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雕中的唐诗意蕴

2021-10-12袁武雄

收藏与投资 2021年9期

摘要:古往今来,玉雕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深受世人喜爱。我国玉雕艺术历经千年的传承,在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发展出异彩纷呈的艺术形式。玉雕作品不仅具备艺术美感,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当代人对艺术审美的追求日益提升,中国古代诗词与玉雕艺术的融合优势明显。二者的结合不仅赋予了玉雕作品文人雅趣,也使其多了一分唯美内涵。

关键词:古代诗词;玉雕作品;文化品位

随着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整体审美水平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从精神追求和艺术美学方面对玉雕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玉雕作品的追求不可停留在低俗功利的层面,而是要向更高层次的精神审美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将诗词融入玉雕作品后,中国古诗词中所具有的独特文化意境与玉雕作品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这不仅丰富了玉雕作品的意境,也赋予了玉雕作品故事性和新的文化内涵。

一、玉雕作品与我国古代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国古代诗词文化可谓独步天下,古代文人的诗词无论是风格类型还是遣词用句,都有其独到之处。这种多元化的文化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汉语文化的特殊魅力。在异彩纷呈的古诗词中,优秀的诗文作品可以营造出极佳的画面感,读者仅通过文字阅读,就可以在脑海中勾勒出或沉郁、或华丽、或清俊、或灵动的艺术画面。玉雕匠人将这些画面应用到玉雕作品创作中,能制作出许多风格清新又典雅的玉雕作品。由此可见,我国优秀的诗词文化不仅是文人们的艺术瑰宝,也可作为玉雕艺术品创作的灵感源泉。

诗是今人再熟悉不过的一种文化形式,其能将画面与人文进行有机融合,并使画面感和唯美感均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散。以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锦瑟》为例,这首诗的形式体裁、文字技巧、艺术形象以及表现手法充分展示出我国古代诗歌作品的艺术高度,是文化发展的一项巨大成就。

二、融入《锦瑟》的玉雕作品

(一)《锦瑟》带来的艺术创作灵感

《锦瑟》是我国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当代爱诗的人无不熟知,李商隐因之享誉当世;同时它又是人们无法透彻理解的诗词作品之一。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令狐楚家中一个名为“锦瑟”的侍女的,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还有人认为该诗是睹物思人的产物,是作者写给自己故去妻子的一首悼诗;甚至还有人认为这首诗中间部分的四句诗能够与乐器瑟产生共鸣,将适、怨清、和、瑟四种声情提供相合的契机,进而更加准确地推断出该诗是一首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在部分学者的解读中,这首诗还有影射政治的目的。自叙诗歌的文化创作形式,会随着不同人物的解读,产生诸多截然不同的说法。千百年来,对《锦瑟》这首诗一直众说纷纭。但是,从大体方向上判断,这首诗的情感还是以“悼亡”或者“自伤”为主,倾向于这种解读的读者居多。这样丰富的诗词内容为创作玉雕作品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创作灵感。

玉雕作品正面两幅图案的构图意境分别为“锦瑟无端五十弦”和“庄生晓梦迷蝴蝶”,使人在观看图案的第一眼时便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加上玉的美好质地和触感,可以瞬间让人对作品产生良好的印象,这也是玉雕作品受到欣赏者青睐的首要原因。

玉雕作品的背面分别刻有《锦瑟》的前四句和后四句内容,与正面的图案相互呼应。作者特采用阴刻手法,使得文字内容与图案内容彼此呼应,模糊且朦胧的意境使得玉雕作品持有者在把玩玉雕时可以寄托更丰富的情感,再加上诗句与作品之间的共通性,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惆怅感怀的情绪。

