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子课程”的园本化实施要素

2021-10-09孙瑛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样态资源库教育资源

孙瑛

“种子课程”是立足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在充分把握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以发展需求为导向而形成的课程。该课程立足架构幼儿本位的课程价值观,关注幼儿个体作为一个生命体在自身学习与发展中的内在自然需求,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给予幼儿按照自身的学习方式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一、整合课程资源

基于为幼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多样选择的课程理念,我们充分挖掘园所周围“大自然、大社会”的丰富课程资源价值,利用日常生活中自然、乡土、社会文化等有价值的资源,提升课程质量,促进幼儿生命成长。

1.共享式的资源库。所谓共享式的教育资源库,就是对全园家长和社区的资源进行汇总、整理、分类而形成的,全园共享、定期更新的教育资源信息系统。建立幼儿园教育资源库是一种颇为有效的、值得推广的家长和社区资源开发形式,不仅方便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还具有丰富性、共享性和及时性的优势。

2.规划式的指导站。如何将丰富的教育资源变为优质资源?我园明确要求教师将教育资源的选择、确定纳入课程主题审议中,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考量标准:为什么要运用此教育資源?该教育资源的运用对主题进行有什么帮助?注重教师在集体交流中智慧火花的碰撞与其活动前后个人内省反思的呈现,用菜单课程的方式,鼓励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需求,抓住教育契机,灵活调整教育活动,助力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二、打造课程环境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有利条件,丰富的拓展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种子课程”的生长,需要提供“环境土壤”。这既是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出发点,也是打造课程环境的出发点。

1.“四季时空”营造“安全感+归属感”:走进万幼不大的校门,一条长长的通道,一幢回字形的园舍,一个方方的院子,一群教师和天真的孩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其温馨的生活环境、多元的游戏环境、丰富的育人环境,让家的归属感油然而生。精心打造的环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关照着幼儿的身心健康,滋养着他们的心灵。

2.“四维时空”夯实“物型场+故事化”:在“物型课程”的视野下,我园注重物型样态与审美表达,利用丰富的园内物理环境和资源,挖掘园所空间的潜在价值,夯实课程环境的物型样态,营设了一厅、二室、三廊、四园的“四维时空”,关注幼儿在场学习的路径与表达。小小的园子里,自然而巧妙地蕴藏着一串串故事。一根竹子,是器物,也是美食;是玩具,也是乐器;是笔墨春秋,也是君子品格的文化力量。

3.“四有时空”坚守“儿童性+儿童感”: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我园营造了“四有时空”:有激发幼儿探究欲望的各种游戏材料;有吸引幼儿关注的安全的游戏场地;有邀请幼儿深度卷入的游戏伙伴;有挑战儿童心理极限的游戏情境。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支持性环境中,能充分体验到存在感和掌控感。

三、夯实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是“种子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组织保障,其目的是提升课程的成效,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1.向下扎根——共育课程的管理文化。在课程实施过程前,由园课程室抛出与主题相关的话题,教师和幼儿、年级组、项目组将“金点子”反馈给课程室,收到反馈后,课程室着手商讨研究,并携手园长室与后勤室迅速落实。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层征集问题、提出需求、展开预设,管理层通过沉浸调研、实地指导、沙龙聚焦等形式及时给予回应,课程管理由原来的“自上而下”转为现在的“上下流动”形式,让课程改革焕发新的活力与张力。

2.向上生长——共享课程的幸福样态。向上生长,就是课程终极目标“树人”。它开辟了适合自我的成长田野,让园所成为一片丰富肥沃的课程田野。“种子课程”把幼儿视为具有内在潜力的种子,生长出两大项目、三大品牌、四大系列、N个菜单课程系统。每位教师都成了这片沃野中某个板块的开发者和耕耘者,而幼儿则是个性不同的种子,找到适合自己并能够逐渐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

“种子课程”让我们看到了儿童的不同,理解儿童的不同,尊重儿童的不同。教师带着爱与支持,让“种子课程”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动态性地支持幼儿的成长,成为滋养儿童成长的丰厚土壤。

猜你喜欢

样态资源库教育资源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以校园足球打造育人新样态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探索评价新策略,营造课堂新样态
构建指向“五要素”的乡村初中教学样态
高职高专护理教学资源库建设浅谈
构建可持续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若干思考①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