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021-10-16田爱平

医药前沿 2021年25期
关键词:钙片丁苯阿托

田爱平

(鄄城县人民医院 山东 菏泽 274600)

脑梗死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亦被称作缺血性脑卒中,其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致使脑组织处于缺氧、缺血及坏死状态进而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脑梗死发生率逐年增长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对人们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威胁。研究称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为血脂水平变动,而炎症反应也在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积极参与,也是引起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1]。阿托伐他汀钙片为临床常用他汀类药物,主要功效在于调脂,还可拮抗炎症反应,进而改善神经功能。丁苯酞作为新型药物由我国自主研发,实践证实该药可有效防护脑梗死引起的脑损伤[2]。为研究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现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中脑梗死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2)初次急性发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5~20分;(3)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4)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心房颤动;(2)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3)恶性肿瘤;(4)既往脑梗死/脑出血;(5)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感染性疾病者;(6)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7)近期3个月内有抗炎药物或他汀类药物应用史。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39~78岁,平均年龄(56.3±6.9)岁;梗死部位:17例脑基底节梗死,13例脑额叶、枕叶及颞叶梗死,7例脑干梗死,3例小脑梗死。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41~76岁,平均年龄(55.2±6.5)岁;梗死部位:18例脑基底节梗死,12例脑额叶、枕叶及颞叶梗死,6例脑干梗死,4例小脑梗死。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控制糖脂代谢、控制血压、抗血小板治疗、降低颅内压及维持呼吸道通畅等。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国药准字H20193143,每次口服20 mg,1次/d。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丁苯酞软胶囊(产自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国药准字H20050299),每次口服0.2 g,3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疗效判定标准,将两组NIHSS评分减分率计算出来,减分率减少在90%以上判定为治愈,减少45%~90%判定为显效,减少17%~45%判定为进步,减少<17%判定为无效。(2)炎性因子: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空腹状态下4 mL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取血清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不良反应:观察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IL-6、hs-CRP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NIHSS评分/分hs-CRP/(mg·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24.2±4.2 13.2±2.2 13.0±2.3 6.3±1.0对照组 40 23.8±4.5 19.1±2.8 12.8±2.0 8.7±1.4 t 0.411 10.479 0.415 8.823 P 0.682 0.000 0.679 0.000组别 例数TNF-α/(pg·L-1)IL-6/(pg·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112.6±11.4 52.8±6.2 71.6±8.7 40.8±5.7对照组 40 111.5±10.8 70.6±8.5 70.8±7.9 49.2±6.8 t 0.443 10.700 0.431 5.987 P 0.659 0.000 0.668 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肝功能损伤、肌肉疼痛、肾功能异常、腹部不适等症状。观察组出现2例,发生率为5.0%;对照组共3例,发生率为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05)。

3.讨论

脑梗死有诸多诱因,高血脂、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动脉粥样硬化为其共同病理基础,其而发病后易遗留神经功能缺损,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因此临床十分关注如何合理选择药物用于抑制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胆固醇合成期间HMG-CoA还原酶为限速酶,该酶同样是临床治疗脑梗死的“靶点”。阿托伐他汀钙片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患者口服后水解产物可将HMGCoA还原酶分泌通路部分阻断,将HMG-CoA还原酶途径减少后对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进行抑制。丁苯酞软胶囊是治疗脑梗死的新型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为丁苯酞,经人工合成,可利用多种途径对缺血区域血液循环予以改善,如将血管弹性改善、对钙离子浓度予以拮抗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并为线粒体功能提供保护。另有研究表明丁苯酞还可促进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生长,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减少,进而将神经功能有效改善[4]。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与同组治疗前(P<0.05)。这可能关联于阿托伐他汀钙片可减轻N-甲基-D-天冬门氨酸引起的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亦可将脑细胞钙超载降低,将脑血管储备功能增强后有效改善受损神经功能。而丁苯酞则能延缓脑梗死神经细胞凋亡速度和抑制脑组织蛋白表达,进而修复受损的神经元细胞[5]。

目前脑梗死被认为属于慢性炎症浸润性疾病,而IL-6为淋巴因子,由成纤维细胞与B细胞前体生成,将自然杀伤细胞的裂解功能增强,并协同TNF-α加快免疫反应生成,在斑块形成与破裂期间均有所参与,其水平可将炎症病理损伤程度反映出来;hs-CRP为急性特异性时相蛋白,其表达水平密切关联于动脉粥样硬化局部炎症反应;TNF-α可对血管内皮细胞血栓调节素进行抑制,加快血栓形成速度,在脑梗死病理过程中积极参与。本组结果还表明观察组IL-6、hs-CRP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同组治疗前(P<0.05),与相关研究报道相近[6]。可能关联于阿托伐他汀钙片可对巨噬细胞聚集进行抑制后有效拮抗炎症反应,而丁苯酞软胶囊可发挥多靶点作用,调节自噬、拮抗氧化应激及抗炎等,故而二者联用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并减轻机体炎症状态,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钙片丁苯阿托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实力坑娃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心绞痛疗效分析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