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非洲马瘟疫情防控风险分析

2021-10-12樊凤娇阿荣李军燕马旺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马属马匹瘟疫

文│樊凤娇 阿荣 李军燕 马旺(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327年也门首次报道发生非洲马瘟病例,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报告发生非洲马瘟疫情,多为非洲国家。目前,非洲马瘟尚未在我国发现,我国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认可的67个无非洲马瘟区之一。2020年3月27日,泰国首次向OIE报告发生非洲马瘟疫情。在OIE认可的无非洲马瘟中,我国周边国家只有马来西亚、印度、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菲律宾6个国家是无疫区,其他周边国家暴发过疫情,或流行情况不明朗。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边境线长,与很多国家接壤或毗邻,非洲马瘟传入我国的概率较大。内蒙古自治区是马属动物养殖大区,因此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控部门、马属动物养殖场户乃至全社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普及非洲马瘟防控知识、提高防控意识,对内蒙古自治区非洲马瘟防控起到积极的作用。

非洲马瘟是由非洲马瘟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虫媒传染病,马属动物中马最易感染,幼龄马的易感性较高。非洲马瘟病主要通过库蠓等吸血昆虫叮咬传播,病马不能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健康马,只有通过吸血昆虫的叮咬才能感染健康马,感染后病死率可高达95%,非洲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OIE认定为需通报的陆生动物疫病名录,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一、非洲马瘟的病原特征、临床症状及流行特点

1.病毒特征。非洲马瘟病毒为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病毒粒子直径约80纳米,基因组为双股RNA。非洲马瘟病毒有9个血清型即非洲马瘟病毒1~9型,各血清型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反应。非洲马瘟病毒所有的血清型在东非和南非均有发现,2020年泰国的非洲马瘟疫情是由血清1型病毒引起的。

非洲马瘟的潜伏期通常为1~2周,但最短可为2天,感染期内具有传染性。据OIE报道,家养马匹的非洲马瘟感染期为40天。非洲马瘟病毒对酸敏感,pH小于6时易失活,相对耐热,在枸橼酸钠血浆中非洲马瘟病毒经过55~75℃加热10分钟后,仍具有感染性。

2.临床症状。非洲马瘟的临床症状可分为4种类型:肺型、心型、混合型和发热型。

肺型:潜伏期为3~5天,呼吸困难及渐进性呼吸道炎症是非洲马瘟的典型症状。发病初期仅表现为急性发热,最高可达40~41℃,持续期1~2天。发病后患病动物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应激反应,每分钟呼吸频率上升到60~75次。患病动物站立时前腿分开,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头前伸,鼻孔扩张,出现痉挛性咳嗽,大量泡沫状液体从患病动物鼻孔流出,若治疗不及时患病动物会因呼吸道浆液较多而窒息死亡。

心型:潜伏期为1~2周,病初有发热症状(39~41℃),持续3~6天,继而患病动物的颞部、眶上窝和眼睑出现水肿,发病后期患病动物的嘴唇、面颊、舌部、下颌骨间也会发生水肿。此外,患病动物结膜和舌腹有出血点且精神狂躁不安,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此外,非洲马瘟病毒还会侵入患病动物消化道,造成食管麻痹进而引起吞咽困难,采食量极大下降,通常于发热后4~8天死亡,死亡率约为50%。

混合型:该类型在临床上少有发生,属于肺型和心型混合发生,潜伏期为1周左右。发病初期,患病动物肺部出现轻微症状,头部和颈部继而出现明显性水肿,最后死于心力衰竭,混合型感染死亡率超过80%。

发热型:该类型的潜伏期为1~2周,患病动物有弛张型发热反应,清晨体温较低,下午体温升高。其他临床症状不明显,患病动物可出现结膜轻微充血、脉搏加快、轻微厌食和精神抑郁等症状。

3.流行特点。非洲马瘟多发生于夏末和秋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特征。因为库蠓等媒介昆虫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有利于其繁育生长,对非洲马瘟的传播造成一定的威胁性并使非洲马瘟反复发生。相关研究表明,库蠓通过风可在水上移动700千米,陆地移动150千米,因此风可能会起到扩散媒介昆虫的作用,出现长距离传播。患病马属动物是非洲马瘟主要的传染源,其内脏和血液内含有病毒,对健康动物可造成一定的威胁性。病毒血症期间,患病动物精液、尿液等分泌物都存在病毒,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因使用感染马匹的精液、卵子或胚胎等分泌物而引起的非洲马瘟疫情。在兽医临床中,斑马和部分驴感染非洲马瘟病毒后,不表现临床症状,可充当储存宿主,对非洲马瘟的防疫造成一定的困难。

4.诊断方法。目前,针对非洲马瘟的诊断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据相关国外文献报道,当发生非洲马瘟时,可用ELISA或PCR等进行快速鉴定,然后在实验室分离病毒。在我国,当发现疑似非洲马瘟病例时,需按要求采集样品送到指定的检疫机构,检测结果为病原学阳性的,判定为确诊非洲马瘟病例。目前,对于非洲马瘟的预防国外有商品化的马、驴、骡的减毒(单价和多价)活疫苗。我国属于无非洲马瘟国家,因此在未得到相关管理部门批准,按照相关规定要求不得对健康马群接种非洲马瘟疫苗。

