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学科推进新时代革命传统教育浅谈

2021-10-14陈尔杰

语文建设 2021年9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课程标准高中语文

陈尔杰

【关键词】革命传统教育,革命文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在百年来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中形成的革命传统,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多套语文教材,都以引导学生体认与发扬革命传统作为教学的突出任务之一,以弘扬革命信念、反映革命历程、表现革命英雄人物奋斗事迹和精神品质的优秀作品作为教材的重要内容。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革命传统教育也占有重要地位。课程标准不仅在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层面明确提出“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而且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层面针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设置了专门的学习任务群。这既体现了新时代革命传统教育的要求,也体现出语文的学科特点,是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体系设计和相关单元编写的主要依据,值得深入研讨。本文拟从教材编写者的角度,就如何准确把握高中语文学科革命传统教育的定位,如何深入发掘革命传统的丰富内蕴等问题谈一些浅近的认识。

一、准确把握高中语文学科革命传统教育的定位

革命传统教育是一个由多学科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在与各个学科的联系和比较中,准确把握高中语文学科革命传统教育的定位和任务。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革命传统教育“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这三科是革命传统教育的主体,《指南》中对于这三科的表述,也各有不同:

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核心课程,要全面反映革命传统主要内容,注意对思想内涵的深刻解读,突出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政治认同;同时引导学生弘扬革命精神,培养高尚品德。

语文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在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语文学科注重以文化人,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革命精神、深入感受爱国主义精神,体认英雄模范的高尚品质,陶冶性情、坚定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是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载体,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学科要结合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特别是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以及共产国际成立等国际环境,讲清楚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注重通过整体叙述与背景叙述,使学生系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历程,从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培养高尚品德,形成优良作风,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

在三科之间作一个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其自身的学科特点造成的。思想政治学科偏向于“思”,历史学科偏向于“史”,与这两科相比,语文作为“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可谓偏向于“文”,即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以文化人”的特点,来引导学生“体会”“感受”“体认”,在语文活动的实际体验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较语文学科与思想政治、历史学科的差异,并不意味着要让语文“关起门来”“自说自话”。从内容上看,语文教材中那些深刻、缜密地论述了中国革命理论基础的典范论著(如《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等),那些反映中国革命伟大历程、展现革命英雄人物崇高情怀的文学作品(如《荷花淀》《小二黑结婚》等)和纪实作品(如《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等),与思想政治、历史学科的学习内容本就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从旨归上看,它们则共同完成传承与弘扬革命传统这一根本任务。课程标准在多处行文中反复提倡“组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正是这种内在联系的体现。应该注意的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在革命传统教育这一特定问题上的体现,在充分调动学生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学习经验的同时,要避免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或历史课,要始终立足于语文学科在课程本质、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上的自身特点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对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各式各样的申说。从学科核心素养的层面来理解,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独特的课程素养,也是其他要素的基础。……其他三个方面(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既是从语言运用中生发出来的,又是语文课程不可缺乏的。它们虽然不是语文学科独有的,但是在语文学科里有独特的意义与方式。……这四个方面不是一个一个地分别实现和落实。在任何时候、采用任何方式,四个方面虽有侧重却是综合实现的”[3]。显然,虽然课程标准在相关表述中,是将对革命文化的繼承和弘扬归入“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方面来谈的,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有机性,要求我们绝不能脱离语言运用这个基础,而从单一层面孤立地理解语文学科中的革命传统教育。

下面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具体课文为例,来更直观地认识这一点。必修上册第11课是毛泽东同志的《反对党八股》(节选),这是一篇在党史和革命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经典著作,其中许多内容与思想政治学科(如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历史学科(如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本课的“学习提示”分为三段,第一段简明扼要地介绍文章的历史背景,通过提出“讨论文风问题的必要性”这一问题,提示学生思考文章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第二段梳理文章内容,指出文章树立的正确主张“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和文风”,以及文章重点批判的对象“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紧承前文,点明“学风”与“文风”的联系,有助于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第三段聚焦议论说理的语言问题,要求学生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归纳特点并评析表达效果。可以说,这三段学习提示,始终立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基础,前两段侧重“思维发展与提升”,最后一段兼顾“审美鉴赏与创造”,而将“文化传承与理解”寓于整体学习之中。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由此形成了有机的通联。

