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以为财商教育很难,其实就三句话

2021-10-26Sharon

投资与理财 2021年10期
关键词:玩具孩子

Sharon

今年市场波动不小,不少朋友问我们,要不要买点黄金先分享个有意思的事儿。

朋友Lydia最近遇到了甜蜜的烦恼。自从她家11岁的宝贝亲自体验了一把用手机app网购玩具的醋炫操作后,便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一原来,动动手指,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送到家啊?也太方便了吧!

于是,孩子对一键下单的快乐上了头,并开始三番五次地想要买买买:“妈咪,你点一下手机吧,我想要这个!”

对此,闺蜜哭笑不得:“怎么办呢?自己喜欢剁手的毛病已经治得差不多了,没想到又来了一个升级版的小魔怪!”

哈哈,花钱容易赚钱难,这个道理孩子可不会知道!让娃明白为什么不可以随心所欲想买就买,是摆在所有家长面前的一门必修课呀。

说回来,就是该怎么让孩子理解钱呢?嗯,这需要技巧,也涉及多个层面的沟通。

教育,从来都是需要斗智斗勇的,考验我们智慧的时刻又来喽!

想到不久前,我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热搜:该不该跟孩子讲赚钱很难?

置顶的帖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医院里,一位输液的妈妈正在监督读初中的儿子写作业。男孩遇到题目不会做,求助妈妈后,她也不会,于是便让孩子上网搜一下答案。

然而,小男孩拿过手机以后,却玩起了游戏。不一会儿,孩子爸爸赶来了,发现以后一把抢过手机关掉,然后开始大声凶孩子:“你不知道自己是倒數吗?你知不知道我和你妈为了供你读书,每天打工赚钱有多难?累得半死,还要看别人脸色吃饭。你怎么这么不争气,打游戏能让你长大以后吃饱饭吗?还是能让你买车买房?”

小男孩有些愣住,低头又开始看书。他的眼泪在悄悄滚动,不过被他强忍着。

帖子最后写到:“教育是讲究方式方法的,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脆弱的,都需要爸爸妈妈的爱去守护。”

“该不该和孩子讲赚钱很难”这个话题,吸引了3.6亿人关注讨论。

网友们各抒己见,热议纷纷。

有人认为,这位爸爸做到了,就应该告诉孩子父母赚钱的艰辛,这是为了让他们趁早认识现实,体会大人的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否则迟早容易出现社会认知偏差。

而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过早为孩子揭露真相,会导致他们性格自卑,降低自我认识,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底气,轻易怀疑否定自己。

其实在我看来,大家说的都自有道理,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毕竟,每个家庭条件不同,孩子的个性脾气也不一样,因此在金钱观的培养方面,也讲求因人而异。

但有一点,我认为至关重要,那就是“真实”。

具体来说,就是告诉孩子真实的家庭现状和自己真实的感受,让孩子去体验。

对于新闻里那些为了让孩子用心学习,故意隐瞒家庭条件,在子女面前扮穷的父母,其实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我相信,真正的成长一定来自真实生活的痕迹。

在我家,姐姐和弟弟的财商教育我一直在做。

别以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其实概括起来,无非告诉孩子这样三句话。

1、“赚钱确实很难。”

现在,“内卷”这个词特别火。这其实也从侧面说明,赚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句话说得挺扎心的:“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万种惆怅;可这碎银几两,断了,儿时梦想,让少年染上沧桑。”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孩子可能只看到通过钱,可以换来自己心爱的玩具,能够品尝一顿美味的大餐,可以去心心念念的游乐园玩耍……但这背后赚取的辛苦与不易,他们却没有看到,或者说没有机会来认识。

那么,该怎么让孩子了解这个客观的事实呢?

我的做法是会带姐姐弟弟去见识、去了解。

比如,陪他们一起去充满烟火气的集市或菜场,亲眼目睹人们是如何通过劳动来取得收入;再比如,有时我在家加班时,不回避两个宝贝的好奇围观。我会给他们看那一大堆厚厚的资料和文件,坦然告诉他们:“妈咪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而这就是工作,必须完成,只有这样才能有钱给你们买玩具。”

在这个过程中,记得跟孩子科普赚钱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一一赚钱的本质是用价值换取收益,而劳动(也就是工作)能够创造价值,因此这是一种等价交换。

在这里插一句,美国很多孩子,就是通过做家务来挣得自己的零花钱。这其实就是一种很棒的财商教育启蒙,让孩子在实践中明确了赚钱的意义。

想起姐姐曾经问过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好多大人都说要赚大钱?是不是小朋友就只能赚小钱呢?”

