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的“狠心”让截瘫的她重新奔跑

2021-10-18

华声文萃 2021年10期
关键词:王强床单康复训练

湖南湘潭的小女孩艺曈今年六岁,五岁时由于练舞导致截瘫,很多人认为,艺曈今后的日子,可能一辈子都要在轮椅上度过了。“我们就不买轮椅!”艺曈的父母不相信命运,他们甚至都没有买轮椅。从此,艺曈在父母陪伴下走上了一条艰难的康复之路……从截瘫到站立,从走路到奔跑,2020年8月至今,艺曈和爸爸妈妈一起顽强地创造着一个个“小奇迹”。

“她可能一辈子要在轮椅上度过”

2020年8月20日早晨,艺曈趁着空闲时间,想先练几个舞蹈动作,完成舞蹈班打卡视频任务。做完最后一个倒立动作,艺曈翻下来坐到练功垫上,感觉自己的腿有点麻有点痛,父亲王强就让她坐到沙发上休息。期间艺曈还说自己想去上趟厕所,这时王强看到艺曈的走路姿势就感觉不太对劲,等艺曈回来,她还是说觉得自己的腿又麻又痛,王强就过来给女儿揉腿。可是艺曈却告诉爸爸刚刚他揉自己的腿,她并没有感觉。

王强心里一咯噔,立马将艺曈送往了湘潭市中心医院。下午,医生说艺曈的情况比较严重,建议转上级医院。于是一家又辗转将艺曈送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艺曈直接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病情诊断书也下达到了夫妻俩手里:脊髓损伤胸4到腰1。

“那个时候大家都认为我女儿可能一辈子要在轮椅上度过,但我们就是不信!我们就是不买轮椅!”母亲袁玲回忆起去年那个场景,依旧历历在目。

住院第八天,艺曈被转到了普通病房。在亲人与医生的共同努力下,艺曈在普通病房待的第三天就能坐起来了,袁玲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院。“家庭康复是效率最高的,所以我们当时就把艺曈接回了家。”袁玲说道。

“我的女儿会站起来的”

袁玲开始每天帮助艺曈进行康复训练。艺曈的腿也从没有知觉到慢慢有了痛感。虽然有痛感对艺曈来说这是好事,但是却一针针刺进了袁玲的心里。“刚回家的第一周,每天訓练时,艺瞳痛得撕心裂肺地叫,每当这时,我的心里真的受不了。然后我就会把自己反锁进卧室,不愿意看到她痛苦的样子。”袁玲说道。

父母的陪伴,适当的理疗,让艺曈在短短两个月完成了从坐起到站立再到迈开第一步的跨越。考虑到前两年是康复的黄金时期,所以王强决定自己学康复。

王强之前在部队待过,懂一些训练知识,同时他还请教一些病友,多方学习关于康复方面的知识。他最主要给艺曈做的是功能锻炼,比如坐起、半蹲、深蹲、马步等,除此之外,王强还会经常带艺曈出去爬楼梯、爬山、跑步,进行综合锻炼。不仅如此,王强还研究中医,经常为艺曈做艾灸和按摩。关于艺曈的康复辅助器具,大部分也都是由王强制作的。

为了更好地照顾艺曈,袁玲夫妇更是将小女儿送去了爷爷奶奶家,为艺曈付出这么多,是因为袁玲夫妇始终坚信女儿一定会站起来!

“这个奇迹是她自己创造的”

“女人生孩子是12级痛,而我的艺曈当时经受的是11级痛,”袁玲心痛地说道:“但是艺曈从来没有说过放弃二字!”

艺曈是一个很乐观懂事的孩子,每天要经历长达五六个小时的康复训练,在训练感到疼痛时她会努力忍住不叫出来,因为怕父母听到会担心,然后就用尽全力去撕扯床单,把剧痛发泄在床单上。床单换了一条又一条,艺曈脖子上挂着的混着汗渍和泪渍的枕巾,也换了一块又一块。

不厌其烦地尝试站立、迈步、跳跃,艺曈的毅力也终于换来了回报。2021年1月5日,艺瞳跟着王强来到楼下的停车场跳减速带,在爸爸的鼓励下,艺瞳试着起跳了不下百来次,可脚还是没有离开地面。尽管中间摔倒了很多次,但是艺曈一直在坚持,一直说着:“我一定要跳上来!”终于艺瞳跳到了减速带上,虽然重心还不稳,一下就失去了平衡,但她依旧不断尝试,之后又一口气跳了好多个,直到可以自己站稳。这也是她受伤后实现的第一次跳跃。

之后王强还给艺曈增加了爬坡的康复训练。在上坡时,摔倒对于艺曈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她从来不哭,而是立马翻身坐起,再尝试上坡。女儿的进步和努力,王强夫妇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六岁半的艺曈,依旧每日坚持锻炼,现在的她已经能够奔跑了。母亲袁玲对此也很是欣慰:“感觉这就是一个过程吧,毕竟女儿和我们都付出了很多,所以我也觉得她能跑起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个奇迹是她自己创造的。”

(摘自《潇湘晨报》)

猜你喜欢

王强床单康复训练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多久换一次床单最好?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哎呀,别升啦
花钱请人帮忙“自杀” 对方拿钱后跑了
Tricks of the Trad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