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肖思:优秀共产党员,就得这样干

2021-10-16黄敏清刘淑梅

中国石油石化 2021年18期
关键词:乙基创效聚丙烯

文/黄敏清 刘淑梅

中央企业优秀党员、广州石化黄肖思护航装置平稳,助力企业创效,带动全员进步。

●黄肖思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断研究总结装置生产运行技术,助力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 供图/广州石化

“现场下料已恢复,装置生产正常。”7月7日23时30分,对讲机里传来1号聚丙烯装置主操的汇报,在现场连续奋战了12个小时的中国石化广州石化化工二部3号聚丙烯装置主管技师黄肖思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安心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当天13时,得知1号聚丙烯装置下料线堵塞的消息,作为聚丙烯领域行家里手的黄肖思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装置技术人员一起指挥,拆清、置换、切换下料线,第一时间排除故障,恢复正常生产。

黄肖思在生产一线工作了28年,已经数不清参与了多少次这样的突发情况处理。也正是这28年来,他一路摸爬滚打,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一名普通的技校生到装置主管技师的转变,先后荣获广州石化劳动模范,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技术能手等称号。他带领团队实现了3号聚丙烯装置安全平稳连续运行433天,打破了国内同类工艺装置的长运行周期纪录。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生产服务、为企业服务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2021年,他被评为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产业工人,我一定要大力弘扬创造精神、工匠精神,不断研究总结装置生产运行技术,发挥好传帮带作用,把功夫下在现场,助力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始终牢记为生产服务、为企业服务的初心,不断学习深化理论知识,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开发更多高性能的绿色石化产品,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对新产品、新材料的需求。”黄肖思说。

乐做最忠诚的卫士

6月15日交接班完毕后,黄肖思和往常一样,穿梭在塔罐丛林间。走到装置膜回收单元时已是10时,细心的他突然发现压缩机出口缓冲罐液位指示在1/3处,正常液位应在2/3左右,该液位指示的是缓冲罐中润滑油的油位。

液位降低,润滑油去哪儿了?黄肖思通过经验判断,一般不是外漏到该系统下游流程就是内漏到系统中了。他立即带领班组操作人员首先排查下游流程。他们打开流程导淋,排查可能积油的5个地方,半小时排查结束后,一切正常。

问题被锁定在系统内漏上。考虑到润滑油压力比循环水压力高,黄肖思推断系统换热器有内漏。如果不尽快找到漏点,有可能引发环保事故。他马上把情况汇报给装置设备主管,俩人一起对换热器的几个高点导淋逐一进行打开排查。1个多小时后,他们在一处换热器导淋口发现排出来的水上漂浮着淡淡的油花,而换热器循环水入口排水无异常,证实了他的推断——换热器确实有内漏。

他马上将情况向装置汇报,立刻安排将膜回收系统切出检修,最终发现是该系统换热器一根管束穿孔导致的润滑油泄漏。隔离、泄压、置换、封堵……黄肖思全程跟踪协调检修过程,第2天凌晨4时系统重新投用。由于发现和处理及时,该事件没有对生产造成大的影响。

扎根生产一线28年来,黄肖思经历了2套装置的原始开工。

1993年,2号聚丙烯装置开始筹备,他积极参与开车准备工作。在2号聚丙烯装置工作的19年里,他多学多问多思考,为装置节能降耗提出多个优化建议,总结各种单元操作和事故处理经验,为装置的稳定运行和优化操作做出了贡献。

2012年,他投身3号聚丙烯装置的创建,以老师傅的身份带领一批年轻员工,经历“三查四定”、资料编写、方案制定等各项开工准备工作,为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奠定基础。3号聚丙烯装置投产后,他精心呵护,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102个,想方设法消除制约装置稳定运行因素,不断提升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2018年,他在检修过程中首创“尾气压缩机回收反应器物料”操作方案,实现装置停工检修退料过程中不排放火炬,物料进行回收利用,确保了环保和效益的双赢。

28年来,黄肖思乐做最忠诚的卫士,护航装置安全平稳生产。

DISCOURSE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黄肖思与装置技术团队从转产方案的制定到生产参数的调整、风险管控等不断摸索总结,最终顺利完成了两个用于制作防疫物资的新产品开发任务。

敢啃最硬的骨头

2020年,黄肖思在攻坚创效行动中带领劳模工作室成员针对生产难题攻坚啃“硬”,制定和实施了16个攻坚创效项目。“化工区废三乙基铝处理”项目是其中的一个。

三乙基铝是乙烯、丙烯聚合反应的助催化剂,极度易燃,具有强腐蚀性和强刺激性,与空气接触立即着火,遇水会发生剧烈反应。因此,处理三乙基铝具有很大的风险。如何安全无害化处理积存的三乙基铝废液成为摆在管理和技术人员面前的问题。

