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工业互联网在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2021-10-23黄志刚

新型工业化 2021年7期
关键词:化学品隐患危险

黄志刚

(巴州海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新疆 巴音郭楞 841600)

0 引言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已经成为化学品生产企业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者需要对企业安全管理方式和安全事故预防模式不断进行探究和创新,以增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希望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提出的策略,对提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具有指导性意义[1]。

1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基于风险的安全管理问题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化学品产值约占全球的40%。同时,危险化学品领域重特大事故多发,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危险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危险事故的概率为30%,化学危险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危险事故的概率为16%,化学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大概在30%左右,化学危险品在大量储存、废弃物处理、经营过程中出现危险事故的概率分别是11%、8%、5%。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大都是因为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缺乏实时预警,对风险的安全监督不到位或监督力度不足,进而风险逐步演变成隐患,最终形成事故。

表1 危险化学品各阶段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1.2 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问题

2020年,在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中,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据了24%、57%、29%的比率,从对事故调查的结果来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不规范,一些企业甚至不了解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为风险转化为事故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这也说明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在安全规范化管理层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那些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小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企业的对策分析

根据国务院安委办在2008年印发的《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原安监总局在2012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都开展了安全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各类管理制度、台账分门别类整齐有序,但实际情况很不乐观甚至很糟糕,这种“纸上达标”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时下饱受诟病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现状的真实写照。

除了加大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督检查以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进行深入分析并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上的问题。

利用现代5G+工业互联网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进行赋能,通过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现有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现有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利用安全生产风险感知、监测预警等系统,及时解决处置安全风险、提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质量与能力,将5G+工业互联网赋能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2]。

2.1 企业基础管理档案赋能管理

建立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基础管理档案,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资质文件、许可文件、组织架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技术文件、图纸等,便于在局域网内进行信息共享,以及相关赋能应用的利用。

2.2 重大危险源赋能安全管理

以现有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为基础,结合液位、温度、压力、有毒可燃气体报警浓度、流量等监控参数和联锁投用情况、周边地理、气象条件、人口分布等信息,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实时预警模型,进行全面精准预警监测。结合设备设施信息数据库,对重大危险源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消防泵、安全仪表系统等安全设施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2.3 双重预防机制赋能安全管理

(1)风险管理赋能。基于《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以网页智能引导模式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管理,对生产工艺过程、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安全管理等开展风险辨识和分级工作,建立并形成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岗位风险分级数据库,明确各层级安全风险责任清单。按照分级治理原则对高风险相关责任人推送预警信息。

(2)安全检查工作赋能。根据《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及企业《安全检查管理制度》的管理要求,对企业各部门的安全检查计划、检查内容进行信息化提示、警示,对直属领导等相关方进行信息推送,对安全检查工作的落实进行督促及考核。将检查出的问题直接链接至隐患治理模块[3]。

(3)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赋能。在信息化系统中,建立隐患分级和隐患治理的“五定”模块,将各级别的隐患自动推送至班组长、技术员、车间主任、厂长、总经理、董事长等各级岗位人员,实现风险分级管控和将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通过提升风险安全管控、安全检查工作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水平,促进企业各层级岗位人员安全责任履职。

(4)特殊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赋能。通过将特殊作业审批许可流程电子化、程序化,企业特殊作业管理制度确定的各级审批人员可对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核实并上传现场照片等附件,在满足全部作业安全条件之后,在手持端进行作业许可签发。在特殊作业现场设置防爆作业监控设备设施,同时对作业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特殊作业超时情况进行警示提醒。

通过对特殊作业全程进行过程和痕迹管理,实现特殊作业申请、审查、许可、监护、验收全流程的信息化、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程序化管理。同时可根据设备设施信息数据库中的联锁摘除、恢复、变更、送电等的电气仪表状态进行确认[4]。

(5)安全管理工作计划赋能。将企业的目标指标、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检维修、应急演练等,统一纳入到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赋能管理中,对安全管理工作效率、沟通协调等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执行效率[5-6]。

3 结语

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领域的赋能不仅限于以上内容,通过将现有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必定提升现有安全管理水平及能力。本文主要围绕企业安全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只有注重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才能更好地提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这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化学品生产事业不断发展下,将会出现多样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更为有效的优化方式,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工作人员,应重视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进而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安全管理服务[7-8]。

猜你喜欢

化学品隐患危险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喝水也会有危险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
拥挤的危险(三)
2015年《造纸化学品》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