语文学科以语言文字运用为基础的综合性,不仅表现在核心素养的层面,而且也表现在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层面。“学习任务群就是素养教育综合性的具体呈现方式”[4],显然,任何一个任务群,一方面不是只有一个目标、一类内容、一种形式的单质化的存在;另一方面,任务群与任务群之间也是相互渗透、密切关联的。由此可见,无论是对于选择性必修阶段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还是选修阶段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任务群,都不能作单一化的认识。由此便能理解,为什么一方面“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在结构上安排在选择性必修阶段,同时其“学习内容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5]。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实际上也正是这么把握的,例如《反对党八股》这篇文章,从大的方面说,就既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同时又属于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与选择性必修阶段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等课文形成一个有序的学习链条。

至此,笔者已经反复申说了语文学科“以语言文字运用为基础的综合性”这一基本特点;另一方面,正如恩格斯所提醒的:我们不要将唯一性错当成统一性,“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6]。语文教学之所以能通过某一篇、某一单元乃至某一任务群来实现多方面的“统一”,是因为这种统一本身就已蕴含在多样化的对象之中,语文完成的“综合”,也一定是一种在充分发掘、探究基础上的丰富的综合。针对革命传统教育来说,这就要基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能力与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发掘中国革命传统的丰富内蕴。

二、深入发掘中国革命传统的丰富内蕴

在课程标准关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任务群的表述中,既有针对理性思维和客观认识的,又有关系审美体验和艺术欣赏的;既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又特别注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精神品格的提升;既聚焦历史,又关怀当下、面向未来。可以说,在课程标准规定的十八个任务群中,这两个任务群内容的丰富性与任务的综合性都特别突出。这一特点,从根本上来说,源于中国革命传统本身的丰富和深刻。高中语文课程如何在整体把握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其丰富的内蕴?课程标准给出了重要的提示——围绕传承革命文化这一核心要求,注重在文化层面认识和理解革命传统。

文化是一个既重要而又十分复杂的概念。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雷蒙德·威廉斯指出,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生活层面的创造,而且更是人的各种行为模式的总和,是一个特定社会现实中人类存在方式的整体。[7]我们在这里无须咬文嚼字地追究文化的确切定义,关键在于明白“文化”这一概念中既包含理性的思考,又包含情感的体验与审美的因素;既是相对凝固、明确的知识,又是不断生发的实践过程;既“是共同的意义,是整个民族的产物”,同时又“有个体的意义,是一个人全部个人和社会经验的产物”[8]。这对于我们认识革命文化的丰富内容、深入发掘革命传统作品的多方面意蕴有所启发。

第一,在研读革命传统作品时,既要重视理性思维,理解革命的思想理论基础,并运用其观点去进行分析和认识,也要注重情感、审美的体验,及其对人格的感发和熏陶。一个完整、充分的教学过程,要始终注意将这几个方面统一起来。当然,针对不同体裁、主题和内容的具体作品,以及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应当有所侧重。这里以统编高中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毛泽东同志的这篇著名讲话《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例,试作分析。

