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兵张立军:26本工作笔记记录励志人生

2021-10-11高德政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艇长士官专家组

高德政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要想成为合格的技术兵,那就得多学多记。”当年为学好专业技术本领,张立军把老班长讲的专业知识点和排除故障的经验做法都详细记录下来。周末外出时,他买了一支钢笔。那时候,他每个月津贴才36元钱,下了很大决心才买了回来。

这一记,就是26本。如今,临近退休,张立军想把这26本笔记整理完,送给战友。

笔记背后是成长

第一次登上扫雷舰嵊州舰,张立军刚过完21岁生日。“上舰不上扫雷舰,上艇不上猎潜艇。”这是海军部队流传已久的一句顺口溜。有一次,一位老兵拍着张立军的肩膀说:“扫雷舰吨位小、编制少,也许苦干经年也看不到奔头,你要有心理准备。”张立军没有回复,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当海军,就一定要上舰。”

不久后,一次特殊“礼遇”,让张立军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一次海上航行,迎面驶来一艘驱逐舰。两舰靠近时,驱逐舰鸣笛向扫雷舰致敬。班长告诉他,按照国际惯例,其他舰艇与扫雷舰海上相遇,都要向扫雷舰鸣笛致敬,哪怕航母也不例外。

这一刻,张立军感受到身为扫雷兵的无上荣光。

上舰仅4个月,张立军就被海军淳安艇艇长张建明“挖”去担任电工班班长。淳安艇主机集控室80余张专业原理图,每一张图纸上百条电路、近千个节点,全部展开面积超过半个篮球场。张立军不仅能熟记默画,还能按图索骥分析故障。

2年后,他从电工班班长成长为机电区队长。那年,他随舰出海演习,遇到极为复杂的故障,一时间都不知从何下手,后来在厂家技术人员帮助下,才解决了故障。演习过后,他心情沉重,感到自己要加倍努力了。

回来后,张立军不放过任何拜师学艺的机会。厂修期间,他坚持全程留舰值班,跟着工厂专家们学习设备维修技巧。他的进步令大家惊叹,工厂专家们说:“每次见到张立军,喜忧参半。忧的是他喜欢挑刺,为了问题能和专家争得面红耳赤;喜的是他的合理化建议,能帮到我们。”

张立军的这种工作态度,源于对事业的热爱,这份热爱支撑他坚守着扫雷兵的初心。那年,岳父劝他说:“立军,你早点回来吧,回家找个稳定工作方便照顾家人。”

岳父的话,张立军不是没有考虑过。可每当站在甲板上望向大海,他又舍不得了。了解情况后,老艇长张建明劝张立军:“在部队好好干,你的岗位专业性强、发展后劲大。坚持下去,生活上的困难,慢慢能解决的。”

“现在看来,被艇长说中了。”张立军笑着说。这么多年来,他先后11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个人荣立三等功2次,3次获得“全军士官优秀人才三等奖”……

26本工作笔记,详细记录了他的军旅岁月。笔记上有专业技术知识的科学解读,有解决故障问题的经验做法,还有作为一名扫雷兵的切身感悟。他说:“只有拼来的成功,没有等来的辉煌。一路奔跑,就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26本笔记承载了什么

对大海难以割舍的情怀,是张立军克服一个个难题的强大动力。每一次处理故障的经历,都被他详细记录在笔记里。上等兵顾天淼曾问张立军,为什么能如此坚持?张立军说,在他当电工班班长时,经常看到老艇长张建明在休息时间一边学一边记笔记。张立军纳闷了,老艇长懂的比他多,为什么还要学习?张建明语重心长地说:“让你们学,首先我得学。长时间不学习,手会变生,脑子也容易生锈。”这番话让张立军终生难忘。

张立军手机中的视频软件,给他推送的视频全部和电器设备维修有关。从过去的材料自学、进厂培训,到现在的视频教学、远程指导,他的学习平台在变,记笔记的学习习惯从未改变。他一直喜欢用钢笔写字,因为钢笔“书写便捷、方便留存,写出的字不易褪色”。

四级军士长杨云当年在新兵下连时,被分到淳安艇,跟着张立军学电工。张立军把艇上的管路图、线路图逐一分解成若干张小图,对照每张小图和相应的仪器设备,逐一给杨云讲工作原理。原理懂了,才能上手操作。张立军还会让杨云画图,不但要画出来,每条管路和线路还要连通,错一个地方都不行。光画图,他们就用了2个月。“我们把张师傅的这种方法称为‘张氏学习法。”杨云说。现在,杨云也是这么教徒弟的。

如今,张立军的26本工作笔记已不知辗转多少人之手,供大队官兵们借鉴学习。这些笔记,不仅承载着他独特的个人记忆,也是这些年海军扫雷舰装备发展的缩影。张立军先后在四种型号扫雷艇上服役,一艘比一艘先进。

在很多人眼中,张立军的人生很励志——高中毕业参军入伍,从某型首艘扫雷艇到如今新型扫雷舰,一路成长为海军一级军士长。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有何特别之处,他说:“我能成长为现在的我,是因为赶上了中国海军快速发展的好时代,这可能是我们这一代扫雷兵的幸运之处。”

更多的“笔记”

2021年,張立军48岁,还有2年就要退休了。他有一个想法:把“自己”留给部队。

现在,张立军不限于整理《故障汇编》。为贴近官兵“口味”,他想把好的经验做法拍成短视频,但一个人做效果不理想,要想真正做好,还得依靠大队和“士官专家组”的力量。此外,作为大队“士官专家组”代理组长,张立军还在牵头组建“电工实际训练操作站”——集教学、操作、考核、竞赛和小发明为一体的“创客空间”,方便大队战友们随时学、随时练。退休前,他想把多年积累下的宝贵经验留给更多战友。

张立军一直都很忙。入伍28年,他只在家过了4个春节。部队家属院张立军的家,只能用“极简”来形容——屋里几乎没有值钱的家电。工作日,张立军吃住都在单位,只有周末才回家住上一两天。尽管他和妻子刘艳华相隔仅2公里,过的却是鹊桥相会的日子。

“媳妇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我才可以把全部心思用到工作上。”说起这些,张立军有些愧疚,“写26本工作笔记的时间,有一半是她给的。”

张立军说,他的名字里有“立军”二字,就得立起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如今,在该大队,还有很多和张立军一样的“士官专家”活跃在基层一线。进入新时代,该大队重视发挥士官作用推动部队战斗力跃升,于2017年成立“士官专家组”,目前已有优秀专家型技术骨干16名。

“士官专家组”编写的《某型扫雷艇典型故障排除方法》《海军某型扫雷舰装备使用保养规则》等,得到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推广到相关扫雷舰艇部队学习使用。每周他们都会组织课堂交流,大家一起研讨学习。

越来越多的士官骨干脱颖而出。近年来,“士官专家组”组织专业培训40余次,向兄弟单位输送技术骨干30余名。其中,多名骨干在上级组织的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4人被评为基地“维修标兵”,5项革新成果被立项推广。

其实,这支队伍中的每个人都有“笔记本”,他们共同记录着来自工作实践的笔记,记录着强军路上扫雷兵转型发展的新航迹。

猜你喜欢

艇长士官专家组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士官晋级培训中的应用
妙“衬”生花 巧“隐”得彰
关于士官参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建设的思考
木子的婚姻
他们怎样猎杀鲸鱼
士官院校开展士官德育工作的困境和出路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磋商制度研究
联合国制裁制度改革的历程和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