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呵护古树名木留住悠远乡愁

2021-10-13陈英李灵越

绿色天府 2021年8期
关键词:古树名树龄绵阳

○文 陈英 李灵越

一棵古树,多少春秋。

古树名木,是绿色的文物,春华秋实,见证城市的兴衰,记录历史的痕迹。

它们或于庙宇公园,或于村头巷尾,或于深山老林。铁干虬枝,满身沧桑,它们是地域的符号,是居民的图腾,你我“乡愁”的寄托,沾染了千百年的的奇闻逸事,珍藏着祖辈先人的文化基因,在游子的思乡梦里兀然矗立。

2016年-2020年,绵阳市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绵阳全市普查登记建档、挂牌保护古树群42个,古树名木14730株,其中一级373株(500年以上),二级793株(300-499年),三级13562株(100-299年),名木2株。

这是春天,树木身上的枝枝叶叶舒展成了最丰盈的绿,且让我们经由这些古树,抵达绵州大地那些碧绿的风景。

家底丰厚 看古树生机盎然

古树之老,老在年岁,老在资历。

根据《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树种稀有珍贵或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重大纪念意义的树木。

截止2020年底,调查显示绵阳现建档古树名木数量共14730株,共分布于44个科81个属。古树数量全市前三的是梓潼县、三台县、平武县,一级古树数量前三的是梓潼县、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树龄1000年以上的有74株,以梓潼县古柏居多。北川县永安镇大安村“七贤柏”被评为“中国最美柏木”“四川省十大树王”;江油市武都镇东坪村黄连木、梓潼县演武镇柏林湾“古柏王”被评为“四川省最具人气古树名木”;北川县都坝乡皇帝庙村红豆杉等17株古树被评为“四川省百佳古树名木”……它们枝干苍劲、气质谦逊,记录着一段段古老的时光,也成为绵州大地一个个诗意的注解。

七曲山古柏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行道树。相传秦始皇在蜀地砍了很多树,最后广植柏树以弥补;三国时期,大将张飞植树表道,于是古柏有了更大规模。秦时的皇柏、汉末的张飞柏、永嘉年间的晋柏、庆云年间的宋柏和明朝正德年间的李公柏等,树龄在上千年和数百年不等,成为古蜀道的路标。在蜀道演武镇柏林湾,有一株古柏胸围达5.3米,高29米,平均冠幅13米,树龄达2300余年,是迄今发现蜀道最大一株古柏,人称“古柏王”。

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都坝乡皇帝庙村,有一株千年红豆杉,据传栽种于三国时期,树龄1700余年。

每年9月份,这株红豆杉就会结出很多红豆,村民们就会到树下捡拾红豆,回去熬汤喝。当地村民说,因为该树有六个枝干,在他们看来寓意六六大顺,会带来好运,也被称为“千年神树”,村民向它祈祷五谷丰登、身体健康。

说到古树,吸引人的不止是树龄,还有背后的“故事”。

平武县水晶镇新华村(原马元村)珂楠树,树龄约600余年,中国西部最大的珂楠树,外形就像巨大的肺叶,呈现给我们独具优美的画面,每年4-5月繁花满树,靓丽无比,吸引众多科考与探奇者前来观瞻。据《方志四川》记载,英国园艺学家和植物学家亨利·威尔逊曾三次进入四川考察,1910年沿着茶马古道去松潘,路过此地,被这棵树深深吸引,认为这个树的形状特别好看,是一种非常优美的园林植物,产生了把这个树种引种到西方的想法。

“可以说,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它们客观地记录和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物种变迁,是多学科领域进行研究的活文物、活标本。”绵阳市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科负责人说,绵阳历史文化深厚,这些古树名木分布绵州大地,是绵阳历史变迁的见证,是森林绵阳的重要标志。

留住乡愁 让古树常青常绿

绵阳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近年来,工业发展进程加快,古树名木的生存受到威胁,古树名木总量越来越少,显得尤为珍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傲然挺立的古树名木,恰恰是居民记得住乡愁的重要载体。

