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创新

2021-10-08李若斐

音乐生活 2021年9期
关键词:钢琴曲钢琴创作

《阳关三叠》最初是一首创作于唐代的古琴曲,它的歌词是著名诗人王维所创作的《送元二使安西》,后人为它谱写了琴谱,并将其选取进入了乐府中。它不仅在我国古代的音乐作品当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同时对古琴曲后来的发展也造成了广泛的影响。19世纪70年代,著名的钢琴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将这首作品进行了改编,用现代化的钢琴演奏技巧来对作品当中所蕴含的傳统音乐元素进行表达,将中国的古典音乐特色与现代音乐文化相结合,赋予了它更多色彩的同时,也使得一首古代音乐作品在现代背景下焕发了全新的活力,称得上是对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作。本文旨在对钢琴曲《阳关三叠》的艺术特色与演奏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在探究其艺术价值的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对它进行演绎。

《阳关三叠》又被称为《阳关曲》或《渭城曲》,最早创作于唐代时期,它的歌词来源于唐代诗人王维所创作出的七言格律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原曲的曲式结构为三段小型式琴曲[1]。著名钢琴作曲家黎英海先生运用现代化的音乐元素,对原有琴谱的和声、结构与织体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二次创作,这才诞生了这首经典的钢琴音乐作品——《阳关三叠》。作者运用了高超的音乐创作技巧,完成了对古琴曲中所具备的传统音乐特征与现代钢琴音乐技法的有机整合,其中对现代音乐元素的运用也赋予了这首作品全新的精神内涵。从整体而言,这首作品的旋律音调上没有太大的改变,依旧延续了古琴曲平和、深沉的感情基调,深刻地诠释了诗人送别好友时不舍与悲伤的心理状态。但从实际上来看,这首作品的表现形式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改编”来说,这首钢琴曲的创作方式更应当用“创编”来形容。

一、钢琴曲介绍

(一)创作背景

伴随着国内艺术行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钢琴艺术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钢琴也随之成为最受家长欢迎的乐器之一,这也为钢琴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一片沃土,钢琴曲的创作逐渐向着多元化与艺术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在此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大量蕴含着古代中国元素的钢琴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传承了古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对其进行了推陈出新,融入了部分现代音乐的元素,其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就是由中国古曲所改编成的钢琴作品,它所呈现出的是原汁原味的古代中国风格,当中还掺杂了部分作者对现代音乐的理解,堪称集古今精华于一体的大成之作。在此背景下,国内的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对古琴曲《阳关三叠》进行了二次创作,对它的和声、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编,用现代化的音乐元素为它注入了全新的精神内涵,这才诞生了这首融合了中国古典元素与现代钢琴艺术的钢琴曲——《阳关三叠》[2]。

(二)作者介绍

钢琴曲《阳关三叠》的创作者黎英海先生是四川省富顺县人,他从小对音乐就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天赋,对于乐器的喜爱更是如痴如醉,但由于家中贫困,他几乎无法接触到任何乐器,于是聪慧的他便自力更生,依靠一些简易的器材自制了笛子、二胡等乐器进行练习。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也日益显露出来,并被重庆音乐学院录取,抗战胜利后加入了南京国立音乐学院。上世纪50年代,他的作品《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一经发表,就在音乐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而他所创作出的很多著名的钢琴作品也入选了国内各级教材,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音乐教育家,曾先后任教于湖南音专、中原大学文艺学院、中南部队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等多所音乐院校,在他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为国内音乐界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人才,其中包括世纪之星郭文景与旅美作曲家谭盾等等,他以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创作了《阳关三叠》《夕阳箫鼓》等一系列经典的音乐作品,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二、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一)古风古韵的艺术特点

国内著名的音乐评论家刘义勇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音乐不但是艺术,还是文物,时间越长,越能够体现它的价值”[3]。音乐作品突破时空的魅力与特点,在钢琴艺术作品《阳关三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阳关三叠》具有古风古韵的艺术特点,它是一首以中国十大古琴曲《阳关三叠》为旋律,王维的诗歌《送元二使安西》为词基调的钢琴曲。作品中不但融入了古代艺术歌曲的相关元素,其中还蕴含了作者对朋友依依惜别的真情实感,而一叠又一叠节奏的推进也会给人带来鲜明的节奏感,它既是中国古代乐器与钢琴这一外来乐器完美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钢琴作品中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经典之一。它的内容结构与文化意蕴中都充满了古风古韵的艺术特点,值得我们深入地学习与解读,而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完成对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

