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天津三岔河口地区名园研究

2021-10-18杨至德徐嘉璐宫同伟

关键词:三岔河海河天津

杨至德,徐嘉璐,宫同伟

(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384)

天津自明代以来已经逐渐由军事据点转变成传统城市,并且在清代康乾时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可谓是“京南花月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

清代中期,天津地区政治相对安定,经济社会繁荣兴旺,加之漕运文化所带来的南北文化的交融,以及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多次巡视,使得天津园林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类型丰富,风格迥异,数量繁多[1]。在当时,皇家造园、官商合作造园、民间个人造园,成为天津地区园林营造的主要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以柳墅行宫、静寄山庄为代表的皇家园林;二是以望海寺、崇禧观为代表的寺观园林;三是以水西庄、问津园为代表的私家园林;四是政府的衙署园林。乾隆时期,诗人崔旭在《津门百咏》中称赞天津城为“沽上人家千万户,繁华风景小扬州”。

关于清代天津历史名园,有学者曾做过研究报道。但是,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位置、营建、消亡时间、园主变迁等,对于平面布置、空间结构、园林建筑特点等方面,几乎没有涉及。本研究以三岔河口地区名园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清代康乾时期天津园林的主要特征。

一、天津三岔河口地区的历史概况

天津三岔河口地区的历史可追溯到金朝。在金朝以前,三岔河口地区已经是当地渔业、农业、盐业的聚集点。元代时期就有诗句“二水赴沧海,客行殊未休”来描写当时三岔河口地区的繁荣景象,“二水”指的是南运河与北运河,南北运河的交汇处即三岔河口地区。到了明代,三岔河口地区已经成为通往北京的重要交通枢纽,明政府组织修建了天津城,至此,天津地区由金朝时期的直沽寨逐渐变成了明朝时期的京畿门户天津城。

清代时期,天津三岔河口地区人文荟萃,商贾云集,同时开始大肆修建园林、寺庙、宗祠等园林建筑。荷兰使节哥页曾经如此描述三岔河口地区:“这个地方到处被庙宇所点缀,而且人烟稠密,交易频繁,像这样繁荣的商业景象实为中国其他地方所罕见。”[2](见图1)。

图1 三岔河口的繁华景象

明末清初,由于天津水利交通便利,盐业日产丰盛,使得其成为了长芦盐业的转运中心。作为天津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长芦盐业的大幅度发展大力推动了天津的城市建设。康乾时期,驻津盐官与盐商借助其雄厚的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了天津的城市建设,建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园林与建筑。并且为了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资产丰厚的盐商还会组织捐赠予皇家,参与皇家园林的修筑[3]。

史料中曾明确记载,在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间,曾8次到达三岔河口附近,作诗赋词,并组织了对该地区园林建筑的修复与改建,主要包括: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重修望海寺;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重建海河楼;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将香林苑改名为崇禧观等。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率领使团来中国为乾隆皇帝庆寿时,乾隆皇帝也将三岔河口北岸安排成为迎接使团的门户。

二、天津三岔河口地区的代表性园林

天津地区的古代园林选址多聚焦于交通发达且邻水的区域。据《天津县志》《津门保甲图说》等史料可知,三岔河口地区的古代园林大多依水而建在高处,这样既可“高楼插汉复临渊”登高远眺,又可“送人海上看桃花”借园外之景,有助于丰富园内的景观(见图2)。

清代三岔河口地区所拥有的园林类型丰富、数量较多,是天津城市园林的主要聚集地之一(见表1)。三岔河口地区的园林建设始于元代,以望海寺、香林苑为代表的寺观园林成为该地区建成时间最早、存在时间最久的园林类型;位于三岔河口东岸的三取书院,始建于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是三岔

图2 三岔河口地区主要园林及其位置

河口附近唯一一处书院园林;张氏家族也曾在此地修筑帆斋、篆水楼等私家园林;为了方便乾隆皇帝的巡幸活动,在盐商资助下清政府在望海楼旧址重新修建了一处小型皇家园林海河楼。

