在未来有效助力数字服务贸易健康发展”时表示,首先,由于国际分工不断细化,形成了国际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比例下降,工业中间品和原材料比例上升的态势。其次,新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改变了原有贸易方式。再有,在国际贸易中,有服务贸易比重上升、货物贸易比重下降的趋势。2021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827.7亿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比重接近八成,这表明,中国已经由过去以制造业为主的开放,逐渐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开放。

长期来看,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际化服务业标准体系与合格评定,如果将无形服务提炼为可衡量指标,将服务指标标准化,并通过合格评定来进行评价,便可提供服务水平与服务一致性的证实。这既有利于买方在接受服务前了解服务结果,也有利于服务业通过对标持续改进,提升服务水平。

近年来,以数据流动为驱动的全球数字贸易持续增长。数字服务贸易不同于传统贸易的特点是,其在贸易过程中,需要面临来自法律、技术甚至是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挑战。当前,为数字贸易提供合格评定的方式有多种,比如为数字保护、信息安全、知识产权而开展的管理体系认证或者产品认证,其中有信息安全、知识产权、隐私信息、云服务、信息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信息安全产品认证等,以及为保证平台服务体系一致性而开展的认证与检测服务。

此外,合格评定还能够促进数字服务贸易标准统一,因此在研究开发数字服务贸易合格评定项目时,要同时考虑应用统一的技术规范,从而达成合格评定结果的一致性,并促进结果互认。合格评定活动结果只有得到交易各方采纳,才能打破贸易壁垒。所以,推进检测认证等结果的认可和互认是合格评定支撑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合格贸易服务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贸易统计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做合格党员
贸易统计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