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对高龄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10-16张景淑

医药前沿 2021年25期
关键词:压疮高龄骨折

张景淑

(临沂市中医医院影像科 山东 临沂 276000)

近些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使得骨折发生率日益提高,而老年群体因为骨质疏松、行动不便,导致骨折发生率比较高,相较于青年群体来说,其骨折愈合难度更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残疾率与病死率,还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压疮是一种因局部软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引起,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还会损伤皮下肌肉、筋膜等组织,引发感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所以,在高龄骨折患者治疗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基于此,本文现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龄骨折患者86例进行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龄骨折患者86例。纳入标准:(1)年龄≥70岁;(2)无凝血功能障碍;(3)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异常或者沟通障碍;(2)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3)伴有免疫系统疾病;(4)中途退出研究,临床资料不完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43例,女性20例,男性23例;年龄70~82岁,平均年龄(76.25±2.16)岁;骨折类型:股骨骨折16例,胫骨骨折15例,髋关节骨折12例。试验组患者43例,女性19例,男性24例;年龄70~83岁,平均年龄(76.19±2.32)岁;骨折类型:股骨骨折17例,胫骨骨折14例,髋关节骨折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内容如下:详细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温馨的病房环境,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与湿度适宜,从而让患者放松心情,积极配合临床工作;同时,严格遵照医嘱指导患者用药,详细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消除患者顾虑,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试验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减压护理:利用悬浮床等设备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减轻局部组织受压程度,以此加快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的发生。若患者不适合翻身,可给予泡沫敷料进行局部敷贴,从而达到减压的效果,预防压疮的发生。(2)按摩护理:患者经常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为了有效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不仅要协助患者定时翻身,还要加强局部清洁,给予适当按摩。除此之外,对患者受压皮肤状况予以严密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马上给予恰当处理,以此预防压疮的发生。(3)饮食护理:结合患者病情康复程度,制定合理、科学的膳食计划。在日常饮食中,指导患者食用富含纤维素、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并保证食物清淡易消化,同时多喝水,禁食油腻、辛辣等食物,以此预防便秘;此外,叮嘱患者多吃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如青菜、萝卜等,以此促进骨折愈合。(4)功能锻炼:术后1~2 d,在患侧周围关节放置冰袋冷敷,2次/d,每次30 min,直到肿胀消退、疼痛缓解为止,之后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程度,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与功能锻炼,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抑郁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焦虑程度,分值0~100分,评分越低,心理状态越好;(2)压疮发生率;(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予以评估,以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为指标,每项指标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4)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予以评定,分值0~100分,<60分为不满意,60~89分为一般满意,≥9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就是一般满意率与非常满意率的总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在抑郁、焦虑评分方面,两组护理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抑郁 焦虑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试验组 43 60.76±4.29 39.87±3.12 60.34±4.19 39.94±3.25对照组 43 60.25±4.52 45.68±3.56 60.72±4.68 45.13±3.75 t 0.537 8.048 0.397 6.858 P 0.593 <0.001 0.693 <0.001

2.2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3.26%(10/43),试验组压疮发生率为4.65%(2/43),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5,P=0.029)。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在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方面,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认知功能 角色功能 社会功能试验组 43 89.58±4.52 89.12±4.62 88.79±4.81 88.76±4.73对照组 43 81.56±4.26 81.04±4.17 81.34±4.25 81.72±4.19 t 8.467 8.513 7.611 7.306 P<0.001 <0.001 <0.001 <0.001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重,加之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的日益提高,使得高龄骨折患者越来越多,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3]。对于高龄骨折患者来说,其康复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机体功能减退、自身抵抗力下降等,使得患者康复效果不理想[4]。此外,高龄骨折患者经常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使得局部组织受压,影响血液循环,从而非常容易引起压疮,进一步降低患者预后[5]。所以,在高龄骨折患者治疗中,为了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必须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

针对性护理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还可以预防患者发生压疮,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临床实施价值非常高[6]。在临床中,通过减压护理、按摩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组织受压,以此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通过饮食护理、功能锻炼的应用,不仅可以确保患者营养充足,满足身体恢复的营养需求,还可以增强患者抵抗力,加快患者病情康复[7]。本研究表明:在心理状态、压疮发生率、生活质量、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与有关文献[8]的研究报道相似。由此可以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高龄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有着十分积极作用。当然,本次研究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研究对象选取数量比较少、研究时段选定范围比较短等,使得研究结果无法完全阐述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所以,在日后临床研究中,可适当增加研究对象数量,扩大研究时段范围,以此为高龄骨折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助于调节高龄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压疮高龄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超高龄瘙痒症1例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