表1 清代三岔河口地区的园林

1.海河楼

海河楼,也称望海楼。始建于康熙年间,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由天津盐商捐资重建。乾隆皇帝亲笔御赐了“海河楼”匾额,悬挂于楼上,是一处“巡幸各处庙宇,圣驾拈香,于此备恭茶膳之所”。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九月,长芦盐政那苏图面奉谕旨垂询,并行宫、船坞一律修缮。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十二月,因天津被水,河楼墙垣、堤岸坍塌,通纲商人借款查勘修整[4]。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清政府将海河楼、崇禧观永租给法国教会,后法国将海河楼旧址改建为法国领事馆,后又改建为天主教堂,即今望海楼教堂。

康熙时期并没有过多的记载望海楼的相关资料,仅仅能了解到的是其“在河北望海寺前”[5],“河北”指的是三岔河口北岸。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望海楼重建,更名为“海河楼”。其重建的位置位于崇禧观东侧,三岔河口北岸,临近水面。《长芦盐法志》中明确绘制并记载了海河楼的基址房间数目与建筑类型(见图3),“楼阁亭廊树石完整,其式详图识卷,所有基址房间照数登记:大宫门三间,高台房三间,叠楼游廊二十三间,游廊五间,平台五间,穿厅三间,穿厅北游廊三十间,东游廊六间,船式房五间,方亭一间,御题海河楼五间,西游廊五间,二宫门四间,楠木房三间,御座房三间,东游廊三十一间,南游廊四间,两卷房十间”,共计一百五十二间。关于海河楼内的景观营造,《长芦盐法志》中也提到“有亭池廊庑台榭树池”。

图3 海河楼图识

海河楼园林整体大致呈方形,四面围合,园内中央是一个方形水池,整个园林是以游廊进行围合,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园林。整个园林被游廊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侧是园林的主体部分。园内最重要的建筑海河楼处于宫门右侧,临河而建,占据东部区域的统领地位。海河楼“檐宇峻矗,俯瞰波流,遥瞻海色,楼内恭贮高宗纯皇帝御题海河楼匾额,御制诗章,对联,木刻”,是园内建筑体量最大、建筑结构最为复杂的建筑。海河楼(见图4)是一座卷棚歇山顶的建筑[6],并且清代诗词中关于海河楼大都围绕“红楼”“朱栏”“红窗”这几个关键词来进行描述,因此,海河楼应该是一座五开间、卷棚歇山顶的红色建筑。海河楼的正后方是方形水池,设计师引园外之水入园成溪再成池,小溪上建有拱桥,池边种植垂柳并堆石成山。水池的东侧是高低起伏的廊庑,西侧则是一处御座房,北侧为一个“凸”字形的小院落,院落中央摆放置石。而整个海河楼园林的西侧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院落,院落东侧一角为一处假山,西侧为一处虎座屏门。

图4 海河楼绘画资料

“津门形盛旧争称,望海楼上最高层”。海河楼一直以其高著称于津门,清代许多诗句都不约而同地描述了海河楼登高远眺、槛外行云的意境,张霔在《望海楼题壁》中描写望海楼为“崚嶒杰阁俯三汊,隔断津城千万家”,“崚嶒”指高峻貌,“杰阁”指高阁。同样,“俯”和“凭栏”等描写建筑物高峻的词语也大量出现在与海河楼相关的诗句中,如“绿扬袅袅抱红楼,斜日凭栏感旧游”“香林苑畔海河楼,驻舫凭栏一畅眸”等。但海河楼并不像其他楼宇一样有着较高的层级,反而仅为一层建筑,仅由于其建设在三岔河口河畔极高的地基上,使得海河楼“群帆历历望中收,几曲朱栏俯碧流”,成为当时三岔河口地区的一处“胜境”。

在描写海河楼的大量诗句中,关于“桃花”“帆影”“碧流”“月光”等描述颇多,这些元素都是“沽水园林”中常见的沽上意向[7]。园内的植物选择会更多倾向于“桃花”“绿扬”“芳草”等地域植物来营造景观,并且也会将园外的“明月”“河豚”“海光天色”“帆影”“碧流”“和风”等融于园内使之共同成景,展现了沽水文化。

