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襄垣县周成王庙大殿的建筑特色

2021-10-08刘建平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5期

【摘要】从平面布局的特色、简明扼要的梁架、斗拱的结构特点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山西襄垣县太平村元代周成王庙大殿的建筑特色,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晋东南地区元代建筑的结构规律,同时也展现了山西上党地区木构建筑,由宋金向元代过渡时期的结构手法演变规律和形制风格变迁特点,同时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有元一代该地区建筑科技水平和建筑艺术风格。

【关键词】襄垣县;周成王庙大殿;建筑特色

【中图分类号】K92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5-208-03

【本文著录格式】刘建平.山西襄垣縣周成王庙大殿的建筑特色[J].中国民族博览,2021,08(15):208-210.

前言

周成王庙位于山西襄垣县城西南13千米的太平村,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成王庙在当地也叫雨祖庙,这里供奉的是西周王朝第二代国王姬诵,也即周成王。相传太平村东北原有周成王简易神龛,每逢天旱,周边百姓即在此祈雨,十分灵验。于是在此地建周成王庙享祀,求雨祈福。

周成王庙坐北朝南,占地1128平方米,由大殿及山门戏台和厢房等30余间建筑组成一进院落。据勘察现存建筑,结合庙内元至大元年(1308年)《重修周成王庙记》石碑记载,周成王庙创建于金代,金末元初毁于战火,元大德六年(1302年)重修。现存建筑中大殿为元大德六年(1302年)建筑,后代累有修缮;其余建筑均为为清代建筑。目前全院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周成王庙大殿是该庙的主要建筑,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层单檐悬山顶,建筑面积87.7平方米。平面柱网布局只有前后檐柱和山柱,殿内无一根柱子,宽敞广阔。殿之斗拱因设置位置不同,铺作次序也差异甚大。有五铺作双下昂斗拱,还有把头绞项造,甚至后檐平柱柱头干脆不设斗拱。殿之屋面脊饰瓦件、门窗、地面、台基踏跺以及墙体等已非建成时原物,均系后代修缮改建产物。唯有大殿主体结构仍然保持元大德六年(1302年)建成时原貌。

周成王庙大殿在建筑结构方面独具特色。它不仅传承了宋金以来建筑的营造技艺,延续了传统建筑的优秀文化韵味和结构特征;同时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去掉殿内全部柱子,不仅极大地扩大了殿堂内部空间,由此最大限度地简化了梁架结构,既省工又省料;同时采用这样的形式使结构简洁明快,又表现出雄伟大方的气魄,更达到适用的要求,不失为灵活性和不拘一格的创造。同时因其有确切的建成年代记载,较为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山西上党地区木构建筑,由宋金向元代过渡时期的结构手法演变规律和形制风格变迁特点,同时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有元一代该地区建筑科技水平和建筑艺术风格,是一座极其珍贵的木构建筑。

一、平面布局的特色

周成王庙大殿坐北向南,位于所在院落中轴线的最北端,建在1.4米高的月台之上,依然沿袭了辽金以来建筑大多设置月台的旧制。

大殿面宽三间8.46米,进深四椽7.97米。开间进深比例1:0.9。唐宋以来三开间大殿平面基本接近方形的布局,自金代中期开始逐渐向长方形转变的趋势比较明显。周成王庙大殿平面基本方形,依然保持了宋金早期做法,是元代单体建筑方形平面为数不多的实例之一(图1)。

周成王庙大殿平面布局的最大特色在于减去了殿内的全部柱子,使得殿内宽敞广阔。元代移柱减柱造的做法十分通行,但是大多移动或减少前槽或后槽柱子。周成王庙大殿则减去了殿内全部柱子,这是山西地区元代建筑平面布局的又一特色。

周成王庙大殿柱础石方形,上皮与地面平齐,这是宋金时期晋东南地区柱础石安装的流行做法。在晋东南地区,础石高于地面的做法在宋、金两代并不普遍,直到元代才开始流行。周成王庙大殿础石与地面平齐的做法,正是元代建筑在础石安装方面依然沿袭金代做法的一个特例。

