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创新激活力
——江西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建设纪实

2021-10-21

江西农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农技江西省基层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振兴,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尤为重要。

如何培养留得住心、留得住身、留得住根的“乡土”人才?如何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及素质,激发队伍活力……针对这些问题,连日来,记者深入基层进行采访。

聚焦“培养好” 布政施策强队伍

8月25日一大早,分宜县红阳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分宜县特聘农技员陈小红,直奔合作社成员陈龙的甜瓜大棚解决“疑难杂症”,“这两亩地太湿,积水太多了,要赶快清沟排水。”

说起陈小红,红阳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社员都对这位特聘农技员竖起大拇指,“陈小红不仅免费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而且无偿为我们寻找市场、打开销路。”作为麒麟西瓜种植的行家里手,陈小红个人种植西瓜面积超过千亩,辐射带动6000户瓜农、12余万亩种植面积,使每亩地年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

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指导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江西省每年都会招募一批特聘农技员补充到生产一线,加强关键时节、关键环节的技术指导。截至目前,全省58个县(市、区)共招募814名特聘农技员(动物防疫专员),建立了一支技术精湛、视野开阔、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的编外农技推广人才队伍。

为了加快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江西省实施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农技人员知识更新计划等人才举措,培养了一批学得好、留得住、用得上的乡村振兴骨干人才。

推动“引进来” 人才兴农显成效

处暑时节,正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期。“每次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朱永胜总是第一个到田间地头。”棉农们这样介绍首届“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彭泽县浪溪镇农技推广综合站站长朱永胜。

新技术的推广让“靠天吃饭不如靠技要效益”的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也让浪溪镇成为彭泽县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典范。经朱永胜的指导,浪溪镇的皮棉产量达到412.5公斤/亩,每亩增产112.5公斤,仅此一项指标的提升,棉农就增加了近千万元的纯收入。

近年来,为推动乡村振兴人才引进来、沉下来,江西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为重点,培养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新农人”。全省组建了92个以“一村一名大学生”为主体的“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协会会员领办农业企业748家、合作社1132个、家庭农场780个,带动72035户农民致富,帮助11467户贫困户脱贫,承包土地(山地、水面)140万亩。

同时,江西省广大基层农技员结合江西农业大讲堂下基层活动,把握重要农事季节,深入田间地头、牛栏猪舍、鱼塘菜地,围绕各地农业产业发展和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进行“点单式”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手把手、面对面地将先进适用的新技术传授给农民,各地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均超过95%。

紧扣“留得住” 创新机制增动力

基层农技员队伍配齐了,如何激发工作活力,成了亟须破解的新课题。

今年,南昌市人社局向首批49位农民颁发职称证书,其中10位农民取得中级职称,39位取得初级职称。据悉,这是江西省首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这些获得职称的“田秀才”将被纳入乡土专家库,作为培养、扶持与服务的重点对象,更好地发挥乡土专家的作用。

除了在职称评聘上开通“绿色通道”,江西省按照改革创新试点要求,围绕“强公益、活经营、促融合”的总体思路,积极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在创新融合发展机制、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建立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成果。

眼下,正是中稻收割季。宜丰县芳溪镇农技推广站站长陈普生和农技员林思凡忙得不可开交,在距离县城30多公里的芳溪镇芭蕉种养专业合作社,陈普生高兴地算着账:“今年年情好,再加上我们的技术服务到位,每亩田的纯收入比去年增加了500元。”

据陈普生介绍,该站与芭蕉种养专业合作社展开深度合作,指导其种植绿肥、优质稻,加强田间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仅一个优质稻项目就给芭蕉种养专业合作社净增收入4万多元。“这4万多元属于增值服务,我们几个农技人员可直接按劳分配。”陈普生说,这一增值取酬机制是合法合理的,县纪委等部门都有备案。

在江西东大门——玉山,该县支持乡(镇)农技人员在履行好公益性职能的基础上,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化服务组织等提供增值服务并获取收益,所获收益全部留归农技团队,按直接参与服务人员占60%、其他人员占30%、农技推广机构占10%的利益分配原则,自主分配,纳入预算,实行统一管理,此举进一步激发农技人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的积极性。

“宜丰县、玉山县两地的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被极大激发,关键在于建立了合理取酬的新机制,打消了农技推广人员增值取酬的后顾之忧。”江西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翁贞林认为,建立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与经营性组织融合发展的对接平台和路径,不仅可以广泛吸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技推广工作,还可以畅通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技术需求主体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的渠道。

当前,江西省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采用差异化、针对性引才用才措施,推动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激发助力乡村振兴人才的干事创业热情。

(来源:江西日报)

猜你喜欢

农技江西省基层
模拟成真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基层
26亿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