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1-10-09杨艳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红军红色幼儿园

杨艳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安徽金寨县红军纪念堂时说:“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侵入心扉,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在新时代的幼儿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在家长百般宠爱中,容易形成自理能力弱、不愿与人分享等缺点,而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坚强勇敢的精神可以弥补和修正这些缺点。为此,我园尝试提炼红色文化蕴含的教育价值,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将其承载的丰富的物质、精神文化融入幼儿园,建构有特色的课程和生活,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一、在环境中渗透红色文化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为发挥幼儿园的环境作为隐性课程的作用,我园处处可见红色文化,让幼儿在环境中耳濡目染紅色文化。大厅内悬挂着大幅中国地图,让幼儿随时观察祖国妈妈的模样;走廊两侧墙上悬挂英雄肖像,附上其事迹介绍,在幼儿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榜样人物;橱窗、主题墙、楼梯墙壁等场所,定时更换红色文化的内容,让爱国主义的榜样更加生活化、具体化、艺术化;我园还单独开辟了一个“红化园”,投放了大量的红色资源,如红色故事书籍、画册、影像等,供师生和家长翻阅、了解。

二、在游戏中渗透红色文化

对幼儿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承教育,必须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因此,游戏无疑是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到幼儿活动中的最佳途径。

我园在辅楼后面开辟了近3000平方米的体能训练营。训练营从游戏情境的设置、材料的准备、规则的制订等都由幼儿自主参与、讨论生成,教师追随着幼儿的脚步,正确解读幼儿行为,为其游戏需要提供支持。在“搭帐篷”“挖战壕”“翻越上冈岭”“我为红军运粮食”“特种兵集训营”等户外体育游戏中幼儿通过攀高山、过小河、钻山洞等情节,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烈在艰苦环境下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从中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同时,各班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设室内红色区域,如红色阅读区,幼儿通过翻阅图书了解王二小、张嘎等小英雄的故事,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套上纸偶,分角色表演爱国题材的桌面微型剧;童子军战区医院里,小军医为前来治疗的伤兵听诊、检查、开药、打针、输液;红军歌舞团的演员们穿上小军服,为战士们表演雄壮有力的歌舞节目,振奋士气;建构区的幼儿在绘制设计图、挑选材料的基础上,合作搭建战地纪念馆和英雄纪念碑;内勤组的孩子们,通过绘画、泥工、剪纸、粘贴等形式为红军编草鞋、纳鞋底、打背包,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在游戏中,教师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已有经验有机融合,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中感知,在实践中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在集体活动中渗透红色文化

教师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将红色文化巧妙地融入幼儿园集体活动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氛围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

1.红色主题集体活动。教师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将红色文化渗透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语言活动“王二小的故事”,师幼共读绘本,了解放牛娃王二小机智消灭敌人的故事;社会活动“家乡的胜利山”,幼儿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家乡胜利山的得名,缅怀牺牲的红军烈士;健康活动“极限营救”,幼儿在游戏情境中练习走平衡木、匍匐爬行等动作,促进肢体的协调和灵敏,培养勇敢坚韧的精神;音乐活动“推车歌”,幼儿随着节奏自由作答并模仿抡锤、打钎、推车的动作,体验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历程;美术活动“我最爱的小英雄”,幼儿以绘画、拼贴、泥工等形式来艺术性地展现自己最喜欢的英雄人物,并与同伴分享英雄的故事。

2.充分利用节日活动。每年的“清明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都是很好的教育载体。以国庆节为例,各年级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开展了制作五星红旗、摄影故事展、升国旗仪式等活动,让幼儿在主动参与和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3.特色亲子活动。教师还积极寻求家长的帮助,形成有效的家园共育。如“重走红军路”亲子活动,历经充足的前期准备,教师、家长和幼儿沿着李桂五战斗的行军路线,探寻烈士的足迹,虽然路途崎岖不平,但幼儿没有一人喊累。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给幼儿留下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感受,更是精神上的洗礼。

红色文化是抽象的,教师只有在不断反思和完善的过程中,才能构建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红军红色幼儿园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爱“上”幼儿园
十送红军
追忆红色浪漫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