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灶内生蛙”的达观风雅

2021-10-13路来森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老夫子风雅内生

路来森

“吾居星塘老屋,灶内生蛙,始事于画。”

这是齐白石在其《白石老人自述》中写下的一句话。“灶内生蛙”,是喻指其家庭之贫穷。因白石老人是湖南人,湖南多阴湿天气,贫穷所致,多日灶火不举,故尔,灶内生蛙矣。若然是北方,自然不会“灶内生蛙”,至多,“灶内生鼠”而已。

我喜欢“灶内生蛙”四字的表达。

贫穷,乃人生之悲苦事,寻常人,大多对之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甚至于,怨天尤人,咒天骂地,而白石老人,却独以“灶内生蛙”四字形容之,形象之外,透着一份性情的洒脱,透着一份文化人的达观和风雅。

其实,这在文化思想上,是史有所承的,当年的孔老夫子及其弟子,不就是如此的吗?“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对于颜回的贫穷,和颜回对待贫穷的乐观态度,孔老夫子盛赞之。

这就叫作:安贫乐道。

不过,还有一句话,叫作“人穷志短”——当人处在贫穷、困厄之中的时候,人的志向,也就小了。在这儿,“穷”字的外延,得到了扩展——通常情况下,“穷”字是指“财穷”,而在此,“穷”字,除了“财穷”的表面意义外,还可解读为“困厄”——是指志不得伸,仕途不达等,颇有点形而上的意味。

基于此,面对一个“穷”字,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也就出现了分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够固守贫穷,但如果小人陷入贫穷、困厄之中,就可能会胡作非为了。在这儿,一个“穷”字,出现了“君子”与“小人”的分野。

儒家,讲究“中庸”,纵是境遇再坏,他也有著自己圆融的处世态度,所以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实在无路可走了,也不能成为“穷斯滥矣”的小人,至不济,也要做好自身修养,完善自身,完美自身;等到仕途顺达的时候,再去“兼济天下”——安邦治国,富国利民。

退而求其次:虽处贫穷之中,亦应坚守做人(思想、道德)的底线。

而至上者,莫过于面对贫穷,弥挫弥坚。

孟老夫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虽处贫贱之中,但意志不会改变。激昂慷慨的话语,影响了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大写出了一位位伟大的中国人。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青年才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发出了如此豪迈之语。

这就是“安于贫穷,却不困于贫穷”。

面对贫穷,不“移”其志。不“丧”其志,才是处世之大者。小如个人,大至国家 ,莫不如此。小如个人,贫穷中致富、达志者,事例不胜枚举。即如“灶内生蛙”的齐白石,因“始事于画”,最终成为一代画坛巨匠。

大至国家,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我们国家于今年所实现的“全面脱贫”。

物质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穷”。心不穷,志便在,志之所在,就敢于直面,就勇于改变。所以说,中国今年的“全面脱贫”,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脱贫,更是一种文化思想的脱贫,一种精神的脱贫。

在贫穷面前,中国人彰显的,就不仅仅是面对贫穷的一份洒脱、达观,更是一种奋进的动力,一种激昂向上的民族精神。

(编辑  余从/图 潆夏)

猜你喜欢

老夫子风雅内生
朋友
立人:语文教育的内生指向
家有“老夫子”
还记得那位“老夫子”吗?
月相表解读腕上的阴晴圆缺
植入式广告的新创意
民办高职获得生机的必由之路
风雅起来
说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