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古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1-10-18王欢

消防界 2021年17期

王欢

摘要:文物古建筑一直都是火灾防控的难重点,这不仅是文物古建筑自身文化属性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由于文物古建筑主体布局的复杂性,以及建筑材料特殊性造成的。做好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工作,对保护珍贵的历史资源和弘扬区域历史文化有积极作用。本文简要分析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强化防火安全效果的应对思路。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防火措施

文物古建筑是特殊的历史文化载体,承载了大量古代文化,是重要的历史财富,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瑰宝。一直以来,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都备受社会各个领域人们的关注,这项工作有着极高的复杂性、持续性和特殊性,且防火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文物古建筑火灾发生概率,并保护文物安全,已逐渐成为相关人士重要研究的内容。

一、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问题

(一)耐火等级偏低

我国的文物古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部分地区也有土木混合结构形式的文物古建筑。木材本身就属于易燃物,再加上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木材中的水分含量极低,一旦遭遇明火就容易快速燃烧。而且很多文物古建筑都连片建造,如果某个建筑失火便会快速蔓延,造成大面积文物古建筑失火,建筑过火面积会特别大。此外,很多文物古建筑内还有很多字画、绸缎等物品,甚至部分具有宗教色彩的文物古建筑内部还会进行供奉,蜡烛、油灯等物品比较多,一旦使用或管理不善就会出现火灾[1]。

(二)防火间距偏小

我国的文物古建筑大多采取的是“连片建造”的模式,很多地区的文物古建筑密度极高,绵延数百米,甚至几千米都是古代建筑。在早期的建筑建造中,防火意识并不高,因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较小,再加上历朝历代的大量改扩建行为,使得文物古建筑的防火间距变得更小,这样就会使其在遭遇突发火灾时,很难保证文物古建筑的自身安全。如果天气比较干燥、风力较大时,火势还会快速蔓延。

(三)消防设施有待完善

我国的文物古建筑一般都远离市区,还有很多位于深山老林之中,这些区域的消防设施大多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等问题。虽然很多文物古建筑保护单位比较关注防火安全,也配备了消防设施,但大多集中在灭火器等常规消防设施设备,一些文物古建筑由于自身结构因素无法大面积装配室内、室外消火栓,消防供水系统未能延伸到各个区域,一旦发生火灾很难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灭火措施。另外,很多文物古建筑缺少完善的配套消防通道,尤其是位于建筑群的中心区域发生火灾后,消防车很难顺利到达火灾现场,消防救援行动开展难度较大。

(四)防火安全意识有待提升

从整体上来看,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集中在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群体中。以管理人员为例,很多管理人员存在自身职责不清楚的问题,而且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虽然消防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但是由于文物古建筑管理单位未能真正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度,导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而对使用人员来说,存在大量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操作和行为,例如违规使用电器、违规使用明火、电气线路改造不规范、线路存在老化隐患、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比较突出,这样也会埋下比较多的防火安全隐患[2]。

二、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措施

(一)加强防火安全制度与管理体系建设

对新时期的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存在任务紧、任务重、内容繁杂、管理难度大等突出问题,为此要想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完善的安全制度和管理体系作为基础,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并使管理体系变得更加健全。

首先,必须针对文物古建筑防火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层级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确保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在纵向和横向进行全面延伸,保证每个管理责任都能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在管理体系中,不仅要包含古建筑经营管理单位和消防管理部门,还需要有公安、市政、文化、城管等部门参与其中,使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变得更加明确。另外,管理部门要明确第一责任人,由第一责任人承担全局监督、检查等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对各个层级责任人采取相应的处罚。

其次,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通过健全的管理制度,让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能落实到位,例如制定岗位责任制,使每个管理部门、管理人员都能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和应当履行的义务,更可以在出现问题后将具体责任追究到各个部门或个人,避免出现“追责无人”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健全的管理制度能使消防安全工作变得有迹可循、有理可依,进而使这项工作的作用更加显著。

(二)构建完善的消防设施设备

对新时期的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工作更为复杂,防火安全难度更高,除了基本的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设备,还需要逐渐引进新型消防设施设备,例如引进物联网技术,使其能与防火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高度关联,比如在每个消防设施设备上安装电子标签,通过对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和监管,能对设施设备的性能做到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存在故障或者需要更换的设施设备问题,确保每个消防设施设备都能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3]。

对部分可以安装消防设施设备的文物古建筑,可以选择安装自动灭火喷水装置,一旦发生火灾能立即启动自动灭火处理系统,从而使灭火救援行动时间大幅度提前,将火灾带来的威脅降至最低。还可以安装烟感装置,一旦识别烟雾系统便能自动发出预警信号,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针对部分无法通过消防车的古建筑群,应当做好消防供水系统建设,保证消防用水供应充足。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配备小型消防摩托车,这样可以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延伸到各个区域,使消防设施设备没有应用死角,最大限度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三)加强有关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文物古建筑管理者和使用者必须有较高的消防安全意识,严格使用各类电气设备,尤其是插电板、电动车等设备。在使用明火时,应当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到“人走电断、人离火灭”,坚决避免出现电气设备长时间待机运行,或者明火无人管理等问题。对文物保护区和日常生活区,要有明显的防火分隔装置,无论在古建筑内部还是外部,都不允许吸烟,这就需要做好对游客的防火安全警示和教育工作,在景区内要多设立消防警示牌。

文物古建筑管理单位应当定期对电气设施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尤其是电线、线缆更是检查的重点,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和线缆。如果进行电气线路改造,必须向消防管理部门申报,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另外,管理部门还需要制定积极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所有古建单位人员都要做到能正确使用消防灭火设施,能正确引导被困人员有序撤离,能正确报警并发出预警警告。尤其在人员比较密集的节假日,古建单位更需要加强巡视,及时制止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的行为。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有关防火安全教育的图文,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游客、管理人员的防火安全意识和工作水平。

文物古建筑不同于常规建筑物防火安全管理工作,更需要做到规范化、常态化建设。管理部门要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加强对消防设施设备的智慧化建设,提升防火安全教育、监察、应急演练的力度,定期对电气设施、消防设施设备、景区明火点进行安全检查,这样可以显著提升防火安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娟娟.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今日消防,2020(05):81-82.

[2]陈成.历史街区中古建筑的火灾隐患及预防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6):259.

[3]孙乐雷.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文物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对策建议[J].今日消防,2020(08):5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