教材在本课的“学习提示”中,着重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主要的思想内容——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的论证,以及对新中国未来发展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宏大规划,更进一步提示学生要密切关注本文的背景,将这篇具体作品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历程”联系起来思考,从而深入认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学习提示的这些内容,偏重于理性的思考探究,体现了本文既是一篇重要的理論著作,同时又是一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中国革命重大历史事件紧密关联的文献的基本特点。与此同时,学习提示也引导学生去关注“其中蕴含的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感受文章中洋溢着的、激荡在历史转折之际的巨大情感,体会领导这场伟大革命的领袖人物的胸襟和情怀,其中也就包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审美的体验。本单元的“单元研习任务”进一步明确提出这几个方面,有的任务从语言细节入手,让学生体会这篇讲话的语言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毛泽东的豪情、自信和睿智”,又“是如何将感情抒发与理性表达结合在一起的”;有的任务则聚焦于革命者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从阅读优秀革命文化作品中获得人格的砥砺。教师在教学本课时,应该注意领会教材中这些内容的内在关联。

第二,革命文化不仅仅是中国革命百年历程的历史结晶,同时也是塑造当代中国现实的一个生机勃勃的、最强有力的要素。关怀当下、面向未来的实践性,是把握革命文化时应该格外重视的一个特点。我们应该把继承、弘扬革命文化,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理解多样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以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的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中包含着相互联系而又分属各课的多篇作品。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以及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理论文献。教材将这三篇文章按照年代顺序依次排列在一起,凸显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中心,既注重让学生把握这一思想路线,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意义,更多方面引导学生“用历史事实和亲身经历印证本文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学习运用相关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辩证分析”,“联系社会发展实际,或结合其他学科所学,谈谈你对这篇文章核心观点的认识。注意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事实来论证你的观点”,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学风带入对当下的关注和思考。教材还将恩格斯论述唯物史观的重要书信《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和著名哲学家张岱年探讨中国哲学史上“立其诚”问题的论文《修辞立其诚》编排在这个单元,前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革命的理论来源,后者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确因素,可以为我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示范。这两篇文章与三篇党的理论文献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也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有机关联。

第三,在革命传统教育中,既要注意把握革命文化作为“整个民族的产物”的共同意义,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发掘其“个体的意义”。课程标准在相关表述中反复强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联系思想实际和亲身见闻”“深化学生对中国革命历程的切身体验”“力求有自己的独到认识”,这些表述的角度与侧重点略有差异,共同之处是都着重指出了激活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对于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意义。这本身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原则,对于革命传统教育而言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革命传统才能真正内化为他们坚定不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革命文化也才能真正得到传承与弘扬。教材在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的学习提示中,提示学生“体会作者‘灵魂的震动”,这一表述虽是引自原作者夏衍对这篇特定作品创作的回忆,其意义却不限于本课。优秀的革命文化作品,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情感与审美上,都饱含着“震动灵魂”的巨大力量,让这些优秀作品进入学生的心灵,将这种巨大的力量释放出来,则是教学应该完成的任务。

三、关于革命传统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学科的革命传统教育,本文以统编高中教材为依据,举了若干例子,意在联系这些具体内容展开思考。实际教学中产生的经验,当然会比本文所举的更丰富,也更鲜活生动。本文在具体教学方面不再作太多展开,只拟顺着前面的观点,提出一些思考。

首先,我们知道,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革命传统教育中,应该尤其注意避免先入为主的灌输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倾向。其次,高中阶段的教学,要与义务教育阶段有所区别,应该设定更高的目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9]是鲁迅先生的名言,虽然本是针对创作而言,却有更普遍的指导意义。开掘的“深”,也就是思想认识的深刻、情感体验的深切、审美探究的深入等,这些在前文已经谈了不少;选材的“严”,也就是以明确的问题意识为导向,确定核心文本作为探究的重点对象,并精要地选择与之相联系的其他材料。正如课程标准所讲的那样,既要“视野开阔”,又要“尽量有针对性”,还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合的研究题目,注重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指导”。教材在学习提示和单元任务中,围绕作为核心文本的课文,给出了不少延伸阅读的线索,教学中可以参考。最后,要尊重、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特别是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只要教师牢牢抓住语文课“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基点,就可以放手组织各式各样的跨学科研究,让其他学科特别是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的相关經验,成为“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研讨的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课程标准高中语文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