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在南汉二陵博物馆修文物”

2021-10-29肖洵

大众考古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考古文物

肖洵

“公众考古”活动是以促进考古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理解和支持为目的的实践。这些实践拉近了公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促进了考古学除科学研究外人文价值的实现,推动了“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公众考古”的概念越来越被普通大众所熟知,国内各家考古文博机构积极开展各类公众考古活动。

公众考古活动形式多样,包括科普讲座、电视节目、网络宣传、展览参观等,其中一类是通过公众具体参与体验的形式来实现文化遗产的公共阐释,如考古工地研学、文物修复体验活动等。公众在此类活动中除了解专业知识外,还能亲手使用相关工具,体验真实严谨的工作流程。强烈的参与感让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产生更多的共情,从而激发公众的保护和敬畏之心,使公众作为传播、传承的新载体进行分享与二次宣传。

文物保护是极具匠人精神的工作,出于工作需要以及种种客观原因,公众往往很难接触到文物修复工作,亲自动手保护文物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但随着公众考古理念的传播,尤其是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电视节目热播走红,文物修复工作也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进入公众视野,文物保护体验活动成为各考古文博机构争相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

当下国内各机构开展的公众文物修复保护活动主要有:专业老师参与撰写文物修复科普读物、录制科普视频并通过公共平台传播给公众;文物修复技术的体验,依托传统技艺如翻模铸造、拓印、金缮等开展活动,活动体验一般是文物相关替代品;文物修复行为的体验,此类体验强调匠人精神、氛围感受,技术难度不大,比如陶瓷器的修复,这里面大部分是一些陶瓷道具,少部分是真正的文物(且使用的黏合剂一般具有可逆性,方便专业人员对于不符合修复要求的活动成品再修复),同时也有一些诸如纸质文物的修复活動,但因被修复对象本身的局限较少开展;“文物修复大师”类的游戏盒子(即“盲盒”),公众通过盒子里面提供的随机文物小模型碎片及修复工具实现体验,此类体验是当下比较新潮的一种形式,虽然有体验说明书,但还是在文物衍生品上做功夫;还有一种相对长期的活动,以冬、夏令营为形式开展的培训班,设置3—5天课程,内容涵盖广,讲解深入。

“我在南汉二陵博物馆修文物”

南汉二陵博物馆位于广州大学城,是依托“南汉二陵”建设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管理运营和开放服务工作。开馆至今,组织过多次“我在南汉二陵博物馆修文物”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为南明时期的铁炮脱盐”和“为唐代饱水木履换水”活动。

活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对文物保护修复感兴趣的公众参与。涉及文物都是在活动开展前不久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在进行专业保护修复的阶段作为活动对象呈现给公众。活动由文物保护部门和博物馆宣教部门组织,文保部门负责专业讲解和实操指导,宣教部门负责前期招募、中期活动组织及后期反馈宣传。活动地点有可供开展宣教授课的公众考古活动中心、供参观和实操的专业实验室以及展示文物的博物馆展厅。

活动主要包括三个环节:讲解具体文物历史背景、文物保护进展、文物修复原理等;参观不同种类的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和一些分析仪器,了解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日常;在专业老师的辅助下亲身参与文物保护实践。

活动的宣传主要分为前期招募和后期总结。前期招募由博物馆官方微信、微博发出推送,介绍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招募对象和活动具体内容,因观众反馈难以抢到名额,博物馆还专门贴心发布了招募预告。活动过程面向媒体开放,在不影响观众体验的前提下欢迎媒体拍摄,配合媒体采访,同时在官方微博推出活动图片文字实时更新。活动结束后,请观众填写反馈,并推送活动总结或相关报导。

“我在南汉二陵博物馆修文物”系列活动结合了考古单位的专业资源和博物馆的宣教优势,观众亲临文物保护现场,亲手修复真实的文物,文物的出土时间较近,出土地点在广州市内,修复的文物类型多样,不一定是常见的陶瓷类,也有可能是金属器、漆木器等,具体由专业人员根据文物保护需求和观众体验统筹设计。这一系列活动增强了观众在体验中的参与感,并且降低了与其他修复类公众考古活动的同质性。

思考与启示

扩展活动体验受众

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受文物体量、数量以及活动场地的限制,且须满足参与者体验效果,我们面向公众开放的体验名额相对较少。“为南明铁炮脱盐”活动每轮最多招募12位体验者,“为唐代木履换水”活动每轮招募不超过6位体验者,即使系列活动开展多轮,参与的公众仍不算多。因为某一适合体验的环节不能无限循环重复,一旦文物修复的阶段性任务完成,就要实施下一步程序。再者,公众对修复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现场动手实操要求都使得招募公众的年龄有所局限,更偏向成人或者大龄中学生。主客观条件都很难满足所有文物爱好者亲临现场体验修复的愿望。

实现公众阐释效益最大化,需要把有限的体验方式通过其他媒介传播,拓宽受众范围。比如直播,活动的参与观众能在短时间内成千成万倍增长,“素人保护文物真人秀”形式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心与同理心。

活动流程

为保证活动各环节之间衔接紧密、主题突出,在设置文物修复保护环节时往往有一定的倾向性,侧重一些关键且体验性强的步骤,以便激发观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但这也使得前期准备和后期完善工作无法在公众前完整呈现。比如南明铁炮的前期清理、饱水木履的后期脱水定型、文物修复保护的全程进展等环节都成为了体验盲区。因此,活动前的背景介绍、科普文字或者视频推荐,活动后的答疑和保护进展后续介绍更需要及时与公众分享,完整呈现。

选择合适的体验环节

真实文物的修复体验活动对被选择文物本身有较为苛刻的要求:一是文物的材质,金属类文物相较于纸质类文物更不易在活动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受到二次伤害,陶瓷类器物在具体操作中常因为老旧的茬口不能合缝拼接导致错位粘连,专业人员往往在活动结束后需要重新修复;二是修复内容的设置,需要慎重考虑文物保护的哪一阶段更适合公众参与,尽量让观众在体验中为文化遗产保护做出实际贡献,这对活动策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除了宣传教育本身,是否每次活动都对具体文物的保护起了真正的推动作用。

根据计划,针对南明铁炮的保护本就需要进行多轮脱盐,而展出的唐代木履也需要定期换水,活动建立在文保需要的基础上,每一轮都能推动保护进程。一次铁炮脱盐相当于一位专业工作人员1—2天的工作量,而一次活动多人协助1小时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修复保护的效率。此外,活动涉及的文物已经在展厅陈列或者即将作为展品展出,公众的体验感由活动过程到展览,得到了充分延伸。

当“体验”成为“公众考古”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因素,文物修复因其专业特性和影视作品的影响,相关的体验活动也会随之受到热捧。在传播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同时,拓宽体验者的参与感、尽可能完整呈现保护流程、选择合适的活动文物对象等都是可以不断探索完善的方向。

(作者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工作人员)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考古文物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考古”测一测
周末加油站(Ⅵ)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事实上考古不是挖恐龙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考古学家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