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新手写作者与专家的文献综述写作对比研究

2021-10-15熊淑慧

关键词:体裁写作者综述

熊淑慧

(上海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 上海 200093)

文献综述是指写作者在全面系统搜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归纳、分析、甄别、选用,对一定时期内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专题的学术成果和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概述和评论。Swales[1]的“引言—研究方法—结果—讨论”(IMRD)学术论文结构主要基于自然科学研究报告的体裁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学科差异[2-3],未把文献综述部分单列出来。胡坚[4]分析应用语言学论文,提出“引言—文献综述(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结果—讨论”结构,将文献综述单独列为学术论文的一个部分。目前文献综述写作研究尚不多见。文献综述写作对于研究生新生来说是复杂而困难的写作任务,值得关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很多仅停留在罗列资料和简单分析上,并未对文献进行评述,没有对相关研究问题的研究脉络、研究进展和不足等进行梳理,未能说明自己研究与前人研究之间的不同和联系[5-6]。

文献综述除了展现自己对该领域研究的熟悉程度,更重要的是展示观点和专业批评能力,呈现科学思维(1)有研究用 “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心智策略”等术语,本研究用“科学思维”,突出学术论文写作的科学研究特征。。仅注重体裁知识的文献综述写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7]。文献综述写作的优劣还取决于思辨能力,包括对文献的批评、评价和推理能力,对事物或看法做出有目的、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8]。文献综述写作是学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9-10]。文献综述体现的思辨能力要从与核心论点的相关性、论证的理据性、评价性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核心论点的明确性及论证结构的完整性等指标去考察[11]。要写好文献综述,写作者需要通过批判性文献阅读,找出分歧点与关键点,建立起文献间的关系,不能只将文献依编年顺序或随机罗列,而要建构一个有意义的组织框架处理文献,提出新的研究视角。文献综述写作反映了体裁结构与科学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体裁结构为科学思维提供了语言表达形式,科学思维使得体裁结构有效地实现其交际目的。

目前关注文献综述写作的研究较少,也鲜有学者提及文献综述中的科学思维。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生一年级课程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与国际期刊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以专家的论文为对照范本,旨在发现研究生新手写作者的不足之处,找出文献综述的体裁结构与其中所呈现的科学思维之间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体裁结构分析

Swales[1]58将体裁定义为“一组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交际事件”,交际目的决定了体裁结构。体裁是一组可辨认的交际事件,具有明确的交际目标,并被它们所属社区的成员共同理解。交际目标是区分体裁的重要标准[12]13。文献综述是对相关领域所查阅的大量资料的主要论点进行整理、分析、评价和总结,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的一种学术体裁[7]。

在体裁理论框架下,体裁是分步骤进行的交际事件,特定体裁呈现出有典型特征的图式结构[13]。Swales[1]提出了学术论文引言体裁的CARS模型(create-a-research-space model),包括3个语步,即确立研究领域、发现研究空白、占领研究空白,每个语步下各有步骤。Swales[14]对CARS模型进行调整修订,第3语步的3个步骤增加为7个步骤。由于CARS模型中涵盖了对前期研究成果的回顾,指出前期研究不足,因此文献综述常与引言归为同一体裁。CARS模型涵盖文理科,具有广泛适用性,却未体现学科差异性,理工类常常把文献综述放在引言部分,但人文社会学科常常有独立的文献综述部分。在学术写作教学中,常用引言作为文献综述的模板来教学,少有研究探讨引言与文献综述是否属于同一体裁,是否具有相同的体裁特点及结构模式。然而,文献综述和引言所表达的交际目的并不完全一致,引言概述整个研究,文献综述说明新研究的价值及意义,两者在语步模式结构上不一样[3-4]。引言说明论文选题在本学科领域的地位、作用以及目前研究的现状,特别是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确立研究问题,引出下文。而文献综述部分是要求对国内外此研究领域相关研究动态进行系统的展现、归纳和评述,阐述研究现状,评价前人研究成果,指出存在的问题。文献综述的交际目的在于表达研究者对研究主题和相关文献的理解与诠释,是呈现研究主题和相关文献及文献间彼此关联的写作,通过整合文献间的论点,从文献中建立一种逻辑脉络,进而产生新的论点[15]。