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永安镇大安村,“七贤柏”已默默守护当地上千年。

“七贤柏”树龄在1300—1500年之间,“七贤柏”因七株合抱独木成林,伴生七株“忠诚守卫”的奇特景观,“七七”的神奇巧合而被赋予了各种传奇代代相传。据传,“七贤柏”曾有几次差点被砍伐,不过都因各种“蹊跷”而幸免于难。如今,当地群众每年都会聚集在这里,开展祈福、游园、文艺表演等活动,现已成为北川县一个重点了旅游景点,并在每年农历七月七举办“七夕”节,各地游客慕名而来,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守护乡愁,先要留住“活着的文化”;留住古树,乡愁便有了依托。

怎样让年岁老矣、日渐衰弱的古树枝叶茂盛,长青不败?绵阳给出解答:实行古树名木动态化管理,科学管护,开展日常巡护,及时掌握古树名木生长情况,对长势衰弱的古树进行复壮和救护。

在绵阳,每一棵古树名木都有属于自己的“监护人”。由市绿委牵头,住建和林业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城区内外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公安、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文物、民族宗教等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配合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对每一株古树根据权属落实具体的管护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签订日常管护责任书,强化管护责任。

古树名木还专门佩戴“身份证”,统一、规范城乡古树名木的标牌标识,各级主管部门在管护工作中,定期对古树采取清腐、防虫防腐处理、整形修理等保护措施。同时,严格执法管理,基本杜绝了人为对古树名木的破坏行为,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

爱树护绿 全民共护古树名木

保护古树名木,既是政府责任,也需社会关怀。

江油市武都镇东坪村,有2株相对而生的古黄连木树冠巨大,数百年来阅尽沧桑巨变。谁能想到,这株满是翠绿的古树,曾经历“生死考验”。

当地村民介绍,这两株黄连木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当时古庙的和尚栽植,以保百姓平安。传说在50年代,村里有人砍这两棵树,刚砍几刀,树汁直喷眼里,砍树人再也不敢砍了,从此村民坝它们视为“树神”。

然而,“5.12汶川特大地震”给这两株古树耐以生存的环境带来极大破坏,为了“营救”古树,当地村民自发筹资资金2万元,垒保坎,填生长土,修防护栏,古树的生长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如今依然生机勃勃。

人人都是古树名木守护者——

绵阳市以《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指南,结合大规模绿化绵州行动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古树名木的宣传、认定和挂牌保护工作,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古树名木的捐资、认养活动,营造“爱树护树”的浓厚氛围。

据市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科负责人介绍,目前,绵阳一级古树名录已由省政府认定公布,二级古树名录目已由市政府认定公布,三级古树名录已由各县市区政府认定公布。

保护古树名木不是一朝一夕,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事事都以古树名木谋定而动——

绵阳市还积极鼓励各地结合古树复壮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改造、乡村旅游等措施,开展小微公园建设,目前正积极推进3个古树小微公园试点建设。

为了真正留住乡愁,让绵阳古树名木,进一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下一步,市林业部门还将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开展日常保护与管理,并积极宣传《四川省古树名木认养办法》,动员爱心人士捐资、认养,以便更好地有效保护古树名木。同时,结合普法教育,增强群众管理、保护古树名木的思想认识和法制意识,让古树名木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壮大管护队伍,实现科学养护,确保古树名木生存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党委政府多年接力,换来满目绿意;认养古树串起了人们的爱树护绿基因。在全市上下的精心呵护下,绵阳的古树名木依旧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继续守护着一方人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古树能被发掘保护。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仍能安坐其下,聆听古树历经沧桑的故事,享受静谧曼妙的美好时光。

猜你喜欢

古树名树龄绵阳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北美洲树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1)
四川绵阳卷
干旱荒漠区2个‘早酥’梨品种光合特性与树龄的相关性研究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四川绵阳卷
绵阳举办中青年作家培训班
泰安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研究
永州GPS定位保护古树名木
阅读花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