周成王庙大殿前檐柱红砂石质混棱造方柱,面宽0.44米,柱高2.87米,柱径与柱高之比1:6.5。这些柱子比该县郭庄村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昭泽王庙大殿的前檐柱子,还显粗壮。同时,周成王庙大殿的前檐石柱,无论是加工工艺,还是尺度比例,都与昭泽王庙大殿的前檐石柱相差无几。推测周成王庙大殿石柱由于石材较木材耐火之缘故,未遭兵火损坏,在元大德六年(1302年)重修该殿时,依然使用了该殿金代创建时的石柱。

周成王庙大殿,柱子朝室内方向的一面是垂直于地面的,朝室外方向柱身收分5.2厘米,由此造就了柱子的侧脚,侧脚为柱高的1.8%。石柱柱身收分使柱子断面上小下大,重心下移,大大增加了柱子的稳定性。这是晋东南地区自金大定中期以后前檐石柱的流行做法,一直延续至元代中后期,甚至明清时期。

周成王庙大殿当心间宽3.14米,平柱高2.87米。宋《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卷五柱条有“若副阶廊舍,下檐柱虽长,不越间广”之规定。周成王庙大殿虽为元代建筑,但是仍然遵守了《法式》的这一规定,因循古制。

周成王庙大殿柱头联络构件比较随意。前檐栏额普拍枋齐全,呈“丁”字形;后檐仅设栏额,无普拍枋;山面由于构架关系,无栏普之制,前后檐角柱都是通过搭牵与金柱联络固定。这些水平联络构件,由于柱头高低不一,根本不在同一平面,但是依然构成一圈完整框架,达到了稳定结构的目的。看似随意而为,实则匠心独运。

二、简明扼要的梁架

周成王庙大殿的梁架结构当心间与山面完全不同。当心间梁架,由于减去殿内全部柱子的缘故,所以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简明扼要;两山梁架考虑到被墙体封护,选材要求不高,可以节省成本且不影响殿内使用空间等因素,改为二椽栿对前后搭牵用四柱(图2、图3)。

周成王庙大殿正因为当心间梁架与山面梁架結构方式不同,所以梁与柱节点处理技法也不相同。

其次是山面梁架柱梁节点处理。山面金柱直承平梁头,金柱柱头与平梁间无任何托承构件。山面前后檐角柱柱头完全依靠搭牵与金柱连接。只不过前檐角柱搭牵系斗拱耍头后尾制作,后檐搭牵自后檐柱头栌斗口出头后垂直截去。

周成王庙大殿当心间梁架平梁与下栿间用方形抹楞蜀柱垫托,简单明了。山面梁架则不存在上下梁栿垫托关系。

但是,周成王庙大殿无论是当心间还是山面,在平梁以上的结构方式却是完全相同的。

周成王庙大殿总举高约为前后撩檐槫间距的1/3.3,在《法式》规定的三分举起一分或四分中举起一分之内。周成王庙大殿屋架折数19厘米,为总举高的1/14。《法式》卷五载“折屋之法:以举高丈尺,每尺折一寸,每架自上递减半为法”。照此规定,即自上而下第一折应为总举高的1/10。周成王庙大殿屋架折数显然较《法式》规定为小,以致屋面纵向较为平直。综上所述,周成王庙大殿梁架在举架方面基本与《法式》制度吻合,只是在折的方面与《法式》规定存在差异。

三、斗拱的结构特点

周成王庙大殿前檐柱头设置斗拱四朵,后檐平柱头不设斗拱,仅角柱头设斗栱二朵,前后檐均不设补间铺作(图4、图5)。

该殿斗拱共分为三种形制。

同时,前檐平柱柱头的这两朵铺作斜拱造,栌斗为平面近似圆形的瓜楞斗。宋金期间斗拱的斜拱仅用于补间铺作,柱头铺作不用斜拱。斜拱用于柱头铺作的做法自金代晚期开始,至元代已经运用娴熟,广为流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金元建筑年代鉴别的一个明显标志。