Kwan[3]认为引言和文献综述的修辞结构并不一样,提出文献综述的3个语步:语步1“建立研究领域”;语步2“建立研究空间”;语步3“占领研究空间”。这3个语步下共有12项策略,“策略(strategies)”(2)选用“策略”而不是“步骤”,是因为“策略(strategies)”侧重于表达写作者可根据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对其进行选择。指的是各语步下有着交际目的的意群,这些小的意群合起来实现某个语步的交际目的。

胡坚[4]建立了4语步模型,包括16项策略,如表1所示。语步1介绍课题的背景及其重要性;语步2对前期相关研究进行描述和总结;语步3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差距或空白;语步4提出新的研究问题。

表1 文献综述的语步模型[4]Tab.1 Move structure in LR

(二)文献综述中的科学思维

阅读文献要对知识或权威的观点进行辨别或深入思考,不仅要收集文献,还要建立文献间的联系,对收集的文献进行挑选、排序、区分和整合,列出需要哪些新文献[16],进行高层次的思考、辨析、质疑和评论[17]。因此,文献综述写作不仅需要体裁知识,还需要运用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指的是在科学研究中用到的归纳、对比等[18]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在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写作者搜寻、阅读相关文献,找出和研究主题相关的部分,并建立文献间的关联。文献综述的本质是论述的建立,一步一步导向自己的研究问题,服务于自己的研究。组织文献要经过思考、重组、分类、比较、归纳以整合相关概念、重组论述逻辑的科学思维活动。

文献综述是写作者与学术团体对话,展现研究状况,通过对文献的分析、评述、整合,说明前人研究对研究领域进行了哪些有意义的拓展和贡献,与相关前人研究连接起来,建立研究框架,阐明其中关联,并呈现自己研究的贡献与价值。文献综述是新观点的构建,显现研究者对该领域研究的掌握,以及自己的研究如何在原有的学术领域知识基础上,继续衔接与延伸。写作者通过建立论证,整合不同观点、结论和不同角度,呈现的是写作者运用科学思维来表现对文献的思考与整合。

唐佩瑾和吴美美[15]提炼出文献综述里的5种心智策略:分析/评论、比较、分类、归纳/总结、确定研究立场。分析/评论是分析文献的主要观点,并对其优缺点及局限进行评论;比较是指找出文献的观点的异同之处;分类是依据文献的研究发现、研究方法等加以分类;归纳/总结是通过回顾前人研究能得到什么结论;确定研究立场是作者在总结相关文献后,利用文献回顾的结果,指出文献与自己的研究有何关联,从而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

(三)体裁结构与科学思维之间的交互关系

学术写作目的是说服读者相信其观点的正确性,并接受其观点。说服读者靠的不仅是语言表达,还有语言背后的科学思维,二者之间是交互关系。在学术写作中,学术语言是科学思维能力的体现,科学思维通过学术语言来展现[19]。文献综述的写作需要通过科学和论述逻辑建构,在回顾文献基础上建立并呈现新的论述。体裁结构呈现出写作者的科学思维,而科学思维需要借助逻辑严密的体裁结构表现出来。

本文选取30篇管理学专业一年级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课程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与30篇管理学英文期刊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做比较,旨在找出研究生新手写作者与专家在文献综述写作中体裁结构与科学思维的差异,试图了解写作者如何建立论证,将相关研究的不同观点、结论和不同角度的看法整合起来,找出自己研究的立足点。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下:

(1)研究生新手写作者与专家在文献综述的体裁结构上有哪些差异?

