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樟高产1,8-桉叶油素内生细菌发酵条件优化

2021-10-14王鑫魏琴莫开林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锥形瓶梯度菌株

王鑫,魏琴*,莫开林

1.宜宾学院,四川宜宾 644000;

2.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81

油樟,学名Cinnamomum longipaniculatum(Gamble) N.Chao ex H.W.Li,是我国能够生产天然芳香油的特有树种,该树种于1974年由四川省林业科学院森林植物分类专家赵良能发现并命名[1]。油樟精油中含55%以上的1,8-桉叶油素,1,8-桉叶油素应用面广,需求量大,但从香料植物油樟中提取收原材料资源限制,其产量有限。因此,探索一种使用油樟内生细菌通过发酵工程直接生产1,8-桉叶油素的生产工艺具有较广阔的研究空间。本文在前期筛选出高产1,8-桉叶油素油樟内生细菌的基础上[2,3],对发酵条件优化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优选出1,8-桉叶油素内生细菌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工程人工生产1,8-桉叶油素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生物材料

油樟1,8-桉叶油素内生细菌,自制。

1.1.2 药品试剂

表1 药品试剂Tab.1 Pharmaceutical reagents

1.2 仪器设备

表2 主要仪器Tab.2 Main equipments

1.3 试验设计

1.3.1 发酵时间的确定

取15个100 mL锥形瓶,超声波清洗干净,70℃烘干备用。每个锥形瓶冷却至室温,分别加入40 mL LB液体培养基,封口膜覆盖、橡皮筋缠绕密封,置于高压灭菌锅设置温度121℃、灭菌时间20 min,灭菌结束后取出锥形瓶,置于超净工作台紫外线照射冷却至室温。设置发酵时间为五个梯度水平,即10 h、15 h、20 h、25 h、30 h,无菌条件下接种目标菌株,置于35℃,140 r·min−1恒温摇床培养箱中按发酵时间梯度分别进行发酵,每一个发酵时间水平内发酵3个锥形瓶,作为平行实验。发酵完成后测定1,8-桉叶油素产量,优选出最适宜的发酵温度。

1.3.2 发酵转速(溶氧)的确定

对发酵培养转速优选的实验设计5个梯度,即转速为120 r·min−1、130 r·min−1、140 r·min−1、150 r·min−1、160 r·min−1。在筛选出的发酵时间为20 h的基础上,每个转速梯度设置3个平行。发酵结束后测定1,8-桉叶油素产量,优选出最适宜的发酵培养转速。

1.3.3 发酵pH值的确定

对发酵pH值优选的实验设计5个梯度,pH值为6.0、6.5、7.0、7.5、8.0。在筛选出的发酵时间为20 h、发酵培养转速为150 r·min−1的基础上,每个pH值梯度设置3个平行实验。发酵结束后测定1,8-桉叶油素产量,优选出最适宜的发酵pH值。

1.3.4 发酵温度的确定

对发酵温度优选的实验设计5个梯度,即29℃、31℃、33℃、35℃、37℃。在筛选出的发酵时间为20 h、发酵培养转速为150 r·min−1、发酵pH为6.5的基础上,每个温度梯度设置3个平行实验。发酵结束后测定1,8-桉叶油素产量,优选出最适宜的发酵温度。

1.4 数据处理

本试验数据用Excel 2016软件和SPSS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时间对1,8-桉叶油素产量的影响

以不同的发酵时间为基础进行的发酵时间优化实验,所得1,8-桉叶油素的产量情况如图1(a)所示。以5个梯度水平的发酵时间对目标菌株进行发酵时间优化,随着发酵时间增加,产量由最开始的10 h时1.80 mg·L−1开始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在发酵时间为20 h时,1,8-桉叶油素产量达到最高为2.67 mg·L−1,发酵时间继续延长,当超过20 h后,其产量显著降低。因此发酵时间过短或者过长,都会影响1,8-桉叶油素的产量,发酵时间确定为20 h最为适宜。

2.2 发酵培养转速对1,8-桉叶油素产量的影响

以不同的发酵培养转速为基础进行的发酵转速优化实验,所得1,8-桉叶油素的产量情况如图1(b)所示。以5个梯度水平的发酵培养转速对目标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随着发酵培养转速增加,产量由最低的120 r·min−1时1.08 mg·L−1开始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在150 r·min−1时达到最高产量3.08 mg·L−1,当发酵培养转速超过150 r·min−1后,产量显著降低。因此发酵培养转速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影响1,8-桉叶油素的产量,发酵培养转速确定为150 r·min−1最为适宜。

2.3 发酵p H值对1,8-桉叶油素产量的影响

以不同的发酵pH值为基础进行的发酵pH值优化实验,所得1,8-桉叶油素的产量情况如图1(c)所示。以5个梯度水平的发酵pH值对目标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随着发酵pH值增加,产量由初始的pH值=6.0时2.00 mg·L−1呈现上升趋势,在pH值=6.5时达到最高产量6.53 mg·L−1,当发酵pH值超过6.5后,产量显著降低并趋于稳定。因此发酵pH值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影响1,8-桉叶油素的产量,发酵pH值确定为6.5最为适宜。

图1 发酵工艺条件对产量的影响Fig.1 Effect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son yield

2.4 培养温度对1,8-桉叶油素产量的影响

以不同的发酵温度为基础进行的发酵温度优化实验,所得1,8-桉叶油素的产量情况如图1(d)所示。以5个梯度水平的发酵温度对目标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随着发酵温度增加,产量由初始的温度29℃时5.26 mg·L−1呈现为上升趋势,在31℃时达到最高产量9.68 mg·L−1,当发酵温度超过31℃后,产量显著降低并趋于稳定。因此发酵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影响1,8-桉叶油素的产量,发酵温度确定为31℃最为适宜。

3 结论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确定了油樟1,8-桉叶油素内生细菌最佳发酵条件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为31℃、发酵转速(溶氧)为150 r·min−1、发酵为pH值6.5、发酵时间为20 h。在单因素优化实验筛选出的最佳发酵条件下,产量由未优化时的2.30 mg·L−1增长至9.68 mg·L−1,产量增长率为320.8%。

猜你喜欢

锥形瓶梯度菌株
带非线性梯度项的p-Laplacian抛物方程的临界指标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菌株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毛木耳优良杂交菌株的选育*
Autoimmune hepatitis in a patient with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A case report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隔空灭火
基于AMR的梯度磁传感器在磁异常检测中的研究
基于数字虚拟飞行的民机复飞爬升梯度评估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香菇耐高温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