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抚顺皮影戏为例

2021-10-25周庆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传承人协同创新非遗

摘要:针对传承人培养存在市级保护单位投入不足、资金来源有限、培养方式单一以及传承意愿不强等诸多问题,文章从高校协同创新的视角,建立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探索抚顺皮影戏戏传承人培养途径,通过增 强传承人意愿、搭建传承培训平台以及建立传承人协同培养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抚顺皮影戏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提供理论探讨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非遗;传承人;协同创新;抚顺皮影戏

抚顺皮影戏是从河北唐山皮影戏中传承过来的,在抚顺已传承近百年。抚顺皮影戏反映满族文化为主,满族和汉族的融合过程是抚顺地区特有的一种时代过度。抚顺皮影戏是从唐山皮影戏中传承过来的,属唐山支系,传承近百年。抚顺皮影演出时,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艺人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有时脚下还要踩制动锣鼓。

1961年,新抚区皮影剧团成立,该团的30余名皮影艺人为市民奉献了近20部皮影戏。抚顺皮影戏历史上能够表演的剧目有:《鹤与龟》、《秃尾巴老李》、《火焰山》、等近20部。

1、抚顺皮影造型的表现形式

皮影造型和剪纸表现一样,都是由线组合的平面造型,融合了浓厚的艺术气息,使人赏心悦目。抚顺皮影造型中主要采用刻线的方式将人物刻画的生动真实,角色内部线条长短适度、均 衡、和谐,皮影中线条是我国线条艺术精髓的体现。抚顺皮影源于唐山皮影,主要采用黑、绿、黄、红等颜色为主。

为了使皮影表演中呈现色彩斑斓、若隐若现的动态画面,皮影在上色时需要两面上色,为了使皮影看起来明亮厚重,需要在皮影的表面刷一层油或者漆,这也是皮影具有透明和薄的特点与其他民间艺术给观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2 抚顺皮影戏传承人现状调研

为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抚顺市投入资金和人力,在2011年将抚顺皮影戏申报为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当前抚顺非物质保护中心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核心是传承人的培养,应在传承方式与方法上创新,而技艺濒临失传与传承人年龄较高身体原因不便于传授等突出问题,成为主要制约抚顺皮影戏活态传承的瓶颈。

如果想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下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需要多方主体协同参与,合力解决非遗传承与保护、创新问题,非遗传承人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抚顺皮影戏主要活跃于辽宁省抚顺地区,笔者曾多次赴抚顺市抚顺皮影戏省级传承人家里开展实地调研并拜张凤海先生为师学习抚顺皮影戏,抚顺皮影戏目前省级传承人1人,張凤海,市级传承人,耿焕义、崔春兰、丁宝霞。省级传承人张凤海目前有6名徒弟,目前在进行抚顺皮影戏复排活动的是周庆、古小松等。

在2021年7月由周庆主持的线上皮影戏复排活动,在大学生中取得不少了关注。周庆在小时候受家人影响喜欢看皮影戏,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对皮影制作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文献的梳理中,逐渐清晰了抚顺皮影的造型特点,作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学院的教师,在教学中周庆将抚顺皮影制作设计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抚顺皮影传承创新的新路径。

3 抚顺皮影戏传承人培养瓶颈问题

第一,非遗项目传承教育资源单一,没有专项教育资源,抚顺皮影戏专门课程资源没有,无法开展非遗抚顺皮影戏项目课程教学。皮影制作专业师资匮乏,无法开展常态化传承式教学。

第二,传播提途径单一。表演剧目只有参加展演单一的传播方式,这严重的阻碍了抚顺皮影的有效传播。

第三,学校无法参与项目传承。非遗传承人培养多以家族式师徒传承为主,一些项目已 经后继无人,濒临失传。而部分高校教学实践由于缺乏传承人的参与,并不能有效地参与传承。

基于上述分析,要解决抚顺皮影戏非遗传承人培养瓶颈问题,需要统一目标,重新调配协调各方主体的优势资源,采用“协同创新”思维,创新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

4高校协同赋能创新的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搭建

协同创新的主要思路即突破各主体间的壁垒,有效汇聚各方资源和要素,使得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要素充分共享,从而实现深度合作。

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培养,关键是要增强传承人的传承信念,使其愿意传承下去;另一方面,非遗传承人还需要具备足够的传承胜任力,使其能够有效传承下去;最后,非遗项目在当今社会的新价值和新功 能,需要各方合力营造良好的行业生态环境,才能 使其可持续传承。

在协同赋能创新理念指导下,协同赋能抚顺皮影戏传承人培养策略研究。通过协同赋能传承人培养策略研究,模块一为理论研究,模块二为试验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调查和Deiphi法梳理出影响变量,并通过2-3轮问卷之后验证内在关系,提高信度和效度。模块三通过产业价值链构建抚顺皮影传承人培养的长效机制。

5 实践与探索

抚顺皮影戏传承人的培养工作自 2012年以来,抚顺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瞩目成就。建立了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使抚顺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面普查、申报项目、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博物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各级单位政策支持,树立抚顺皮影戏品牌形象;建立抚顺皮影传习机构,由周庆牵头在促进皮影戏教学资源标准化;实施非遗“名师带徒”工程,开展传承人常态化 培养;依托抚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开展校园传承人培养等措施,不仅建立了多级传承机制,传承范围逐渐扩大,皮影戏品牌的影响力初见成效。这些实质性成效离不开抚顺市政府、各级保护传习机构、高校以及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的协同创新工作。

6 结语

随着疫情常态化,我们应主动思考,正视变革,把握时机。非遗传承的培养需要土壤,需有机对接,协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抚顺皮影的活态传承。高校仍然是非遗教育与传习的基础阵地,也是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发挥实效的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

作者简介:周庆(1979—),女,汉族,辽宁抚顺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博士,研究方向 :艺术设计、教育管理、皮影戏研究。

猜你喜欢

传承人协同创新非遗
阜蒙县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护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论“非遗”技艺传承中的现场培训
藤县牛歌戏的传承及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