海河楼作为天津城市园林中皇家园林的代表,它不同于常见的北京皇家园林中局部仿写江南园林但整体仍是端庄雄伟的皇家风格,反而利用了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更为充分地融合了江南私家园林秀雅别致的造园意向,且保留了北方皇家园林建筑的宫廷色彩,整体呈现的是一种朴实典雅的格调。

2.崇禧观

崇禧观始建于康熙初年,康熙雍正时期名为香林苑,原为天妃宫道士王聪的住所,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更名为“崇禧观”。

香林苑在康熙年间是一处文人吟诗聚会的兴盛之地,留下了许多描写香林苑优美景色的诗句。在苑内景点组成方面,“所居幽居,老树古藤,奇花异石,错置庭户……廊庑护壁,所粘诗笺无隙地”[8]。《津门杂事诗》中同样也记载有“抱瓮园,若楼居,玉笈山房,并在苑中”。龙震在《正月初四日过野鹤抱瓮园作》描述道“好去草花渠上坐,绿筠深处听流泉”,“草花渠”为苑中渠名。对于清初文献中少有记载的叠山置石技术,在香林苑中也被运用到园林造景当中,诗人周焯也曾描写雨后的香林苑为“共耽情景发吟兴,独倚晴廊捋于腮 ……乱石岛淋苍苍苔”,苑中叠石为岛即“乱石岛”。查曦称赞香林苑内的水池假山为“更有平池侔弱水,居然入境小蓬莱”。同样,也有大量的诗词记录香林苑中的多种动物和植物(见表2)。

表2 诗词中描述的香林苑动植物

在当时,香林苑可以说是热闹繁华的三岔河口地区内一处静谧幽深的隐居之所。香林苑整体是以天然野趣为主,在一些局部的园林营造中则侧重假山堆叠以及片植成林。在这个不足10亩(约0.7 hm2)的小园林内,造园师由园外引水入园形成小溪、水渠以及水池,并且在水池中央以石头堆叠假山。园内建筑形象大都十分朴素,甚至有几处是茅草房。在景观的营造上,同样也做到了四季有景可赏。夏季可与友人在绿筠处听流泉叮咚,看夕阳举杯同饮;冬季可观苍松凝霜挂雪,小鸟与野鹤徘徊飞翔。香林苑是一处集形、色、声、香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园林空间,在园中可以充分调动感官体验,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城市闹市区中的隐逸园林。

“崇禧”二字取的是“崇文弘道,天赠福禧”之意,乾隆时期的崇禧观已经由康熙时期文人聚会的隐逸之所变成为一处单纯供皇家祈福瞻礼的寺观园林。也许正因如此,乾隆时期并没有过多的诗词来描写崇禧观,因此也很难得知乾隆皇帝是否对其进行了改建。但通过乾隆时期康尧衢所著《同人过崇禧观》中提到的“共解闲中趣,来寻道远幽”,可知乾隆时期的崇禧观大体上仍保留着早期的静谧闲适的园林风格。

3.望海寺

望海寺始建于公元1647年,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巡盐御史三保提请重修,并被赐予御书匾额。该寺是三岔河口北岸三大园林建筑中修建时间最早、存在时间最久的建筑,同时也是乾隆皇帝6次拈香礼佛之地。在望海寺的御制诗碑上镌刻有“临河侧畔建兰若,望海因之遂得名”“海去此尚遥,溯河得望海”,望海寺位于海河、潞河(北运河)、卫河(南运河)三河交叉的特殊位置,是一处得天独厚的观景点[9]。乾隆时期诗人查礼在《望海寺》中也体现了这一登高远眺的特点“殿角曈昽寒日明,凭高迢递见蓬瀛”。