(二)诗句文化意境与玉雕作品的有效融合

《锦瑟》一诗,虽然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仅仅是根据古诗惯例,将篇首的前两个字为题,因此,这是一首借“锦瑟”以隐题的作品,实际上被称为无题诗更恰当。玉雕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玉的本身,更在于匠人赋予其之“灵气”。只有足够细致的雕刻手法和足够完美的意境衬托,才能够达到丰富玉雕作品艺术价值的效果。《锦瑟》这首诗内涵极为丰富,无论是字面意思还是更深层次的解读,透过玉雕作品都能给观者带来新的视觉体验,不仅能加深持有者对玉雕的喜爱程度,还会促使人与玉雕之间建立情感联系,正所谓“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玉雕本身便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人可以从中获取的情感羁绊更绵长,与诗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意境遥相辉映。长期佩戴玉雕作品,则会使人深刻体会“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感受,向玉雕作品寄托自己的思绪,进而出现“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亲切感,每当持有者把玩玉雕作品时,都会感受到这种朦胧的意境和含蓄的美,长此以往,“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李商隐形象又会涌上心头,使自己与诗句的作者相隔千年而成知己,在诗词的韵律中放松身心,在欣赏玉雕作品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同时这也是玉雕作品所独有的特殊意义。

(三)玉雕作品的雕刻技艺

将一块美玉雕刻成一件艺术品,需要匠人倾心投入,在雕刻中捕捉灵感,将美玉所蕴含的纹饰、姿态、意境之美展现得更加自然,将更多的内容融入玉料,将亮泽、温润、优美、典雅的形态赋予雕琢好的玉石。玉雕设计,正是借助线描手法展现出玉石作品的本质,不凭借对背景的盲目想象捏造主题,同时也不求具象、不尚华丽,而是追求朴实的作品个性,才让玉的形态在方寸之间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一块出自深山的美玉,其本身便朴实无华,甚至平淡无奇,但是在经过专业的巧妙设计后,再辅以雕刻师的精湛雕琢,这块美玉便能够具备优美的外形和对应的文化内涵,使得玉石作品就此获得属于自身的艺术生命,继而展现出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无穷魅力。

玉雕作品的美,一般在于作品的意境、色彩、形态、构图、線条以及作品材料的本身质地,这些要素处于兼而有之的状态下,会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但是意境属于对玉雕作品进行整体评价的关键要素,它能为玉雕观者营造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意境,让观者在意境中探寻天地的奥秘,而且能引发观者深刻的联想;意境是玉雕作品所承载的主要文化内涵,也是需要玉雕设计者构思的关键内容。在确定玉雕题材后,题材意境是否可以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则需要凭借构图以及线条来呈现。因此,构图和线条可以让玉雕作品的意境变得更加完美、充分,更具感染力。山、林、花、鸟、云都能够引发观者的心灵感悟,通过以物言志的方式,观者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和平静,最终形成一个完美的意境循环。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诗词艺术是其典型代表,对于玉雕设计而言,是很好的创作题材。将其应用到玉雕作品的创作中,可以展示玉雕作品的寓意,同时也能够为玉雕作品带来更深层的次文化内涵,使玉雕作品能够兼具古典美和韵律感更强的现代美。

作者简介

袁武雄,1982年生,男,汉族,广东揭阳人,工艺美术师,青年玉雕艺术师,现任“玉承者”玉雕艺术工作室艺术总监,揭阳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玉石雕刻专业委员会会员,从事玉雕工艺美术行业17年,师从青年玉雕艺术家林晓俊先生,主攻玉雕牌子,擅长浅浮雕人物、花鸟及山水等玉雕技艺。

主要成果:

作品《追唐·庄蝶迷梦》荣获2020第十四届上海“神工奖”铜奖;

作品《霓裳羽衣曲》荣获2020·揭阳工艺美术“莲花奖”金奖;

作品《梦·飞天》荣获2020·揭阳工艺美术“莲花奖”银奖;

作品《慈航普渡》于2020年被揭阳市博物馆永久收藏;

作品《追唐·锦瑟华年》荣获2021第十五届上海“神工奖”最佳创意奖;

作品《太平盛世·江山如此多娇》获2021广东精品展暨百名工匠艺人优秀作品展“广东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参考文献

[1]李娟,陈香.地域文化符号融入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J].包装工程,2020(8):161.

[2]家伟.中国手工艺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