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孔径钢波纹管涵洞受力特征及施工工艺

2021-10-16罗学睿

山东交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波谷波峰涵洞

罗学睿,胡 滨,2,何 强

(1.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2.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3.西安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21)

引言

钢波纹管结构最早在英国的公路排水、通道工程中应用,后在美国、加拿大大量推广。美国一些机构主要在其防腐方面进行了大量调研及试验研究,总结了防腐研究成果及应用工程的施工工艺,形成了相关的设计手册或施工技术规范。日本和韩国借鉴美国经验,进行了钢波纹管涵洞结构的探索,获得了成功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形成了相应的标准[1-5]。另外,一些非洲国家也进行了小孔径的应用,取得了成功。我国于1997 年首次在青藏公路中应用钢波纹管结构,后逐渐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内对钢波纹管涵洞研究进一步深入,形成了一些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6-7]。国内学者虽然对其进行了一定试验和分析,但关于其施工过程中受力情况的现场测试及分析的研究较少,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施工工艺[8-9],因此,有必要对大孔径钢波纹管涵洞受力特征和施工工艺进行分析。

1 试验方案

山西离隰高速由于多山地形的影响,全线多采用钢波纹管涵洞。依托工程为孔径4.0 m 的钢波纹管涵洞,所用材料为Q355 钢材,采用工厂标准化生产,并进行镀锌防腐,运输至现场后采用乳化沥青进行二次防腐。管顶上填土为素土,高度6.0 m。

1.1 管内应变布置方案

管内应变片布置时应选择路中位置的波峰、波谷和波侧断面,按照不同角度进行布置,共计15 个测点,见图1、图2。

图1 应变片布置断面/(°)

图2 应变片布设平面

1.2 现场测试工况

钢波纹管涵洞管顶以上采用分层进行填筑,压路机进行充分振动压实后远离钢波纹管20.0 m 以外并停止作业,然后采集数据,见表1。

表1 现场测试工况

2 钢波纹管涵洞应变变化规律分析

2.1 波峰应变随填土高度变化测试结果

波峰应变随填土高度增加测试结果,见图3。

图3 波峰应变随填土高度增加测试结果

由图3 可以得出:(1)整个施工过程中(管顶填土0.5 ~6.0 m),初期1.0 m 以内,各角度测试点均为拉应变;填土2.0 m时,管周45°、90°为压应变;当填土后期时(管顶5.0 ~6.0 m),由于机械的进一步压实,拉应变和压应变值变化均较为平稳,略微有大。(2)管顶0°、管底180°与管周135°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均为拉应变,但三者的增长幅度不同,其应变值关系为管周135°>管底180°>管顶0°;管周45°和管侧90°在施工开始时为拉应变,后由于施工机械进一步压实管顶土层,转为压应变。(3)总体上,钢波纹管上半圆和下半圆均是45°为最大应变值,施工时应进行重点观测。(4)管顶填土1 m 范围内,部分角度应变值存在交替变化的情况,可能是小型夯实机施工过程中对钢波纹管有一定的扰动。

2.2 波谷应变随填土高度变化测试结果

波谷应变随填土高度增加测试结果,见图4。

图4 波谷应变随填土高度增加测试结果

由图4 可以得出:(1)初始管顶填土1.0 m 以内,不同测点的应变值都为拉应变,仅大小不同;当管顶填土增加到2.0 m 时,管周45°和管侧90°仍为拉应变,但管顶0°、管底180°和管周135°转化为压应变,后随着管顶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后期5.0~6.0 m时,各个不同角度应变值变化略小。(2)与波峰变化规律正好相反:管周45°和管侧90°为拉应变,且应变值大小为:管周45°>管侧90°。管顶0°、管底180°和管周135°为压应变,且管周135°应变值随填土高度的增长率最大,应变关系为管周135°>管底180°>管顶0°。(3)最大拉、压应变分别在管周45°和管周135°处;均为上半圆管和下半圆管的45°位置。

2.3 波侧应变随填土高度变化测试结果

波侧应变随填土高度增加测试结果,见图5。

图5 波侧应变随填土高度增加测试结果

由图5 可得:(1)波侧应变规律与波峰、波谷具有相似性,管周135°和管底180°在管顶填土中均为压应变。(2)2.0 m 时,管周45°、90°和0°为压应变,并逐渐增大。(3)填土后期各角度应变值趋于平稳。

