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眉山熊猫分局:聚焦“急难愁盼” 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2021-10-14何星智

绿色天府 2021年8期
关键词:办实事公园社区

○文/ 何星智

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认真谋划公园建设,始终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事精准施策,做到群众有所呼,公园有所应。

急群众之所“急”。一是整治隐患“痛点”。抽调18人组成5个检查小组,由局领导带队,对公园范围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21家企业、8个地质灾害点、11家农家乐、4条河流、199户农房和43.5千米道路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制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3份,现场整改问题4个,收集建议3条。二是回应民生“焦点”。为解决野生动物肇事问题,分局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回应,借鉴各地相关经验做法,经多次实地调研论证,采取投保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方式,实现“主管部门投保、保险公司理赔、受灾群众获益”,最大限度保障公园原住民和游客合法权益。三是突破服务“难点”。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建立学法用法动态管理库,定期收集工作难点,由领导干部带头领题开展“每周一学”,组织局机关、管护点干部学习研讨,专题分析解决。目前已开展学习研讨27期,全覆盖业务知识测试1次,联合执法2起。

向群众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局领导带队到包保区域整改问题

向群众宣讲科学文明养犬科普知识

对公园范围内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解群众之所“难”。一是“双报到”助力社区共治。“落户”洪雅县城的分局积极参与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机关党支部主动到“包保”社区报到,认领机关单位能够提供帮助的专项任务;督促机关在职党员到居住小区党支部报到,参加志愿服务。二是“双服务”助力小区自治。负责3个住宅小区和临街店面“包保”工作,机关各部(办)和在职党员与1个社区网格、3个小区、12个楼栋单元“1+1”结对,认领服务内容,制定服务计划,帮助小区解决具体困难。三是“齐发力”助力问题整治。统一设置卫生健康教育宣传栏3处,定期开展卫生检查评比并公示;协调专业公司安装电瓶车充电桩,解决私拉乱接电线问题;联合小区党员清洁僵尸车30余辆;积极筹措资金全面解决小区安全隐患,协调网络公司清理规范存在多年的“蜘蛛网”线路问题,拆除小区违建杂物间,在背街小巷安装路灯,方便小区居民出行。

想群众之所“愁”。一是领导领题查不足。局领导带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大走访大调研实践活动,收集群众反映突出问题4个;到联系镇开展基层换届、疫情防控、森林防灭火等工作督导60多次。二是问需于民听意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公园周边村社、管护点座谈,实地走访原住民,宣传国家公园相关惠民政策,了解划入公园范围后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收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突出问题和矛盾隐患6个,将本职工作与解决民生问题统筹推进。三是“按图施工”清台账。将领导调研、问需于民所收集的建议和问题、矛盾隐患等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精准制定措施,逐个解决、逐项销号。

帮群众之所“盼”。一是携手社区共建。在入口社区成立1个党支部、建立1个行业管理协会、统筹N个经营实体和社区居民点,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党员模范带头、旅游行业自律和涉旅企业齐抓共管作用,探索建立公园、景区、政府牵头,社区、企业参与的“1+1+N”共建共管模式,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二是联合单位共管。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瓦屋山区域周边开展“爱熊猫、做友邻,文明养犬、共建和谐”主题活动,组织科普宣教和图片展9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免费为70多只家犬注射疫苗、抽血化验、收集唾液等。三是联袂校企共享。提前思考谋划,邀请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成都植物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专家学者,召开眉山片区瓦屋山生态体验小区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实施方案编制、科普读物编写专家咨询会、评审会,在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中尚属首例;面向全市中小学校、社区、企业开展自然教育科普宣教60余场次,举办自然研学和实践活动80多场次,6000余名学生、群众代表参加,普及自然教育,增强全社会认识自然、敬畏自然的意识,进而主动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

猜你喜欢

办实事公园社区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为人民办实事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社区大作战
在公园里玩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一见如故
当好参谋办实事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