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文化观照下“龙翔”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21-10-11陶翠萍吴静霞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系统优化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陶翠萍 吴静霞

摘要:长江文化观照下“龙翔”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以发展为核心制定课程目标,系统地开发学科校本课程、活动课程、校史馆课程,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使之成为国家课程的有力支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生的素质发展更加全面,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内涵更加丰富。

关键词: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系统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9A-0031-06

江阴高新区长山中心小学位于长江之滨,黄山之麓,始建于1906年,即清光绪三十二年。当年,乡绅们出资在长山老街的崇圣庵内兴办学堂,起名为“龙翔小学”。历史变迁中,学校几易其址,数更其名。如今,学校命名为“江阴高新区长山中心小学”,但“龙翔于天,造福桑梓”的尚学之风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008年,学校开始研究长江地域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内涵,充分挖掘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的丰富育人资源,整合万里长江的文化元素,在素质教育思想引领下,先后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长江文化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和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长江文化引领下小学生学习共同体建构的研究”。学校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能力,以长江文化研究为载体,建成了以“弘扬长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为品牌的学校特色。

在两项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炼出“涵容、坚毅、智慧、创新”的长江文化精神内核。但如何传承校史,如何培养“龙翔学子”的长江精神,如何让长江文化精神内核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和能力呢?我们意识到,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抓手,那就是开发、实施适合学校和师生的“龙翔”校本课程。

一、纵览全局,课程目标指向发展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可见,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何其重要。为了做到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目标,课题组纵览全局,从三个维度制定课程目标。

一是学校发展目标。自2008年以来,学校坚持与时俱进的办学态度,在“为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秉承“涵容、坚毅、智慧、创新”的长江文化精神,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江苏省重点课题实验研究先进学校、江阴市德育先进学校等荣誉。近几年,学校注重全面发展,突出了“长江文化”这一特色研究。我们研究了长江的起源、历史变迁、人文地貌等,研究的面比较宽广,但研究的细节还有所欠缺,向纵深处的挖掘还不够,特别是长江文化研究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脉络不够清晰。为此,学校决定集中主要力量开发一套既契合学校长江文化和“龙翔”精神,又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符合师生发展需要的课程。这套课程以国家课程为纲领,巩固学科知识,拓展知识领域,强调实施方法,将全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逐步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教育品牌,打造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二是教师发展目标。提升学校品位,形成良好的氛围,为的是让教师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发展也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目标。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2008年,公办教师不足70人,名师寥寥无几。通过“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学校大专以上教师在全校教师中占比为70%,有3名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江阴市级以上名师29名,接近公办教师的三分之一;历年来代课教师考编成功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学校希望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自主意识、研究能力、课程组织与实施水平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三是学生发展目标。我们发现,农村学生的家长比较关注学习成绩,对能力培养不够重视,造成了学生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不足。基于这一点,我们把学生的发展确定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核心目标。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各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夯实学科课程的学习;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校史馆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初步萌发敬畏生命和敬重自然的意识和观念。我们意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将各项教育内容有机整合,以“長江精神”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学生的心间从小植入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种子。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同时发展教师能力,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这是我们课程开发实施的初心所在。

二、循序渐进,课程开发指向系统

课程的开发必须循序渐进、系统连贯,才能真正造福学生。在我们的“龙翔”校本课程中,“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课程开发的中心主旨,师生的兴趣和需求是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学科校本课程、活动课程、校史馆课程是课程开发的三条主线。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突破口、三条主线,“龙翔”校本课程得以落地生根。

(一)学科校本课程:主抓课堂

学科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的主阵地,更是学生发展的基点。我们以课程标准为中心,着力解决各学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主抓课堂,在提升各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渗透对学生长江精神的培养和内化。

以语文学科为例,我们是这样操作的。因为习作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课题组以《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紧扣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结合学生习作能力薄弱、教师对习作教学无从下手的实情,编写了校本教材《习作指导》(1~ 6年级)。首先是质量目标和实施策略,我们从“积累”“观察”“运用”三方面给出每个年级不同的层级目标和实实在在的层级指导策略;其次,给出每个年级不同的评价标准,让师生自评、互评,自改、互改;最后,给出各类文体的下水文、学生优秀习作、妙招列举、指导要点等,让教师会教、学生会写。整套教材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提高年段目标,强调系统性和学习梯度,有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习作指导》中所涉及的习作依据、习作目标等都与国家课程标准一致,只是更具操作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涵容、坚毅、智慧、创新之精神。

猜你喜欢

系统优化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学生服务系统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精益生产的持续改善系统优化研究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