2.4 应变随填土高度变化的测试结果对比

对比图3 ~图5,可以得出:(1)管顶填土2.0 m范围内,部分角度应变值性质(拉应变或压应变)存在交替变化的情况,产生力的重新分布,因此,应做好机械与人力的配合。(2)波峰、波谷和波侧在1.0 m 时呈现出拉应变,进一步施工,部分角度应变值发生变化,应变性质出现变化(由拉应变转为压应变);填土后期(管顶+5.0 m 至管顶+6.0 m),各角度应变增加较小,增长趋于平缓。(3)由于钢波纹管波纹的存在,在土的荷载作用下,波峰和波谷同应变值在同一角度正好相反,两者具有互补性,有利于钢波纹管的整体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固。(4)波峰、波侧在钢波纹管侧135°为最大拉应变,最大压应变位于管侧45°,而波谷相反。填土荷载过程中钢波纹管最大受力均出现在上半圆或下半圆的45°。(5)比较波峰、波谷和波侧,其中最大拉应变出现在钢波纹管波峰的管周315°处,应变为143με;最大压应变出现在波谷位置的管周315°角度,为105με,均小于钢波纹管的允许应变值,结构安全稳定。

2.5 波峰应变沿管周角度的变化规律

波峰应变沿管周角度的变化规律,见图6。

图6 波峰应变沿管周角度的变化规律

由图6 可以得出:(1)管顶0°不同角度测试结果均为拉应变,而管周45°部分从开始的拉应变变为压应变,后90°逐渐减小,135°又变为拉应变,后180°处变小。(2)管周45°和135°位置都发生了应力集中,施工时为确保结构稳定,应进行必要的观测。(3)随着角度的转变,应变变化为拉应变→压应变→拉应变。

2.6 波谷应变沿管周角度的变化规律

波谷应变沿管周角度的变化规律,见图7。

图7 波谷应变沿管周角度的变化规律

由图7 可以得出:波谷管顶0°各角度呈现出压应变,角度45°变化为拉应变,角度90°变小,而角度135°转变成压应变,且至角度180°压应变减小。随着角度转变,规律为:压应变→拉应变→压应变。

2.7 波侧应变沿管周角度的变化规律

波侧应变沿管周角度的变化规律,见图8。

图8 波侧应变沿管周角度的变化规律

2.8 应变沿管周角度变化测试结果对比

通过图6 ~图8 对比分析,可以得出:(1)随着角度的变化,波峰和波侧存在拉应变→压应变→拉应变的变化过程;而波谷正好相反。(2)波峰、波谷的应变值相比波侧较大,均在管周45°和管周135°出现了应力的集中现象,为确保结构稳定,应进行施工监测。

3 钢波纹管涵洞施工要点

3.1 基础施工要点

(1)钢波纹管涵洞基础为较差的地质时(如软土、冻土等),应采用砂砾等材料进行换填。(2)高填方路基应在基础上进行预拱度的设计,结合路基高度、涵长等综合因素进行取值。

3.2 拼装施工要点

(1)钢波纹管涵洞安装前应对照图纸复核涵底标高、中心轴线、两侧边线和纵坡,确保准确无误。(2)钢波纹管应先拼接成圆环,后轴向错位拼接。拼接圆环首先安装底下第一片板片,然后两侧对称由下向上进行拼接。拼装时两个板片孔位应对齐,螺栓套上垫片由内向外穿过孔位,后螺帽进行拧固。(3)防止雨水等通过板片缝隙流入钢波纹管内部,两片波纹板拼接,应使得上部的板片在外面,下部的板片在内侧。当钢波纹管涵长较长时,应边拼装边校核轴向中心线,以防止钢波纹管偏位。(4)拼装完成后应检查螺栓松紧,对于较松的螺栓应用扳手进行二次拧紧。待所有螺栓拧紧后,用专业密封胶对板与板连接处、螺帽处进行密封处理,密封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最后在钢波纹管内外壁均匀喷涂乳化沥青再次防腐,增加钢波纹管涵洞的耐久性。

3.3 回填施工要点

钢波纹管涵洞管周一般宜采用天然砂砾进行回填,当材料受限或运输困难时,可采用当地材料,但应进行试验验证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采用。应采用分层对称填筑,管周0.5 m 内应用小型夯机夯实,以免施工时大型机械碰撞钢波纹管,产生凹槽、碰掉镀锌层等破坏。管涵两侧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应避免使用带有棱角的大尺寸石块的材料进行回填。

4 结语

(1)钢波纹管的波峰和波谷应变值在同一角度正好相反,两者具有互补性,有利于钢波纹管的整体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固。(2)钢波纹管的波峰、波谷及波侧最大受力均出现在上半部圆或下半部圆的45°。(3)钢波纹管拼装时应控制好板片拼装的误差,同时做好防渗及防腐措施。管涵两侧回填应采用分层对称填筑,管顶最小填土高度应杜绝车辆的通行,以免对钢波纹管产生变形破坏。

猜你喜欢

波谷波峰涵洞
强夯法施工对高填方涵洞稳定性影响分析
炮制工程骗钱的“甲方”
板厚与波高对波纹钢管涵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高速公路涵洞安全性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
梅缘稻
波峰焊接技术现状及绿色化设计方向
中国、英国、美国、日本规范关于直墙波谷力计算方法的对比
作用于直立堤墙与桩柱的波峰高度分析计算
降低深埋涵洞侧壁摩阻力的效果分析
中空玻璃胶接结构界面脱粘缺陷的超声与X射线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