(2)研究生新手写作者与专家在文献综述写作中的科学思维有哪些差异?

(二)语料来源

语料来自两个自建库,一个是研究生库,另一个是专家库,各包括30篇文献综述。研究生库来源于上海某高校管理学一年级研究生,他们在研究生学习之前没有受过学术英语写作的训练,没有用英语撰写过论文,在研究生一年级上学期选修“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库中节选了他们课程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平均长度为428词。专家库来源于2015至2018年度在InformationandManagement等管理学专业国际期刊发表的30篇论文,截取论文文献综述部分,平均长度为1 126词。本研究没有刻意根据作者的国籍遴选,是因为这些论文能在知名期刊上发表,说明其写作符合学术英语写作规范,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接受与认可。

(三)分析方法

1.文献综述的语步及策略分析

本文使用胡坚[4]提出的4语步模型,加入Kwan[3]关于语步3的3C策略来分析研究生及专家的文献综述,共4个语步,17个策略。以下将以专家论文的文献综述为例,示例各语步及其中的策略。

语步1确立研究领域,有3个策略,见1A~1C。

1A概述主题。包括术语的定义或解释、理论及构念、该研究目前大致状况等,通常不涉及具体的某项研究。

例1Tensorfactorization,first introduced by Hitchcock(1927),can be regarded…(E6(3)E1,E2等指代专家论文。)

1B宣称重要性。

例2Scholars have longemphasizedtheimportanceof aligning the interests of managers with their respective owners.(E1)

1C提供背景信息。

例3The literature on predictive models for single bank failuresisrelativelyrecent:…(E8)

语步2前期研究回顾与总结,有3个策略,见2A~2C。

2A引用前期研究。

例4Scholarsoftendrawontheseassumptionsto argue that…(Devers,Wiseman,andHolmes,2007b).(E1)

2B做出正面或负面的评价。

例5In contrast,in the paper by Boyaci et al.(2015)…theanalysisisdeterministicandthusdailyfluctuationsindemandarenotfullyconsidered.(E6)

2C总结。

例6Previous researchcanbegenerallyclassifiedintothreecategories:…(E5)

语步3确立研究地位,有5个策略,见3A~3E。

3A提出相反观点。

例7To summarize,…butneglectedtransitionactivitieswithinthetripchainthatmightbethedrivingforceunderlyingcyclingmovements.(E5)

3B指出研究空白。

例8Moreover,fewstudiesincorporate both locational and time information…(E5)

3C肯定前期研究。

例9These papers estimate that losses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tax-related decisions studied,suggestingthatlosses’effectontransferpricingisworthstudying.(E28)

3D与现研究建立关联。

例10Theabovediscussioncanbeusedforhypothesis(H1) regarding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procedural justice.(E2)

3E综合理论框架。

例11Considerableresearchhasshownthatbecauseacquiringfirmreturnsarequitevolatileandoftennegative,acquisitionsplaceacquiringfirmvalueatrisk(Haleblian et al.,2009)…Aspriorworksuggests, the decision to acquire is fraught with ambiguity…(E1)

语步4占据研究地位,有6个策略,见4A~4F。

4A提出研究目的或研究问题。

例12Toanswerthisquestionisthemainpurposeof the manuscript.(E20)

4B提出理论框架。

例13Theresearchmodelin this study focuses…Themodelsuggests…(E30)

4C指示论文结构。

例14Therestofthepaperisorganizedasfollows:…(E8)

4D解释术语。

例15ThePetriNetiscomposedofthreeparts: the bicycle flow sub-net,station control sub-net,and redistribution circuit sub-net.(E3)

4E指出可能的发现。

例16Fromamethodologicalviewpoint,weproposeaframeworkthat …Fromanappliedviewpoint,wepresentthefirstsystemicriskmodelbased on big data …(E8)

4F指出研究设计或研究步骤。

例17Weusemeta-analyticalmethodsto synthe-size …(E29)

