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低剂量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效能

2021-10-15李超平熊立军吴钢飞漆蕾

医疗装备 2021年18期
关键词:低剂量一致性效能

李超平,熊立军,吴钢飞,漆蕾

1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4);2 丰城市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1100)

肺癌作为目前发病率及病死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与吸烟、辐射、环境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该病在临床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表现,仅出现咳嗽、胸闷、咯血等症状,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多已发展至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死率急剧上升[1]。故提高早期肺癌诊断检出率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肺癌的诊断多采用X线、CT等影像学技术,但由于X线及常规CT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辐射伤害,因此无法成为临床首选[2]。CT低剂量扫描是通过低射线、低辐射获取图像的一种方式,其辐射剂量仅相当于CT常规剂量扫描的1/5,相对安全[3]。鉴于此,本研究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早期肺癌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CT低剂量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效能,以为临床早期肺癌的筛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早期肺癌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29例;年龄40~62岁,平均(56.42±3.13)岁。本研究经丰城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1)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喘鸣等症状;(2)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本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1)术前接受放化疗治疗者;(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3)有严重器质性脑部疾病史者。

1.2 方法

1.2.1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16排Light Speed II CT扫描仪。常规剂量扫描如下:设置电压为120 kV,电流为100 mA,螺距为1.0,层厚、层距分别为10 mm、5 mm,重建层厚为5 mm;嘱患者在吸气后憋气进行CT检查,扫描时间为5~8 s;经肘静脉注射碘海醇对比剂(扬子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327)65 ml,流速调整为3.0 ml/s,注射完毕后使用等量等速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穿管,确保全部注入,进行肺部增强扫描。低剂量扫描如下:设置电压为120 kV,电流设置为80 mA,螺距为1.5,层厚、层距均为5 mm,重建层厚为5 mm;扫描及增强与常规剂量CT一致。扫描完成后将图像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处理,所有患者的图像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评估。

1.2.2诊断标准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肿瘤侵犯纵膈、胸膜及胸壁;病灶是否出现转移;是否存在管腔狭窄的情况;是否存在支气管管壁增厚或不规则情况。

1.3 临床评价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估CT低剂量扫描及常规剂量扫描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并分析不同剂量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若期望值<5,采用连续校正检验;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CT低剂量扫描及常规剂量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效能;采用一致性Kappa检验,以Kappa值评价CT低剂量扫描及常规剂量扫描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0.74提示一致性好,0.4~0.74提示一致性一般,<0.4提示一致性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66例疑似患者中,经病理诊断结果确诊肺癌51例(77.3%)。

2.2 CT常规剂量扫描诊断结果

66例患者经CT常规剂量扫描检查,诊断早期肺癌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为0.637,一致性一般,见表1。

表1 CT常规剂量扫描诊断结果(例)

2.3 CT低剂量扫描诊断结果

66例患者经CT低剂量扫描,诊断早期肺癌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为0.753,一致性好,见表2。

表2 CT低剂量扫描诊断结果(例)

2.4 CT低剂量扫描及常规剂量扫描诊断效能比较

CT低剂量扫描结果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与常规剂量扫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CT低剂量扫描及常规剂量扫描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早期肺癌患者多无特异症状表现,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发展至疾病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方式对肺癌早期患者进行合理的诊断,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CT作为目前临床诊断肺癌的常用方法,其有高分辨力、操作简单、无创等优势,通过容积扫描进行重建还可以显示肺癌患者的病变部位,对病灶进行准确的定位诊断。但由于CT常规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相对较大,可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辐射损伤,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7];而CT低剂量扫描可通过降低电流,减少辐射剂量,减少对患者的辐射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CT低剂量扫描结果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T低剂量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效能与常规剂量扫描效能相当,可以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的准确性。其原因为,CT低剂量扫描可以在保证获取完整且较为清晰的图像质量基础上,对管电流进行控制,以最大限度减轻辐射伤害[8];此外,CT低剂量扫描还能够避免因患者呼吸所导致的图像后伪影,能够对图像的宽窗及窗位进行调节,以提供更加清晰的图像显示,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低剂量检查的分辨力及密度均未减少,且能够在保证高灵敏度的前提下确保图像质量,降低对检查人员的辐射损伤[9]。本研究结果还显示,CT低剂量扫描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也表明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但也有研究显示,CT低剂量扫描诊断的假阳性率相对较高,故临床应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进一步诊断,以降低漏诊、误诊率[10]。

综上所述,CT低剂量扫描应用于早期肺癌的诊断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为临床诊疗提供较准确的参考依据,且辐射小、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低剂量一致性效能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