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蜀道不再难 飞虹架云天

2021-10-20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罗佳明供图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中国公路 2021年16期
关键词:路网四川省公路

文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厅长 罗佳明 供图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十三五”期,四川以服务国省重大战略为导向,积极推进交通强省建设,克服区域发展差距大、资金筹措难度大、地质灾害影响大三重困难,深入贯彻交通运输部“改革攻坚、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服务提质”十六字方针,以“五个坚持”为抓手,切实构建“五大体系”,持续推动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为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大桥

四川省公路交通概况

四川公路交通的三大特点

路网规模大近年来,四川持续高位推进公路建设,连续10年投资超千亿元,公路总里程达39.4万公里,位列全国第一,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140公里,位居全国第三,覆盖全省21个市(州)、137个县(市、区),形成25条出川大通道;普通国省干线公路3.9万公里,二级(注: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三级公路)及以上普通国省道实现所有县级节点全覆盖;农村公路34.7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一,高质量完成村村通硬化路兜底目标,成功创建10个“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路网通达深度和覆盖广度逐年提升。

桥隧占比高四川省共有公路桥梁4.5万座,隧道1502座,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新建高速公路大多位于盆周山岭重丘区,桥隧比高达80%,泸定大渡河特大桥、赤水河红军特大桥、米仓山隧道等一批超级工程相继建成通车。

发展不平衡从区域角度看,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和川东北经济区等条件较好的地区,公路交通发展快,路网密度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但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攀西经济区等地区路网密度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路网结构看,全省仍有部分县不通高速;干线公路短板明显,特别是普通省道的整体通行能力还不高、高等级公路比例偏低。

四川公路管养的两大难点

地质灾害影响大四川全省52%的区域海拔大于3000米,76%区域为强震区,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地震、地灾、洪水等灾害频发,近年来,接连发生九寨沟地震、汶川特大泥石流、雅西高速边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仅2020年一年,就因洪灾造成国省干线公路断道759处,给公路养护管理带来极大挑战。

养护资金缺口大四川全省公路里程长、桥梁隧道多,养护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但由于经济欠发达,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三州地区财力薄弱,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筹资能力和融资渠道有限,基本依靠中央转移支付开展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导致养护专项资金缺口大,工作推进困难。

“十三五”公路养护发展成就

路网质量更加优化

“十三五”期间,四川省累计投入养护专项资金565亿元,大力推进桥隧安全提升等专项行动,实施1.38万公里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居全国前列,一、二类桥隧占比达90%以上,“十三五”国评综合排名第10位,较“十二五”期提升8名。

运行调度更加高效

作为全国首批撤站试点省份,四川高效打赢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攻坚战,及时实现跨省无阻断高效通行;持续加大ETC推广普及,用户总数突破1050万,使用率居全国前三,实现不停车便捷收费。多方联动、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九寨沟地震、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泄洪、雅西高速姚河坝大桥高位塌方等重大自然灾害,获部省领导认可,群众点赞。建成路网运行调度监测及应急指挥中心,集中调阅3万余条路网监控视频,动态监测路网运行,及时发布路况信息,科学调度人员和物资,保障路网运行安全畅通。

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甘孜州公路管理局石渠分局海子山养护管理站的养护人员开展冬季除雪铲冰保通作业

大力实施桥隧整治和路网改造专项行动,建设溜索改桥77座、渡改桥450座,建成生命防护工程3.3万公里,实现国省县乡道临水临崖高差3米以上路段安保工程全覆盖。探索建设视线诱导设施和雾天防撞系统,社会反响良好,受到国家部委肯定。实现高速公路入口称重全覆盖,违法超限货车高速公路“零驶入”,因超限引发的较大及以上交通事故“零发生”。开展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建设试点,成功搭建省级桥隧安全风险监测平台,试点桥梁安全风险实时预警。

交通服务更加便民

大力实施开展“厕所革命”、司机之家、充电桩建设等工作,持续推进交旅融合发展,成功创建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5对、优秀服务区22对,成功打造国道318线康定至雅江段、国道248线九红路等10条“交通+旅游”示范路,让公众出行体验更加美好。建立“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双向评价、全国通行”的大件运输许可模式,落实“四减”(减材料、减环节、减流程、减时间)要求,在办件量连年稳居全国第一的情况下,实现“零差评、最满意”,入选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实践案例,并作为四川“放管服”改革经验上报国务院办公厅。

数字交通更加智能

建立公路养护管理与科学决策系统,开发“蜀路通”App,搭建“BIM+GIS”数字化养护系统平台,实现养护决策科学化、养护管理精细化。建立西南地区首个全天候、全路段、全局融合的车路协同测试场,先行先试,为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国道213线松潘公路分局尕力台大修路段引进就地热再生技术

国道248线红原县大中修作业中的“传、帮、带”

“十三五”养护管理主要举措

注重依法依规 规范行业治理体系

出台《四川省高速公路条例》《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将养护管理指标体系纳入市(州)政府绩效考核,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实施《四川省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与工程和服务质量挂钩管理办法》,开展服务质量评价,倒逼工程质量与服务水平提升。

注重协同高效 构建路地共管体系

高速公路管理建立了地方政府牵头,交通执法、公安交警、运营单位共同参与的“一路四方”联动机制,健全了“一制度三机制”(联席会议制度、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联合检查机制、应急处突机制),探索高速公路管养的“四川模式”。

注重安全至上 筑牢安全防控体系

建立“政府主导、行业监管、部门联动”的源头治理和“联合执法、一站式查处”的治超路面管控机制,严格实行高速公路入口超限管控、出口倒查追责,并与普通国省干线治超协调联动,形成全省“一张网”整治的高压态势。

注重应急处突 完备应急保障体系

建成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组建500人规模的省级专业救援队伍,装备无人驾驶步履式挖掘机、全地面长臂起重机等高科技设备,常态化开展联合应急演练,基本形成完善的应急指挥救援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注重以人为本 优化路网服务体系

依托路网监测大数据分析,提前研判重大节假日路网运行趋势,发布出行指南,加强值班值守,保障公众出行便捷顺畅。借鉴先进经验,立足地方特色,打造“川味”浓郁的主题服务区,提升出行服务品质。

注重创新驱动 构建科学标准体系

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编制平安智慧高速总体技术框架和标准,推广“四新技术”应用,制定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温拌改性沥青应用技术等标准规范,提升养护科技含量。

“十四五”公路养护发展思路

下一步,四川省将按照《“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规划纲要》总体部署和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加快推动全省公路养护管理的“五个一工程”,全力推进“交通强省”建设。

阿坝州小金县农村公路

深化一项改革

加快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和运行机制,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深化公路养护供给侧改革,逐步构建“市场供应为主、政府兜底保障为辅”的供给模式,建立财权事权统一、权力责任匹配的公路养护管理体系。

编好一个规划

科学编制好《四川省“十四五”养护发展规划》,在夯实责任体系、完善资金保障、加强能力建设、强化本质安全、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合理制定发展目标,健全公路管养长效机制,促进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一个市场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制定市场准入、信用评价管理、养护作业招投标、质量考核评价等配套制度,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养护市场,优化公路养护营商环境。

建设一支队伍

引进一批专业技术强、业务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优化养护人员结构配置,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职工队伍;组建公路养护行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专家库,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为全省公路养护行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

严格一项考核

强化各级公路管理机构监管职责,构建公路养护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将公路养护质量、路网服务和运行安全纳入各级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逐步引入社会监督,健全考评问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干出实效。

猜你喜欢

路网四川省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公路断想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首都路网 不堪其重——2016年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通期的北京路网运行状况
路网标志该如何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