4.帆 斋

帆斋,始建于清初,系张霖从弟张霔别业。园内有琴海堂、云长、阅耕堂、茶圃、欵乃书屋、旧雨亭、蝶巢、艳雪龛、卧松馆等,是张霔日常读书之处。

帆斋虽为盐商所建,但其在植物配置、造园意向等方面都继承了当时文人园林的一些特征。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水草和“白蘋”“瓜花豆叶”“竹梢”“青松”“竹”等朴素淡雅的植物为园中常见的造景要素。帆斋的石景也独具特色,华鼎元描写帆斋石景时提到“园中竹石费安排,处世风流动雅怀”(《帆斋》),梁洪则写道“石影瘦于我,竹梢高过人”(《帆斋与笨山夜坐》)。园内虽有“堂”“亭”“馆”等建筑景致,但也大都是一些朴素建筑的别称。这些造景元素的选择以及园内景点的名称都可展现出帆斋是一处具有较为浓厚的文人园林意趣的私家园林,园主人与三五好友在此相聚,吟诗助兴,并留下了《帆斋逸稿》《欵乃书屋诗集》等著作。

5.其他园林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处园林之外,三岔河口周边的篆水楼、环水楼、三取书院等园林也表现出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造园特征。篆水楼为张霖的别业之一,建成于1661年前后。此楼临水而建,登高远眺,园外“潮光”“柳色”“春山”“清波”“千帆”“台榭”等景色尽收眼底,将园外之景引入,使篆水楼景色更为怡人[10]。环水楼为“至三岔河以河流而归入海,而兹楼适居其中央”[11],同样也运用了登高借景的手法,“波光足下转,帆影栏前浮”“百尺乌台俯碧湍,登临每向静中看”等诗句都反映了登高借园外之景衬托园内景观的造景意图。三取书院位于三岔河口的东南方,在选址上符合堪舆学中的“文崇东南”之说,且三取书院位于城市闹市区,虽不能求全于山林胜地,但因三岔河口地区独特的水系走势而呈现出“三水环绕”的意向。

三、清代天津三岔河口地区园林的主要特点

1.选 址

“帆帆叶叶下津门,乱水纵横海气昏”。三岔河口地区的园林在选址方面既考虑了临水登高借景的造园意图,也充分考虑了风水学的相关知识。河流的内湾处为风水学中的吉位,由于河流内湾处水流较缓给人一种柔和感,而这种柔和感正是文人所追求的[12]。

另外,作为“津门八景”之一的三岔河口本身就有很多独具特色的景观元素。三岔河口附近的园林,各自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营造手法来获得观景的制高点,从而将园外船只、风帆、河水、明月、棹歌、清波这些津沽地区特有的景观要素引入园内,助之成景,形成极具地区特色的园林风格。

2.造园风格

三岔河口地区的园林营建活动主要集中在清康乾时期,并以康熙时期为主。整体都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造园风格,主要体现在园林植物、建筑物等的配置上。整体的园林布局讲究自然之美:老树古藤、草花流泉、弱水乱石等常见的景观要素;松柏、青苔、桃花、瓜花豆叶等天津地区常见的园林植物;引园外之水入园的理水手法;简单朴素的建筑风格。从中可以窥见园林所蕴含的雅致之风以及园主人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岔河口地区的园林,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社会背景等原因,呈现出许多不同元素相互融合的独特现象。园内之景与园外之景的融合、文人园林与寺观园林私家园林的融合、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融合,共同形成了这个时期三岔河口地区园林的特有风格。

3.园林功能

三岔河口地区的园林除了海河楼、望海寺之外,大多数是文人吟诗诵酒的聚集之所,是热闹集市中的隐逸之地,也是远离昏暗官场的世外桃源。文人在此,吹笙赏鹤、宴游畅酬;园主在此,开畦引流、归田幽居,展现的是津门地区别具一格的文人园林与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等相结合的综合式园林。但这些活动仅限于小型的唱酬活动,并未发展成乾隆时期水西庄内的大型宴游活动。

四、结 语

园林是环境、社会、人文、历史等多种元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产物。由于历史变迁、战争等诸多不可逆转的原因,天津地区的历史园林大都已不可考证,笔者对三岔河口地区园林风格进行的解析,旨在使天津的城市文化和景观文化愈加深厚。

猜你喜欢

三岔河海河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大辽河下游感潮河段潮汐变化规律分析
《海河水利》2021年总目次
一种临近海河的超深地下室新型防水体系
三岔河
天津卷
三岔河流域基于RUSLE模型与GIS的土壤侵蚀模数
《天津之眼》
天津
破冰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