哈哈,孩子气的问题,不过很值得我们好好动脑筋去解答哦!

记得当时,我是这样告诉她的:“宝贝,赚大钱的意思就是要挣很多很多钱。因为一个人能赚多少钱,是取决于自己有多少本领,所以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有很多本领的人哦。”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赚钱多少,本质上取决于价值的稀缺性。而要想让自己更加值钱,唯有努力提升自我价值。这个道理,我们有必要让孩子知道。

当然啦,在给孩子科普赚钱与工作时,大人不应给宝贝灌输“哪些职业收入高”、“哪些职业不够好”之类的概念。任何工种都是平等的,都是通过劳动的付出来获取报酬,因此都是价值的体现,都值得我们尊重。而一旦将自己带有偏见与势利的想法传递给孩子,反倒会给他们的金钱观与职业观蒙上阴影。

与此同时,我还一直信奉一个理念一一不管挣多少,都应该学会理财。毕竟,赚钱不易,所以不该随意挥霍,而是要有序打理,让钱来生钱。

2、“大人努力赚钱,并不是为了你。”

平日里,你是否说过这样的话:

“妈妈这么辛苦赚钱,都是为了你。”

“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对不起父母的付出。”

可以说,这是典型的中国家长高频语录,或许我们很多人都觉得习以为常。但此前有一回,我跟我的美国同学聊起这个话题时,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的确,在西方人的普遍观念里,孩子与父母就是互相独立的个体。我们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某某孩子的爸妈。拿到赚钱方面也一样,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赚钱很难,但辛苦赚钱的目的绝不是为了他。

这么做,一方面是强调父母也应该拥有自我;另一方面我觉得更加重要,那就是不要让这份道德绑架,使孩子因此承载太多的压力。

这是因为,一旦我们给孩子灌输了“赚钱是为了他们”的思想,那么孩子便会觉得,爸爸妈妈是为了我,自己才那么辛苦。而当他们的表现没有达到父母的期许时,内心便会产生愧疚感。

而事实上,愧疚是人类最大的负能量,如果长久沉浸其中,将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负担。

所以,赚自己的钱给自己花又何妨?就像我,弟弟最近又看中了一款奥特曼玩具,心心念念了很久。但是我只能很抱歉地告诉他:“儿子,妈咪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但是根据我的计划,这个月的工资我需要给自己买一套书。所以,只能再等等啦。”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这一条很重要,但也确实很难做到。毕竟,当妈的总会不由自主想要为孩子付出更多。因此,我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任何教育的投入,都是在自身条件允许范围内的尽力而为,而绝不是不顾代价的倾其所有。

3、“生活的意义,不完全用金钱来衡量。”

曾看过哈佛大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书。书中提到,具有幸福人生的关键,其实与财富、学历、社会地位等因素无关,真正的秘诀却是一个一一拥有“自我和谐的目标”。

泰勒指出,自我和谐的目标,是“发自内心最坚定的意識,或是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个人的主动选择,而不是出于责任感或因为别人觉得你应该这么做,因此具有更深层的意义并且能够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

特别赞同。其实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完全由钱来决定的。那些内心富足、真正有追求、有所成就的人,驱动力也往往不是金钱,而是为了实现自我、甚至造福人类。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才离去的袁隆平先生。他伟大的一生,便向我们最好地诠释了生命真正无价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平日里,我也特别注意这一点。我会有意识地带着姐姐和弟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比如环保马拉松、保护江豚的捐款、做手工和画画去义卖、回收旧玩具和衣服,等等。

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劳动换取价值,深入了解钱的概念,而且可以让他们更加感恩自己所拥有的,挖掘生活中的小确幸,同时更加珍惜现在的圆满生活。

一个人内心的幸福指数,其实与贫富无关。认清生活的真相,然后依然热爱它,依然坚信它很美好。我想,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是生命的强者吧。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能免俗地会与钱打交道。

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往往也将决定他们未来的格局。

有句话说得好:“谈钱并不庸俗,不懂金钱才可怕。”

所以,别抗拒和孩子谈钱,而是要好好谈哦。

猜你喜欢

玩具孩子
睡不着觉的玩具(下)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熊孩子爆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