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痛中心管理模式与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中的效果比较

2021-10-16黄文伟

医药前沿 2021年25期
关键词:绿色通道胸痛急诊科

黄文伟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急诊科 广西 南宁 530199)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是指具有明显的缺血性胸痛且胸痛持续超过20 min,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及其浓度升高,经心电图检查提示典型ST段抬高的一类急性心肌梗死[1]。STEMI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救治时间短、病死率高等特点,一旦救治不及时将会诱发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危害患者生命健康,所以及时把握最佳救治时间尤为重要[2]。目前,是临床对于STEMI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目的尽早再通闭塞血管,但该手术的疗效与预后均与急救时间长短有着直接关系,若能尽早入院完成心电图诊断,尽早实施PCI术可获得最佳疗效[3]。以往急诊绿色通道在STEMI院前急救中并不能发挥出良好的辅助作用,各项急救流程也不够完善,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快速获得科学院前救治,本院实施了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并与急诊绿色通道做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66例STEMI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不同院前救治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7.39±5.26)岁;有吸烟史27例;冠心病病史7例;糖尿病22例;高血压18例。研究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41~88岁,平均年龄(69.12±5.30)岁;有吸烟史25例;冠心病病史8例;糖尿病24例;高血压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均符合STEMI诊断标准[4]:(2)发病12 h内有典型胸痛症状且持续至少20 min,发病>12 h有休克或心衰发生,需尽快入院接受PCI治疗;(3)心电图提示不低于2个导联ST段上移≥0.1 mV或新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4)血清酶学肌钙蛋白明显升高;(5)关节时间点均能详细记录;(6)家属均知情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排除标准:(1)生命体征不稳定,伴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2)不符合PCI治疗指征或患者、家属拒绝接受PCI者;(3)伴有起搏心律、预激综合征等影响心电图判断病症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急诊绿色通道急救,120救护车送入院,值班人员接到相关电话后立即出诊,在救护车上无特殊处理,入院后均先到急诊科就诊,急诊科在接诊时尽量在10 min内询问患者病史及开展心电图、血肌钙蛋白检查,以快速识别诊断。一旦明确诊断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实施抢救,采用抗血小板药物,设置除颤机(型号:飞利浦M4735A)参数以备用。入院手续可在抢救后再补办,启动绿色通道时导管科、心内科、检验科必须按要求做好准备,多学科协作抢救。

研究组采用胸痛中心管理模式救治,以胸痛中心为核心,协同院前急救部并利用专属微信平台进行信息传输。救治流程为:建立急诊科胸痛中心专属网络平台,并建立院前急救与18导联心电图采集传输系统,确保第一时间将心电图检查结果上传至我院专属网络平台。院前急救医生明确诊断为STEMI后,在救护车上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替格瑞洛180 mg(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77)、阿托伐他汀钙40 mg(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并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PCI术前预谈话,告知患者及家属行PCI的重要性与STEMI的危害性,为院内正式谈话签署同意书做好准备,以争取最佳抢救时间。急救车上电话告知胸痛中心PCI值班医师启动导管室,对于符合条件者绕行急诊科直接送入导管室开展相关手术,避免不必要接诊环节。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出诊反应时间、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急救总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急救成功率、院内MACE发生率。院内MACE包括心室颤动、心源性休克、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的出诊反应时间、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急救总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出诊反应时间/min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min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min研究组 33 1.03±0.25 1.49±0.42 66.59±5.82对照组 33 2.83±0.34 5.73±1.02 117.45±10.63 t 24.502 22.081 24.108 P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急救总时间/min 住院时间/d研究组 33 10.49±2.21 6.01±1.17对照组 33 18.71±3.05 9.11±1.36 t 12.537 9.926 P 0.000 0.000

2.2 两组急救成功率与院内MACE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院内心室颤动、心源性休克、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MAC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救成功率与院内MACE发生率比较(例)

3.讨论

STEMI为心内科多发急危重症,发生率占全部急诊患者的40%[5],发病急速、病情进展快、救治时间紧是本病主要特征。随着临床医学技术地不断革新,STEMI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提升,各大医院也为该病患者开通了专属绿色通道。以往急诊绿色通道虽然能减少部分就诊环节,但患者信息收集较滞后且急诊科停留时间较长,容易错过黄金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普遍不高。而胸痛中心是一种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规范就诊流程来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与成功率的新型绿色通道,对医务人员业务能力要求极高。目前,诸多专家认为STEMI的急救时间窗应转移至院前急救,院前急救人员通过及时高效出诊,可为急性胸痛患者成功抢救奠定良好基础。

本文结果提示,实施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后,研究组的出诊反应时间、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急救总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胸痛中心管理模式能提高STEMI救治效率,为患者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急救成功率、院内MACE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胸痛中心管理能提高STEMI患者急救成功率,减少死亡风险。究其原因,胸痛中心管理通过与院前急救部写作及建立专属网络平台,便于及时将患者18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上传,为临床制定诊疗方案提供依据。入院后,对于符合条件的胸痛患者直接绕行急诊科,坚持“先就诊后收费”原则,减少中间多个环节滞留时间,实现院前与院内绿色通道的紧密衔接,保证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患者妥善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另外,胸痛中心配备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医务人员对于胸痛急救流程有完整认知并熟练掌握,有助于保障急救工作有序进行,为救治STEMI患者提供强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与急诊绿色通道比较,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应用于STEMI患者院前救治中的效果更理想,可缩短出诊反应时间,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院内死亡及MACE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预后,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绿色通道胸痛急诊科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有些胸痛会猝死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TC-SCAN绿色通道系统日常维护浅析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请为医疗创新开通绿色通道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