二、内蒙古地区发生非洲马瘟的条件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马属动物存栏量全国第一产区,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马匹存栏达84.8万匹,居全国第一。2019年马匹存栏为67.1万匹,居全国第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大批如阿巴嘎黑马、鄂伦春马、蒙古马、锡林河马等优秀品种。内蒙古自治区当前养马以非役用为主,主要用于赛马、马术、休闲骑乘和出售马匹、马奶、马的副产品等。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致力于马产业发展扶持和推进,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促进现代马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内蒙古现代马业迎来发展机遇。马产业发展势必要增加马匹养殖数量,特别是需要通过进口优良品种马匹,实现良种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进口优良种畜、赛事举办、国际交流如内蒙古国际马术节、赛马节以及遍布草原的各种规模的“那达慕”赛马项目等都存在着非洲马瘟传入的风险。

表1 非洲马瘟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趋势表

截至目前,我国已知库蠓类昆虫已超过300余种,在北纬40°以南的地区均有广泛分布。经调查,已知的与库蠓有关的虫媒疾病如蓝舌病在内蒙古自治区11个盟市羊感染率高达35.47%,牛感染率高达11.68%,且内蒙古自治区8个盟市调查发现并鉴定内蒙古地区库蠓7种。蓝舌病的发生地区和库蠓的活动范围存在重叠,这也充分说明了库蠓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此现象可能与目前全球逐渐变暖有关。说明非洲马瘟传播在内蒙古自治区是有客观风险和条件的。

三、国外非洲马瘟的流行趋势及防控经验

1.流行趋势。从1327年第一次发现非洲马瘟到2020年非洲马瘟在泰国暴发,非洲马瘟经历了从亚洲西端也门,到非洲南部流行多年又传到北非、欧洲、印度及亚洲地区,直到2020年传入泰国,非洲马瘟的暴发地随着时间的推移离我国边境线越来越近,国外暴发的疫情给我国非洲马瘟防控带来极大风险。

2.防控经验。在国外,当非洲马瘟疫情出现后,相关部门采取的主要防控措施为清除病原、隔离检疫、控制虫媒、消灭感染动物等。20世纪80年代末西班牙暴发的非洲马瘟疫情,西班牙政府对38000匹马属动物进行了紧急免疫,但疫情依然传播到了西班牙南部、葡萄牙和摩洛哥,疫情期间的花费超过3000万美元,最终在199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宣布境内完全消灭非洲马瘟。

泰国2020年3月暴发的非洲马瘟疫情,经实验室确诊为非洲马瘟病毒阳性之后,泰国农业与合作部和泰国马术联合会立即采取了隔离检疫措施,在交通要道设点控制马属动物的移动,并立即向马属动物从业人员进行网上疫情通报,以限制疫情传播,进行了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同时进行了紧急免疫接种。

四、内蒙古地区如何科学有效防控非洲马瘟的传入

1.政府层面。一是高度重视、把好关口。加强进口马匹的检疫,进口马属动物和马属动物精液均按照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应具有进口国提供的动物或供精动物的相关国际兽医卫生证书,同时严格实施隔离观察等制度。密切关注境外疫情动向。同时与海关、林草、边防等部门密切协作,抓好疫情预警、防控等工作,严防非洲马瘟疫情传入。

二是开展监测。要定期开展马属动物非洲马瘟病原学监测工作。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非洲马瘟防范工作的通知》(农办牧〔2020〕22号)文件中开展紧急监测的要求常态化,做到定期监测,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实验室要开展虫媒病毒病原学调查工作,以提供科学的监测分析为非洲马瘟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传播流行情况和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三是做好宣传、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非洲马瘟防控知识和技术的宣传与培训,可以通过发放防控手册、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宣传等手段普及非洲马瘟防控知识。同时提高非洲马瘟的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现马属动物出现大量发病死亡等情况,要能及时鉴别诊断,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作出及时科学有效的应对,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2.养殖户层面。一是做好消毒灭虫工作。2%乙酸、1%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和3%次氯酸钠均对非洲马瘟病毒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在消毒前彻底清除污物、饲料、垫料等,采用喷洒、喷雾方式消毒。在饲养场所及周围可用杀螟硫磷、溴氰菊酯等杀虫剂杀灭成虫,也可以在病媒生物滋生场所使用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等杀灭幼虫。

二是科学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设计马厩,马厩保持干燥、通风采光要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饲喂品质良好的饲料,马对饲料的要求较高,要求草的质量好,粗纤维含量少,没有被雨水淋泡。精料要保持干净无杂质,无发霉变质。马匹通常日喂3~4次,每天要定时饲喂。马匹的疾病防治方面,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三是及时上报。一旦发现大量马匹有发病死亡等情况,要立即隔离发病,限制同群马属动物移动,并按照要求做好疫情报告,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展疫情处置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五、小结

家畜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斗争由来已久,病毒变异防不胜防,国际国内流行趋势日新月异,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人员应守好国门、科学决策,以维护养殖户利益为己任,以不变应万变,方可在非洲马瘟病毒面前占据主动地位,守护好“蒙古马”的健康才能弘扬好“蒙古马”的精神,在“蒙古马”精神实质中汲取营养,助力内蒙古自治区马产业发展推向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马属马匹瘟疫
马属动物新生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云南省部分地区马属动物感染弓形虫血清学调查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马属动物破伤风
论中医药预防瘟疫
绘画中的瘟疫 下
绘画中的瘟疫(上)
瘟疫算个啥
盛装舞步竞赛马匹的设施和管理
马匹喝水
真正的动物保护:马匹专用“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