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围手术期全程胃肠道管理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2021-10-16宋丹丹李维娜

医药前沿 2021年25期
关键词:全程胃肠道输液

曹 鹏,李 静,宋丹丹,李维娜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在围手术期实施各种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患者的应激及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1]。肝癌可以采用手术治疗,但是需要做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围手术期全程胃肠道管理,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减少其对生活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围手术期全程胃肠道管理措施,能够提高生理和心理舒适度,进而促进预后,现将研究结果概括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肝癌患者100例。患者签署实验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认可。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年龄32~84岁,平均年龄(54.0±5.1)岁;男30例,女20例。实验组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55.6±5.7)岁;男25例,女25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排除标准:精神障碍、严重创面感染。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服药、监测生命体征、出院指导等,具体如下。(1)入院宣教:患者入院后一定要加强宣教,让患者及时熟悉病房环境,尽快融入环境中。主要向患者介绍医院情况,护士和医生基本情况,协助患者做好日常生活,让患者感觉舒心、放松、安全,让患者提高依从性。(2)心理护理:在病房中与患者沟通,消除他们的陌生感觉,了解患者的年龄、手术名称、心理状况,并简要介绍术后的预防措施。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受教育程度和其他相关情况解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等。护士要具有友好的举止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由于肝癌病程长,患者通常有恐惧、焦虑心理,所以要讲解手术步骤,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护士应多与患者交谈,寻求患者的家庭支持,满足患者的需求,并回答患者的问题。随时可以提供护理服务。(3)环境护理:环境对人的精神状态有暗示性影响,所有护士应确保根治术后肝癌患者的治疗环境舒适安全,并应保持室内清洁,每天通风,室内温度大约为26 ℃,每天更换床单以保持房间的洁净安全。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抗生素,严禁滥用抗生素,改善患者的抵抗力。保持地板清洁干燥,防止患者因地板表面有水滑倒[2]。

在以上基础上,实验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围手术期全程胃肠道管理,具体如下。(1)术前肠道护理:手术前服用口服泻剂、乳果糖等,大量饮水促进患者排泄,不再采用传统灌肠方式。注意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提高饮食营养水平,手术前让患者口服蛋白粉、瑞素能够预防因为禁食导致的饥饿、口渴和低血糖等并发症,同时能够避免形成粪便,可以提高手术舒适度,同时促进术后早期恢复[3]。(2)术前不常规留置导管:手术后不留置导尿管,部分患者因为导尿管可能导致炎症和腹水,对术后的舒适性不利,只有患者需要时才留置,术后24 h将留置导尿管拔除。(3)术中保温护理:在手术室因为受到麻醉药物的作用,术中低温可能偏低,特别是肝癌手术患者需要打开腹腔,长时间低温液体冲洗也会导致体温下降。术后患者还要接受大量的输液治疗,所以必须做好术中和术后的保温护理,通过提高手术室温度,做好术后保暖,加热输液液体温度等方式保持体温正常水平,可以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等,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加快术后康复[4]。(4)术后管道护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引流管要求与传统理念不同,认为引流管可能导致并发症率升高,所以手术后是否需要放置引流管需要谨慎,同时做好引流管的护理,避免引起并发症。(5)早期饮食护理:鼓励患者术后尽快实现正常饮食,合理运用肠内外营养搭配,降低静脉输液时间与总量,避免因为静脉输液导致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肠内外营养联合应用可以改善蛋白质代谢,提高免疫力,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感染、腹水等并发症。鼓励患者早期恢复用口饮食,增加抗感染效果。(6)术后活动护理: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术后护士辅助患者擦拭身体、按摩四肢,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关节操,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术后第1天根据自身情况由护士督促患者下床运动。(7)术后输液护理:过量静脉输液会使体液量增加,限制静脉输液可以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对肺功能的影响,前提是确保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同时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输液。(8)术后疼痛护理:手术会导致患者神经元的疼痛阈值降低,所以要做好疼痛护理。传统阿片类药物镇痛并发症较多,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可以选择帕瑞昔布,减少并发症发生,起到镇痛抗炎作用。

1.3 评价指标

(1)护理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总满意度=(较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并发症发生率。(3)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满意度为94.0%,高于参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例)

2.3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实验组的首次排气、首次进食、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s, h)

表3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s, h)

组别 例数 首次排气 首次进食 首次排便实验组 50 51.3±4.2 62.7±4.7 70.5±3.9参照组 50 75.4±5.3 89.6±5.2 98.5±4.7 t 10.245 11.578 7.854 P<0.05 <0.05 <0.05

3.讨论

手术容易引发并发症,一定要做好围手术期全程胃肠道管理。快速康复外科是当前较为流行的护理理念,通过在围手术期实施能够优化流程、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术后康复进程[5]。本次研究中采用了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围手术期访视能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改善手术状态。做好心理护理能够降低应激水平,提高手术效果;做好环境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生理舒适度,提高治疗依从性;术后做好饮食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免疫力[6]。做好出院指导,有助于改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实行全程胃肠道管理,能够减轻患者口渴、饥饿等症状,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快速康复理念认为,术前食用流食能够保证尿量和血容量,减少术中补液量,也有助于麻醉复苏。不常规灌肠能够维持酸碱平衡,避免肠道菌群移位和消化器官功能紊乱。术后早期进食能够促进肠蠕动。术后早期活动能够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体位的变化可以引起肠道反射促进排便[7]。本文结果显示,肝癌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全程胃肠道管理后,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与参照组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利用围手术期全程胃肠道管理对肝癌患者予以护理的效果明显,特别有助于改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猜你喜欢

全程胃肠道输液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