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视角下的绘画作品研究

2021-10-30

名家名作 2021年10期
关键词:米勒共情艺术作品

李 萍

一、引言

一幅美术作品,观看者如果没有被触动,没有与创作者产生共情,就像一些没有互相关联的物质一样,即使碰巧眼神与作品相遇,也会匆匆地擦肩而过,留不下任何痕迹。观众没有与作品建立起通感,即使有觉察,但仍无法理解作品,无法走入作者内心。通过对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一件艺术作品的影响力,取决于它被人们提及的次数。所以我们把这种能够触动大家,并且在大家的脑海和心里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称之为作品中的“共情力” 。所以,一件艺术品能否让观者产生共情,在当代已经成为衡量其艺术价值的重要因素,具备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从艺术的角度讨论共情

共情(empath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心理学概念。迄今,共情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简单来说,就是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并把这种能力叫共情力。在艺术范畴中,作品中“共情力”的强弱,直接会影响作品感染人的力度。在绘画艺术中,真正的作品是可以感受的,观看者与画家之间产生共情。画家与观看者一致地感受到同一种东西,这就产生了共情。更确切地说,共情表现为:感知他人心理状态的敏感、被他人状态感染、体验到与他人相同的状态、评估状态产生的原因、理解他人的想法等一系列心理过程。

一件艺术作品是否有名,取决于人们讨论它的次数,也就是共情的广度和频率、次数。当观众与作品相遇,产生共鸣,从心理学的角度叫共情;作品里有多少打动人心的力量,叫共情力。简言之,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依靠绘画作品来传递。画家与观看者同呼吸共命运,在作品中感同身受。共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

真正的绘画一定是可以感受的,这是我们文章讨论的核心。掌握共情力,需要我们这个时代重新把绘画之道进行梳理,进行富于智慧又充满敬意的探索,并对此进行精心培养和有意识的持续关注。绘画作品作为载体,承载了画家在创作这幅画时的独特经历,而观看的人能够从画中感受到来自心灵的触动。

三、绘画作品中共情的类型

耶鲁大学教授保罗·布鲁姆在《摆脱共情》一书中将共情分为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本文根据艺术作品与观看者心理参与程度,将共情分为情绪共情、认知共情、精神共情三个方面。那些在艺术史上流传下来的作品,都是触动过人的内心(共情),具备共情的能力。

(一)情绪共情

看画是不需要讲道理的,可能忽然间就看进去了、被吸引进去了。情绪共情是最直接的、最能感受到的,常常是自动发生的。人类只要有生命,就有感触,它是一种用艺术语言表达心灵的方式。例如,“人们通过情感惯例而不是通过艺术理论的惯例来评判艺术,艺术的发展不是自律的,不能离开艺术家及观众的审美情感”,就是将情绪与感觉、审美结合来描绘。

艺术是感性的,而每个人都有这个天赋。有一类作品正是从传递情绪入手开始表达。这类作品一开始就强调的是这种情绪移情能力,通俗来说,就是在被外界环境和人、事物触动情感以后,将自己的情感转移给别人,将自己的直观感受和外在表象结合起来,然后生发出的主观的情感。“就柏拉图而言,艺术是模仿(或再现);对华兹华斯来说,它是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在托尔斯泰和科特·杜卡斯那里,它是情感的表达。”

(二)认知共情

德加说:“艺术不是你看到什么,而是你让别人看到什么。”认知共情,指心理状态及其过程,更多会涉及理性思维的认可层面,更多的是大脑理性认知活动。共情就是通过他人的眼睛来看待世界,从而扩大我们的视野。只有通过共情,我们才能搭建起与那些看起来跟我们如此不同的人之间的桥梁。

认知共情能力强的人,能明白对方此时最需要、最渴望什么,做什么对对方更好。与情绪共情不同,认知共情是思他人之虑,而非感他人之受。情绪共情与认知共情,是共情能力的两面,就像我们每个人所特有的感性和理性,一个强调感受,一个注重理解。

康德将它视作形式的相互作用,而克莱夫·贝尔、罗杰·弗莱则认为它是“有意味的形式”;苏珊·朗格将它看成一种“情感形式的图像式符号”。所以,我们可以从毕加索的作品里看到对牛的艺术表达。从具象的牛、意象的牛到抽象的牛,最后的作品是我们认知上可以共情的图形(如图1)。

图1

(三)精神共情

这是共情中的最高级别,能触碰到艺术的本质。有一些特别的艺术作品,它们好像把我们的心都照亮了,它们好像有心灵之光,看了之后会融入我们的生命中,让我们觉得心里面都亮堂了。所以它们参与我们的审美,建构我们的美学理念,参与人格的塑造。把这种类型称为精神共情。

艺术史上有许多精神共情的例子。如米勒之于梵高、塞尚之于毕加索、安格尔之于德加、徐渭之于齐白石、石涛之于傅抱石等。米勒从梵高习画伊始,就被梵高认为是自己的精神导师,像明灯一样温暖与照亮他的心灵。无论梵高在创作风格上进行怎样的变化,米勒始终住在他的内心。米勒对于农村生活深情而庄严的描绘,对梵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回顾梵高和米勒的作品,是精神共情的最好例证。梵高在他的信件中反复提到他最推崇的艺术家是米勒,是米勒重新唤醒了他。梵高临摹研究米勒的画作不下百幅。

精神共情的另一层面主要体现在“共”字上面,有基本相同的情感生发和触发,感同身受。画家对待作品的态度是有深度的,在情感和思考方面的代入感非常强烈。艺术家是需要这样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的。每个人的灵魂中都有一团烈火,精神共情在绘画作品中就是守护这团火,温暖取暖的人,甚至是点燃另一团烈火。“艺术不是你看到什么,而是你让别人看到什么。”作品作为画家和他人连接的最有意义的方式,本身就是要表达自我的观点,无论是什么主题,发展过程中都是站在一个审美呈现者与体验者的角度,来考量绘画所具备的因素。梵高对米勒绘画作品的临摹,也蕴含了梵高强烈的个人特点,是绘画语言的重新诠释,更是翻译,是精神的共情,而不是单纯的模仿。

四、结语

共情的实质是把你的感触扩展到自己的作品中,用心去聆听自己最独特的喃喃私语,是最直接、最敏锐地表达你的画作,使别人看懂你的画作和作品的意义。

擅用共情,我们才能传递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通过艺术作品和观赏者连接得更加紧密和深刻。

猜你喜欢

米勒共情艺术作品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为什么接电话
为什么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