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眉山市洪雅县扎实推动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整治

2021-10-13邓远菊

绿色天府 2021年8期
关键词:瓦屋自然保护区水电站

○文/ 董 伟 邓远菊

眉山市洪雅县高度重视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整改工作,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不等待、不观望、不抱侥幸心理,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和勇气,快速推进保护区环保整治工作。

/ 基本情况 /

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面积约为1.6万公顷,2013年扩展为3.649万公顷。以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系统为保护重点。第一轮央督反馈意见指出,四川省自查发现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存在违规小水电和矿山问题,涉及水电站30座(核心区20座、缓冲区7座、实验区3座);矿山14家(核心区10家、缓冲区2家、实验区2家)。按照整改要求,核心区和缓冲区需拆除水电站27座,实验区需整改水电站3座;需关闭矿山14座,需封闭矿硐52个。

/ 整改情况 /

事不避难,狠抓整改。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水电整治、矿山整治、政策法规等工作组,具体负责保护区水电站、矿山关闭退出工作。2017年,县委常委会11次专题研究,县政府常务会5次研究保护区环保问题整改、水电站、矿山关闭拆除等工作。县主要领导先后召开30余次专题会,17次现场调研督导会。锁定水电站、矿山资产、经营、手续等基本情况,坚持“一站(矿)一策、一站(矿)一档”,分类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工作任务、整改责任等。同时抽派纪检干部29人组建工作组10个,全程开展跟踪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确保整改推进有力。

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已整治完成。2017年初,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被列为省挂牌督办十大案件之一。在全省持观望态度的情况下,我县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激烈思想斗争,痛下决心明确“彻底关停水电站、矿山”工作思路,迅速成立由县级领导挂帅的工作组6个(矿山退出组、水电整治组、依法调查组、监督检查组、政策法规组、经费保障组),分片包干、抽调部门精英、业务骨干、执法人员120余人,划分4个片区,全力推进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内水电站、矿山关闭拆除工作,对水轮机、发电机、控制柜(室)等主要设备张贴封条159张,30座水电站于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关机停产,开启泄洪闸门,引水渠道水流进入自然河道;对矿山依法下发《停产整改通知书》14份,张贴封条230张,对机械设备、厂房建筑全部拆除,到期矿权按程序上报省厅请示注销。整改成效由省纪委莅洪逐一核实,获得中央环保督察组充分肯定,被央视多次报道。

电站关停后,经反复测算研究,在相关水电站税收贡献不多的情况下,洪雅县明确了“政府借资、先拆后补,稳妥推进、不留后患”工作原则,按每千瓦1000元标准,县财政拿出5000余万元,先行解决水电站职工安置问题(目前已完成全部职工安置),确保整改有序推进,社会稳定。面对水电站业主、职工抵触情绪大的情况,召开业主座谈会,逐一约谈做思想工作,并征询相关需要解决的问题,拆除29座水电站,整改完毕1座水电站;关闭矿山14座,封闭52个矿硐。全面完成环保整治任务。

/ 长效管理 /

洪雅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建立了24小时动态巡查机制,成立联合巡查组,加大执法力度,公布有奖举报电话,引导全民参与监督,防止环保问题死灰复燃。二是严控人员活动。在张村、白熊沟、燕子岩、金花桥4个保护站设置电动花杆和视频监控,实现现代化监测管理,禁止非法进入自然保护区活动行为。自2017年以来,针对商业化打笋破坏生态现象,每年联动部门开展打笋专项行动。三是监测保护环境。安装红外监测相机50部,重点对大熊猫、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进行样线调查。大力宣传动员村民积极上交家中捕猎工具,常态化巡山护林,扎实开展解除“兽夹、陷阱、拌索”的拉网式清理行动。有效保护了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生态环境。

通过环保整治、长效管理、问责洗礼,如今的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脱胎换骨”、山青水秀、焕然一新,生态创伤全面治愈,充分彰显了洪雅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决心和毅力。

猜你喜欢

瓦屋自然保护区水电站
里底水电站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水电站水轮机制造新工艺的探析
雪史
四川眉山:瓦屋春雪
山横瓦屋披云出
钱塘江源头新建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
俄最大水电站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