2.文献写作中的科学思维分析

借鉴唐佩瑾和吴美美[15]心智策略分类,文献综述里呈现6类科学思维:分析、评论、比较、分类、总结、确定研究立场,其定义见表2。在做文献编码时,研究者发现分析与评论应为不同策略,有的文献综述写作中出现分析策略,并不对其评论,二者归为不同类;归纳与总结是相同的策略,为避免重复,选取了总结为策略。

表2 文献综述中的科学思维[15]Tab.2 Scientific thinking in LR

3.数据编码及统计

研究者对两个语料库做了体裁结构及科学思维的编码和统计。语步及策略的界定依据是识别其交际目的来判断其归属,语步分析考察的是体裁目的,由目的决定内容、结构模式和语言的选择[1]。每个语步或语步下的策略都有各自要实现的交际目的,同时又服务于整篇论文的交际目的[3-4]。

研究者首先定义语步、策略及科学思维,并在专家库里找到相应的示例,再对两个库进行编码。数据编码及统计由研究者与一位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手工统计,共同完成,有分歧处通过协商解决,2人之间的评分信度为0.91。为便于两个库比较,语步、策略及科学思维的计数是以篇为单位,如果该篇论文中出现了某个语步、策略或科学思维,记为1次。

三、结果

(一)体裁结构分析

通过文献综述的编码及统计,发现研究生与专家在文献综述的语步及策略使用上,无论是频率还是多样性方面均存在差异。

表3显示专家文献综述中4个语步几乎都能出现。研究生的语步2为100%出现,其他语步出现的频率依次为语步1、语步3和语步4。

表3 研究生与专家文献综述的语步对比Tab.3 Comparison of moves between MA students and expert writers

表4显示,专家在策略使用上多于研究生。在17种策略中,研究生与专家使用最多的策略为2A,但是在其他策略方面,研究生在出现频率及使用策略的多样性上均低于专家。

表4 研究生与专家文献综述的策略使用对比Tab.4 Comparison of strategies in LR between MA students and expert writers

在语步1,研究生与专家使用3个策略的频次依次均为1C、1B、1A,差距较大的是1A,仅有1篇研究生的文献综述使用该策略。

在语步2,研究生和专家100%使用了2A。与专家相比,研究生较少使用2B和2C策略。

在语步3的所有策略使用频次上,专家均高于研究生,而且专家的文献综述中出现了5种策略,研究生只使用了3种策略。研究生和专家使用最多的两个策略均为3B和3A,但研究生中的比例较低。专家文献综述中还出现3C、3D和3E等策略。

语步4“占据研究地位”的策略使用频次,专家也高于研究生。专家与研究生使用最多的策略为4A和4F。但研究生的这2个策略在出现频率上仍低于专家。

(二)研究生和专家文献综述体现的科学思维差异

表5显示除了“分析”这一项,研究生的科学思维出现次数均少于专家。专家文献综述中几乎全部都能找到“分析”“评论”“比较”“分类”“总结”和“确立研究立场”这些科学思维。而在研究生的文献综述中,“分析”与“评论”出现频次比较高,而“总结”“确立研究立场”“分类”较低,“比较”这一项为0。

表5 研究生与专家文献综述的科学思维对比Tab.5 Comparison of scientific thinking in LR between MA students and expert writers

四、讨论

(一)体裁结构差异

语步分析发现,研究生的文献综述并未完全实现文献综述通过回顾前人研究,找到研究空白,提出自己的研究这一交际目的。研究生在文献综述写作中主要回顾前期研究,列举前人相关研究,而在语步3、语步4方面较薄弱,流于对前人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堆砌。文献综述不能只局限于介绍研究成果、传递学术信息,还要对各种成果进行评价,并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对比研究生和专家4个语步中的策略,发现研究生在策略使用频次及多样性上均低于专家。专家在每个语步中均能使用其中的策略,并呈现策略的多样性。研究生只有语步2的2A的使用是100%,其他策略使用均较少。这表明研究生不熟悉如何通过策略来实现文献综述的各语步交际目的,写作文献综述仅局限于引用相关文献,没能做到对文献进行正面或负面的评价、总结,建立自己研究与前期研究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出研究目的、研究设计及理论框架。

