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写小散文

2021-10-28林志芳

小读者之友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散文创作同学

林志芳

说起散文,同学们并不陌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它是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一种写作样式。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它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四大文學体裁。广义的散文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散行文章,而狭义的散文指文艺性散文,它以记叙或抒情为侧重点,有思想灵活、行文简短、情意并融的特点。今天,我们讲的是狭义的文艺性散文的写作,文艺性散文常见的分类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哲理)散文。

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一文中,曾这样描述散文:“在一切文体之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的言谈,不像诗可以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也不像小说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穿上事件的隐身衣。散文家理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 这段话以对比的方式点明了优秀的散文作品应具有的特征:亲切、平实、透明。确实,散文行文自由,像是作者正与读者面对面地聊天,在这样的书写中,作者坦诚地诉说自己的感受与心得,把自己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分享给读者。

同学们学写散文,可以从篇幅短小、文质兼美的“小散文”开始,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世界的认识用笔随时记录下来。这样的写作开始时篇幅不用太长,300~600字即可,小散文写多了,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思考的深入,再进入大散文的世界。

“散文易学而难工”,它入门门槛不高,不像诗歌追求奇特的想象,也不像小说追求复杂的构思,只要拿起笔,真诚地诉说自己的感受,似乎就开始了散文的创作。但是,要想把散文写好并不容易。周作人先生认为好的散文要做到“意在文、意在己、有余情”,让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学写小散文。

“意在文”是指散文写作要有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散文又称“美文”,它看似闲庭信步,下笔随意,实则要求作者有很强的以文逮意的功力,否则,文章就成了没有味道的流水账或者仅是闲谈的闲谈了,无法带给读者审美的趣味与愉悦。但是散文之美,并非一味追求辞藻的华丽,相反,很多名家的散文往往文辞朴白而韵味深长。同学们可以在阅读中细细品味优秀散文作者言语表达的功力,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所蕴含的意味,体味语言的滋味和作者的情调。然后,才能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习模仿。

“意在己”是指散文写作要真诚地表露自己对事物的态度与认识,要呈现写作者生命个体的状态。散文一定是从作者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也唯有从心灵深处来,才能打动人。很多优秀的散文创作,好像是没有多大追求的,仅仅就是为了呈现个体那微不足道的情趣。所以,汪曾祺先生在谈到散文创作时曾说:“散文具有大事化小的功能。”汪曾祺自己的散文就是如此,事无论大小,情无论深浅,都慢慢道来,不动声色,那种闲心和风度,确实不是一般人所能学得到的。同学们如果读过他写的《故乡的鸟》《端午的鸭蛋》《昆明的雨》等文章,就能体会这种散文的韵味。

“有余情”是指优秀的散文创作往往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真正能给人启迪的文字背后,是对有尊严的心灵品质的吁求,以及对有风度的自由心性的训练。谢有顺先生谈到散文时,特别强调:“散文的深来自体验之深、思想之深。真正的散文家必须在最为习焉不察的地方,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事实形态和意义形态。……我理解中的好散文,就是那些在平常的外表下蕴含着不平常的精神空间的篇章。”文字背后是人生。散文作品要分享的是写作者独特的心灵体验与人生经验,没有任何创作仅仅靠文辞动人,真正动人的一定是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善意与温情。例如,看到白色的山茶花开放,台湾作家席慕蓉感叹道:“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看到花开,就能有如此深刻的体认,作家是把自己对生命的感受投射在一草一木中,是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也是情深则万象皆深。

所以,要写好文章,不仅要锤炼词语,更要丰富内心。同学们的生活经历尚浅,可以通过高品质的散文阅读来激发思考、增强感受。阅读散文作品时,要学会披文入情,往作者个性化表达的丰富、细腻甚至细微处走,在感受、体认、分享中丰厚自己的人生经验。事实上,只有会读散文了,才能体悟、阐释散文的精微和妙处,才能走上散文创作的路。

猜你喜欢

散文创作同学
Jazz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