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乡神秘的“鼎叮”之声弹上了千年

2021-10-11梁舒欣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壮乡弹唱山歌

梁舒欣

桂西南边陲,左江沿岸的花山岩画仿佛一本无字天书惊艳了世人。而源自这片骆越之地的古老乐器,穿过千百年的悠悠时光,弹奏出了壮族先民悲欢离合的“鼎叮”之声。

那弹出“鼎叮”之声的古老乐器就是天琴。“鼎叮”之声,源于乐器独特的音色,为空弹两根琴弦所发出“叮叮”声,故壮族先民取其音为其名。在古骆越文化中,鼎叮作为壮族民间沟通天命的法器,常用于禳灾治病、祈求丰登的祭祀活动中,与天有关,为敬天之琴。

天琴,是天赐的声音

广西地方文献《岭表纪蛮》有关于天琴的记载:“以匏为乐器,状如胡琴,其名曰‘鼎,以铁或铜为链,手势而掷诸牀,使其有声,其名曰‘马。”

在古时,壮族先民认为,天琴是天赐的乐器,是巫师沟通天命、祭祀做法的法器。“鼎叮”是从天而来的声音。

“弹天,是天琴独奏,一般在‘做天前,琴师会用天琴弹奏一段用来试音,调音。唱天呢,就是边弹边唱,弹天琴,念经书。跟着节律来跳,就是跳天了。”李绍伟是壮族天琴艺术传承人,也是当地有权威有名气的道公,大到村寨的侬垌节祭天仪式,小到百姓家里的祭祀活动,都会邀请李邵伟前去唱天。

对于地处中越边境的广西龙州金龙镇的壮族“美女村”村民来说,代表着农耕文化和丰收庆典的侬垌节比春节还要热闹。因为早春的缘故,深山里的村寨还寒气十足,尽管如此,壮民们为了庆祝侬垌节,早早换上了盛装,等待着一场壮乡盛事。

天刚泛白,村寨便开始热闹起来。宽敞的坪地上,早已聚满了人,围观祭祀盛典。只见师公身着艳丽红色道袍,头戴三山五岳帽,帽上绣着精致的太阳、月亮的图纹,焚香敬酒后,于祭台前盘腿而坐,手持天琴,拨弦三两声,脚拇趾不时摇晃铃铛,照着先祖遗留的“天书”,念念有词。侬垌节这一天唱的多为《求务科》,祈求上天赐花送种,消灾纳福,祈祷世间风调雨顺,三五天婆则随着天琴弹拨之声,摇铃而舞。唱词呢喃,琴声阵阵,摇铃叮叮,壮民们通过天琴的鼎叮之声,寄托对先人的追思,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壮乡山寨的天籁之音

“泉水弯弯过山坡,壮家年年唱山歌,泉水不断歌不断,山歌出口流成河。壮人生来爱唱歌,山歌唱来天琴合,琴声引得百鸟唱,山歌飞过九重坡……”数十位身着黑色长裙、头戴黑帽的俏丽少女立在江面竹排上,手抚天琴,玉指翻飞,清唱山歌,空灵缥缈,宛如天籁。

一曲《唱天谣》让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由籍籍无名的壮乡歌者从广西走向国际大舞台,同时也让深居壮乡、不为人知的古老乐器天琴重现于世人面前。

“天琴艺术表演多用壮族语言来弹唱,我自己也是壮族人,每天坚持练声、弹琴、练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将我们壮族天琴这一古老乐器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和喜爱我们的天琴。”农卫恋算得上是龙州天琴女子组合的老艺人了,从早期上山下乡的文艺汇演到各个国际舞台的天琴登台弹唱,每一次壮族天琴艺术表演都能看见她的身影。台上的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自信而风采斐然。她说,每一次的登台表演她都努力做到完美,展现出壮乡儿女的真风采。

壮族先民们在这片骆越古地繁衍生息了千百年,千百年来,天琴也在左江流域广为流传。天琴最初作为祭天的法器,处于巫文化的范畴,后来渐渐转变为壮族人民欢愉的乐器,既是娱天的法器也是娱人的乐器。

天琴从巫文化中逐渐剥离后,壮族先民们从热爱的土地和劳动生活之中提炼曲谱,把生活过成诗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都藏在了琴声里、歌谣中。天琴弹唱的曲目也不再局限于祈福祭祀,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劳动和爱情,赞誉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之境界。

三月三,壮族歌圩节,有壮族儿女的地方便是歌海,龙州也不例外。龙州的壮乡山寨,除了山歌对唱,当然少不了天琴弹唱。每年的歌圩节,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便会应邀下乡,唱着山歌,弹着天琴,与民同乐。在空旷的稻草地,搬上三两木凳,数十少女前后错落有致,或立或坐,手抚天琴,脚摇铃铛,脚铃叮当清脆,天琴铮铮悦耳,少女清唱壮族山歌,原生态的唱腔清新质朴,宛如百灵鸟鸣,空灵缥缈,越过壮乡万重山。

“世界听到了我们弹奏的鼎叮声”

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觉的事有所感觉,对未能理解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  ——列夫·托尔斯泰

2003年,秦荔和农卫恋所在的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以一曲传统壮族民歌《唱天谣》亮相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东南亚风情夜”,艳惊四座。身着黑色长裙的壮族少女,手抱天琴弹奏,脚摇铃铛,古老的乐器融入现代化唱腔,既保留了壮族山歌的原汁原味,又能让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那晚星光璀璨,座下中外看客都记住了这群黑裙壮族少女和这宛如天籁的天琴弹唱曲,壮族天琴也从壮乡的民间舞台走向世界大舞台。

“音乐不分国界,尽管语言不通,但是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却是相通的。当我们登上国际舞台,在韩国、迪拜等地弹奏我们壮族天琴的时候,国外的观众也被我们中国民族乐器的魅力所折服,世界听到了我们弹奏的鼎叮聲。”秦荔也是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的成员,跟着团队各国巡演,她说,想让世界也能听到壮族天琴的天籁之音。

“壮族天琴,在以前是属于巫文化的范畴,多以壮族语言弹唱,小众的乐器和语言或许很难被大部分人理解和接受。近些年,我们通过编曲、融合其他乐器伴奏,比如管弦乐、吉他、电音乐器等等,加入现代化的音乐元素,丰富天琴艺术的表演,同时以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弹唱。”龙州天琴艺术传承中心的何主任主要负责壮族天琴艺术表演的工作,编曲制作、登台表演、服饰设计、舞台效果每一个流程都亲自参与,尽心尽力。

他说,音乐理当雅俗共赏,壮族天琴想要走出去,不应束之高阁,势必要改变,保持壮族天琴独有的精神文化内核的同时,将目光放长远,编曲和制作适应时代需求,将小众文化推向大众视野。

壮族天琴的鼎叮之声在骆越古地上历岁月更迭,经百代传承,如今依旧在壮乡里听到琴声回响,歌声传唱。新的故事在古老的天琴上不断地谱写。

猜你喜欢

壮乡弹唱山歌
论乐理视唱对幼教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的影响
幸福吉祥伴壮乡
壮乡颂歌
梦飞壮乡
不会乐器也能“秀”弹唱“玩”编曲
苗山歌
南山赋
山歌好比春江水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儿歌弹唱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