(二)科学思维差异

对比研究生与专家文献综述的科学思维差异发现:研究生未能比较文献中的不同研究发现或观点,缺乏分类能力;没能做到将相关文献抽象出共同的特质并加以分类,依据主题、研究方法、理论和发现等,将文献加以分类、总结;没有建立文献与自己的研究之间的关联,确立自己的研究立场。

科学思维在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帮助写作者整合相关文献,重新组织论述、整合、分类、归纳相关概念,找到新的研究视角。研究生在文献阅读及梳理过程中,没有运用科学思维对文献进行批评性阅读,仅是做表面阅读和描述,文献综述仅停留在描述的层次,对文献进行简单罗列和陈述,缺乏对文献做出分类、总结及评论。

(三)体裁结构与科学思维的交互关系

文献综述的体裁结构与科学思维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写作者的科学思维影响着其文献综述的体裁结构。文献综述以特定的语步结构实现其交际目的,通过策略实现交际功能,而这个过程与科学思维紧密关联。研究生文献综述存在的不足,在于没有正确理解文献综述要实现的交际目的,没有在文献阅读及整理过程中呈现科学思维。文献综述的语步及策略的缺乏,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缺席。研究生的语步3和语步4出现比较少,相应的语步策略使用也较少,因而科学思维中的“比较”“分类”“总结”“确立研究立场”出现频次也较少。

文献综述呈现了体裁结构与科学思维之间的交互关系,二者互为表征。体裁结构是科学思维的表现形式,科学思维借助体裁结构有逻辑地表达出来。学术写作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表达,还和获得学术知识的方法和过程有关系,学术论文要表达出新知识是如何产生、创造的过程[21]。文献写作中,写作者要从描述信息到质疑、评价、重组信息,再到有意识地探索新的思想、数据、解释,在此过程中要求创造出新知识的构建和知识观点的协商的媒介[22]。利用分类、归纳等科学思维,进行比较和批判,并从文献评论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写作者阅读文献,找出研究方向,确定研究问题,提出研究方法,是一个文献整理和思维交错的过程。

五、结束语

本研究采用量化的分析研究方法,从体裁结构和科学思维方面对研究生论文的文献综述与期刊论文的文献综述进行了统计和识别,找出研究生新手写作者与专家在文献综述写作方面的差异。研究生没有理解文献综述语篇深层交际目的,因此在写作中没有体现出相应的体裁结构和策略,没有呈现相应的科学思维。研究生没有运用科学思维在文献阅读中找出其中的研究发现、观点、研究方法的异同,没能将文献加以比较、分析、综合、评论,没能重新组织论述、整合、分类、归纳相关概念,这是造成研究生文献综述写作不足的主要原因。

在文献综述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对文献综述交际目的的认识,锻炼其科学思维。“主题阅读”是训练文献阅读的科学思维的一种途径,读者针对同一问题或主题广泛阅读,找出各种观点、想法,并做出理性分析,将相关主题的不同读物加以比较、分析、综合、评论,判断哪些知识是与解决问题相关的部分,依照一定的目的,组织成有系统的知识,整理、建构出一个思考条理[15]。教师应引导研究生将“主题阅读”应用贯穿于文献综述中,帮助其针对同一主题,整合相关文献,在综述的基础上,重新组织论述,总结文献观点,以证明自己研究的重要性,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及方法。这种阅读训练可帮助研究生训练科学思维,提高文献综述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体裁写作者综述
手机依赖的干预与对策综述
《俄罗斯的形象
——艺术体裁的修辞研究》评介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知识追踪综述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写作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体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