黄肖思参与组织了聚乙烯装置、聚丙烯装置等多套装置的联合攻关,通过充分探索和评估,最终决定利用1号聚丙烯装置废己烷罐D-110进行充分水解的方案就地处理三乙基铝废液,圆满完成了积存7.5吨三乙基铝废液的处理。实施该方案,不仅节约了危废处理费用,而且打通了三乙基铝废液的处理流程,对企业内外均有良好的示范效应。目前,该技术正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黄肖思(右)为新员工讲解装置流程。供图/广州石化

作为化工二部创新创效工作室的领头人,黄肖思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现场,攻坚创效的指标指向哪里,他的创效项目和措施便指向那里。

针对3号聚丙烯装置精制床层再生、退料切换盲板操作等存在的问题,黄肖思提出了在精制床层罐进出口管线新增跨线方案,不仅降低了切换盲板的风险,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通过改变不同状态下的操作方法,该跨线还可用于床层再生前的丙烯退料、再生后充丙烯时更精准控制流量、再生完成切盲板后可进行高压气密等,一线多用。据测算,该优化项目每年降本增效逾30万元。

2021年,黄肖思将攻坚创效的主战场瞄准在3号聚丙烯装置K8003产品负荷的提升上。K8003生产时容易产生细粉夹带堵塞,导致负荷一直无法提升,2019年生产时反应器旋风分离器曾连续3次出现堵塞。通过不断摸索分析,2021年他提出采用调压法创新生产该产品。3月,装置首次采用调压法生产。期间,他全程跟踪,分两次降低反应器压力,优化调整参数,保障了生产稳定,生产负荷提高了约12.5%,不仅解决了装置多年来的生产瓶颈,而且为公司增创了效益。

在将装置开好开优的同时,黄肖思积极参与新产品开发工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3号聚丙烯装置连续开发用于制作防疫物资的新产品S2040、PPH-Y40-G粉料/粒料近4000吨。2021年5月,3号聚丙烯装置首次开发无规共聚聚丙烯产品。为做好此次新产品开发,他与装置技术团队从转产方案的制定到生产参数的调整、风险管控等不断摸索总结,最终顺利完成了两个新产品的开发任务。

28年来,黄肖思敢啃最硬的骨头,助力企业攻坚创效。

善做最无私的老师

“主催化剂切换怎么操作?”“切换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在3号聚丙烯装置现场,黄肖思忙着将“手指口述”操作法和现场培训相结合。

“手指口述”操作法是集团公司总经理2号令中严格生产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操作法正式推行后,黄肖思将培训搬到现场,采用“三步走”的方式来落实。在重要操作前,他从前期自己汇编的100份标准化操作表单找出对应要进行的操作并打印出来;对操作人员进行提问测评,考察操作人员对该项操作的掌握程度,保障操作准确性;观摩监护操作人员“手指口述”操作,对操作过程进行点评,并结合操作人员建议进一步优化表单内容。

黄肖思参与了3号聚丙烯装置的原始开工工作。装置运行稳定后,他编写优化岗位操作法、各类事故预案、生产操作表单等各种技术资料10余万字和标准化操作表单100份,总结出“循环气风机预隔离启动法”“催化剂25秒切换法”“精制床层充氮引料法”等多项操作法,将工作制度化、操作表单化,提升了操作效率,降低了操作风险。

“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准备,你一定会被问到哑口无言,因为思哥知道的实在太多了。”对青工而言,他们对黄肖思是又爱又怕。作为装置的“活流程”,黄肖思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现场讲解、理论提问、随时抽考,样样不落。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年轻操作人员快速成长,很快就可以独挡一面。

2020年进厂的青工吴苑是黄肖思最年轻的徒弟。从她进装置的第一天起,黄肖思就已经为她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他带领吴苑熟悉了装置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管线流程、每一个控制原理。碰到重要操作,他在现场讲解后让吴苑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则在一旁细心指导……工作1年来,吴苑一天天在进步,提前达到外操岗位上岗要求,但黄肖思的作业从未少过,教导从未停止。

黄肖思还建立了微信培训群,分享交流操作技术、总结心得等,将自己的经验向装置人员倾囊相授。4年来,培训群汇聚成装置技术交流的“百宝库”,助力装置全员操作水平提升。

28年来,黄肖思善做最无私的老师,带动全员操作水平提升。

猜你喜欢

乙基创效聚丙烯
如何以巡察监督提升项目管理质量和创效能力
中科炼化:创效要坚持三个下功夫
创新药物二乙基射干苷元的杂质研究
创业创新创效的企业家 尽心尽职尽责的人大代表
透明聚丙烯研究进展
硫酸锌电解液中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的测定
成核剂对聚丙烯釜压发泡的影响
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一种新型聚丙烯成核剂的合成及表征
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的胺化处理及其在尼龙6中的阻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