第三种斗拱就是后檐角柱柱头铺作,把头绞项造。与金柱连接的搭牵直接出柱头栌斗斗口后垂直截去。与其十字相交的泥道拱散斗口上出替木,替木上托后檐槫。

以上所有前檐斗拱令栱及替木看面全部削成斜面,散斗做成菱形,以示华丽。

金代大定之前,前后檐铺作次序完全相同,自大定以后出现了前后檐铺作次序不同的现象,或者前檐设铺作后檐不设铺作的情况。但是,像周成王庙大殿不仅前后檐铺作次序完全不同,甚至后檐角柱头使用最简易铺作,平柱柱头干脆不用铺作的现象,不仅在元代之前,即便是元代及之后也是极少见的。周成王庙大殿这一铺作设置方法,是否为一个特例,值得加以考究。

周成王庙大殿斗拱材尺统一,材高18厘米,材宽12厘米,折合宋尺高5.9寸,宽3.9寸,接近 《法式》“六等材,广六寸,厚四寸”的规定。拱材断面高宽比3:2,与《法式》规定完全吻合。材高与栔高比=15:5.8,略小于《法式》15:6的规定。斗拱一跳跳距33厘米。

以上关于周成王庙大殿斗拱的用材比例尺度,恰好与本村金大安二年(1210年)灵泽王庙大殿斗拱吻合。但是,周成王庙大殿斗拱在昂身角度、昂嘴与栌斗式样、斗幽与拱头卷瓣等方面,还是与金代斗拱存在很明显的区别。这是历代建筑匠师们不断继承发展、努力创新进步的结果。

周成王庙大殿前檐斗拱外跳计心,里跳偷心,这也是在沿袭和学习宋金时期做法。

周成王庙大殿华头子两层平刻叠出,是典型的元代做法,从而改变了此前华头子全部“刻作两卷瓣”或箭镞形两层叠出的华头子的做法。

周成王庙大殿在耍头之上附加了一只花头以巩固檐槫,这是一种新式样,是蚂蚱头型耍头由单材向足材变化的标志。

周成王庙大殿五铺作斗拱高度1.26米,柱高2.87米,铺作高度与柱高之比为1:2.3。梁思成先生认为宋代斗拱高度与柱子高度之比在1:2到1:3之间,据此研究表明,周成王庙大殿斗拱做法还是沿袭了宋金时期的比例尺度。

四、结语

元朝既吸取中原地区文化,也吸取中亚和藏族文化,建筑别开生面。元代殿堂的大木结构中梁架发展成为两种结构体系,一种是选材规整,做法严谨,较好地继承和发展了唐宋以来木结构建筑中传统式样及优秀制度和规范的传统型建筑;另一种则相反,它们从实用要求和因材施用的目的出发,放弃了部分传统做法,摆脱了部分古旧制度束缚。不仅在局部方面增加了一些新的手法,而且大胆减柱移柱,特别是大额结构的应用,使我国木结构发生了一种新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所有这些,都创新了木结构建筑中的结构形式。它们既符合木结构建筑规律,而且又达到使用的要求,不得不说是建筑科学的一大进步。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的山西襄垣县周成王庙大殿,在继承宋金时期规矩严谨的结构风格的同时,从平面布局、梁架结构及部分节点处理上,勇于革新,从构应变,舍弃了传统旧制中的一些做法,在节省工料、扩大殿堂内部使用空间、营造殿宇庄严宏大气魄等诸方面都可圈可点,这都是当时当地劳动人民的创造和探索。这种结构方式和建筑特色,有许多独特和进步的地方,值得研究借鉴。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4]贺大龙.晋东南早期建筑专题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5]李会智.山西现存早期木结构建筑区域特征浅探[J].文物世界,2004(2-4).

[6]柴泽俊.柴泽俊古建筑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7]张驭寰,古建筑勘查与探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8]祁英涛.怎样鉴定古建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刘建平(1965-),男,山西,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为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