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阅读活动的探索实践

2021-10-09李帧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绘本传统幼儿

李帧

阅读能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发展幼儿语言交流的能力、增进幼儿良好的社会化情感的发展,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中,我园重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探索多样的阅读活动形式,挖掘閱读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让幼儿体验阅读带来的成长快乐。

一、创设绘本情境,让阅读立体化

幼儿阅读的方式是多样的,一个符号、一张图片、一个场景都有可能成为他们阅读的对象,他们会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喜爱和理解。教师应给幼儿创设一个真实有趣的阅读情境,调动幼儿多方面的感官,唤醒幼儿的阅读热情,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生成。

如推介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时,为了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师幼齐动手在园内公共区域中创设了场景“恐龙的家”。植被丰富的热带雨林中,藏着神秘的恐龙,大大的脑袋,长而有力的尾巴,增加了绘本情境的真实感,幼儿置身其中自主阅读,能充分体验绘本里有趣的情节。又如推介绘本《勇敢的小裁缝》时,为了让幼儿了解裁缝这个职业,教师找来了老式缝纫机、彩色线轴、零碎布料、服装模特等,真实还原了裁缝店场景,让幼儿对生活中不熟悉的裁缝店有了形象生动的认识。

在日常阅读中,通过对绘本情境的再现,教师组织幼儿围绕某一场景、某个情节来聊一聊、说一说,在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让幼儿对书的探究欲望更加浓厚。同时,教师可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提供线索与支持,鼓励幼儿将绘本中喜欢的场景绘画下来,在想象中尝试创编故事,在表演游戏中表达对绘本的理解,给予幼儿丰富而立体的阅读体验。

二、融合传统文化,让阅读经典化

我园注重将幼儿阅读融于自然、生活和社会中,倡导幼儿阅读经典,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每年读书节,依托家长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我园推出了“亲子阅读节”“宝宝故事秀”“好书我推荐”“亲子故事表演”等系列家园互动式阅读活动,定期向家庭推荐适合各年龄段幼儿阅读的中华传统故事,在有效的亲子互动中,让幼儿初步理解经典的成语故事、传统的神话故事。今年读书节期间,小班的“制作故事书”活动,让家长协助幼儿制作短小的传统故事小书;中班的“故事爸妈进课堂”活动邀请了志愿者家长入园,为幼儿讲述精彩的故事;大班年级组则引入了“皮影戏”表演活动,在幼儿投票选出最感兴趣的绘本《三打白骨精》后,通过集体阅读、搜集与访问、交流与讨论、共同制作服装道具、合作表演等环节,在戏剧表演中有效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的发展。

幼儿阅读和传统文化的融合需要讲究技巧。传统文化内容的图书,可选择生动形象的配图,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将文字、音乐、动画结合到一起,丰富幼儿的阅读形式。当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有效对接,便能引领幼儿主动去了解、体悟并认同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价值内涵,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和认同。

三、注重能力培养,让阅读成长化

大班幼儿面临入小学的准备,为此,我园积极与家长沟通协作,通过多种亲子阅读方式来帮助幼儿进行幼小衔接的准备,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

1.倾听理解能力在阅读中自然而成。倾听是口语表达和学科学习的基础,贯穿整个学习生涯,对幼儿的学习非常重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从故事的人物、情节等切入,由易到难地设计几个问题,培养幼儿倾听理解的能力。针对幼儿的回答,教师观察幼儿是否理解,再一步步帮助幼儿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和能听懂较复杂句子的能力。在别人讲述故事时,要求幼儿不插话、不打断别人,耐心、专心地倾听别人讲完后再有序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看似很微小的细节,为幼儿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奠定了基础。

2.观察表达能力在阅读中逐步提升。《爱心树》《爷爷一定有办法》《大卫上学去》《幸福的大桌子》《我有友情要出租》《小黑鱼》《生气汤》等绘本都是有关幼小衔接主题的绘本。在阅读这些绘本时,教师不用急着阅读文字,可先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画面,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出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如在阅读《在教室说错也没关系》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让他们试着说一说:在画面中你看到了谁?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绘本中的一些图画细节,成人未必能关注到,但幼儿却能发现并提问:“老师,说错了是不是很不好,他的表情好难过啊!”“老师告诉你们,不管做错了什么事,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孩子,但是一定不要去说谎……”在这样的观察和表达中,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为其进入小学后进行阅读与看图写话、口语交际等综合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词汇量和生活经验在阅读中慢慢积累。在师幼共同阅读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帮助幼儿获得相应的生活经验。如绘本《团圆》是一部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生活内涵、儿童心理情感恰切而有机地融为一体,具有人情味、历史感、艺术美的感人作品。其文字自然朴素,没有夸饰的言辞,没有过剩的意绪,讲述的是在外工作的爸爸回家团聚过年的故事。在观察、阅读图文的过程中,借助绘本中形象的图像以及简单而生动的词汇向幼儿传达讯息,也是对幼儿进行词汇拓展的绝佳机会。如绘本中爸爸初进家门时,抱起“我”亲,“我”吓得哇哇大哭,细心的幼儿猜测“我”哭的原因时自然地用到了“陌生”这个词;爸爸去理发时说:“剪了头,明年就会顺顺当当。”在后面观看吃汤圆、拜年的情节时,幼儿学会了用吉祥的话语来表达对亲人新年的祝福。同时,通过阅读,幼儿了解了过年的传统习俗,穿新衣、剪头发、挂灯笼、贴春联、拜大年、吃汤圆、舞龙灯等,从中感受到快乐的节日氛围和浓浓的亲情。

4.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中得以提高。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大班幼儿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为此,除班级阅读区和园图书室外,教师还在长廊、楼梯拐角、活动室门前等公共区域中都设置了图书角,让幼儿随处可取可看。为了让幼儿开展主题类阅读,教师特别在科发室设置了一个小阅读区,为他们在科学活动时提供参考。如投放《不可不知的科学》,让幼儿通过阅读,了解家庭中电吹风、平板电脑、空间通信等科技知识。图书的多场景多主题提供,为幼儿的个性阅读提供了支持。同时,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注力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5.艺术表现能力在阅读中充分展现。幼儿绘本结合了美术中的色彩、线条、构图及文学中的词汇、语句等巧妙构思形成了外在形式美,同时其作品内容也呈现出内在的意蕴美。幼儿在阅读中感受美、欣赏美,也乐意用自己的形式创造美。如阅读《七色花》后,幼儿用绘画、泥塑、折纸、印染等方式创造出了自己心目中神奇的七色花。

阅读能为幼儿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包含了幼儿丰富想象的绘本表演游戏更是拓展了原有作品的内涵。在进行表演游戏之前,幼儿会对绘本进行合理的改编,使情节更加丰富;分头制作一些简单的服装和道具,不仅锻炼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还能提升其表演的兴趣;合作表演过程中,幼儿随着情节或忧伤或喜悦,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能有效提升幼儿自主思考和艺术表现的能力。

促进人类积极阅读,热爱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首要因素是让他们在儿童时代就能认识到阅读的快乐,享受阅读。正所谓“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们希望将阅读融入幼儿生活中,让阅读价值在幼儿的成长中得以体现。同时,通过幼儿带动家庭阅读,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实现全民阅读的良好风尚。

猜你喜欢

绘本传统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绘本
绘本
绘本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少年力斗传统
幼儿画刊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