(二)情感表达充满张力

古琴曲《阳关三叠》的歌词来源于《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它最初主要被用来表达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但随着古琴曲的不断发展,它的局限性逐渐被打破,不再受到友情或者爱情的限制,人们更多地将它用于表达不同关系间的离别之情。“阳关”二字也逐渐成为“别离”一词的同义词。而黎英海先生在对古琴曲进行二次创作时,对歌曲的曲式结构与所表达的感情并没有做出太大幅度的改变,反而通过现代钢琴弹奏手法的运用,将诗人内心的惜别之情表达得更加强烈。伴随着演奏者的持续弹奏,作者临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不断地从演奏者的指尖流淌出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境当中。作品改编的核心其实就是运用钢琴这一外来的乐器来对中国古典音乐元素进行表达,为了更好地运用钢琴完成对作品的演绎,作者创新性地在钢琴曲的第三叠部分加入了大开大合的气势,而在乐曲达到高潮部分时又戛然而止,进入到了低沉浑厚的尾声阶段。这样不仅使得音乐表达更具张力,同时也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对离别的不舍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层层递进的曲式结构

钢琴曲《阳关三叠》所采用的曲式结构主要为叠奏性的变奏曲式,它在对古琴曲进行改编时保留了它的基本结构,并沿袭了它所使用的叠奏手法,将乐曲划分为一叠、二叠和三叠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层层递进,不仅符合了中国古典音乐一唱三叹的音乐发展历程,同时还在变奏手法上突出了钢琴的演奏优势与音响特色。具体分析如下:

作品的引子部分仅有一小节,由旋律音调、琶音化低音与装饰性高音三行谱表构成,高音声部突出商音,作为下一乐段商调式的铺垫。

钢琴曲的第一叠为主副歌的二部式结构,曲调环环相扣,主歌由三个部分构成,其中第二小节的旋律与第六小节相呼应,不仅增强了乐段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带来了一种调式对置的效果。而副歌为f羽调式,加强了本部分对比性的同时,也在侧面提升了音乐的张力,句末的六连琶音起到了加强音乐流动性的作用。

钢琴曲的第二叠变奏性主要在主歌部分,旋律也从低音上升至了中音区,而高声部运用了四度跳音,在模仿古琴泛音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一种变奏感。

钢琴曲的最后一叠也是演奏速度最快的一部分,本部分中的第四十三小节转入G宫调系统,将音乐推入下一个高潮部分。

尾声部分重新恢复第一叠的速度,将各声部提高了八度,并引入了快速下行的倚音来替代古琴连续拨弦,将音域拉宽的同时,音乐也慢慢停在了B商音,本曲结束。

三、作品的演奏分析

(一)装饰音的演奏

在钢琴曲《阳关三叠》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古琴曲的意蕴,独出心裁地运用了大量的倚音、琶音一类的装饰音型,旨在通过钢琴来表达出古琴曲的雅致。其中倚音的使用主要是用来模仿抚琴的动作,进而在听众心中勾勒出一幅轻抚琴弦的画面,最终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感觉。而琶音的使用则是为了增加乐曲织体的厚度,为听众带来一种悠远绵长的感觉。在对这首乐曲进行演奏的过程中,应当用心去揣摩装饰音的使用方式与技巧,并提高装饰音弹奏的熟练程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这首作品展示给听众。

(二)节奏的演绎

在这首作品中,作者所使用的节奏与传统西方奏鸣曲的节奏大不相同,整首作品的节奏都比较舒缓,特别是在作品的尾声部分当中,作者创新性地运用了散板的表现形式,给听众带来了一种回味无穷的感受。整体来看,这首作品既不失西方风格的严谨,又兼具了东方传统音乐的宽散。音乐节奏伴随着情感层级的递进而律动,整体给人带来一种十分自由的感受。在对这首作品进行演绎时,应当把握好对节奏的判断,在对重音进行演绎时要做到手臂松弛的同时巧妙地运用指尖发力,一气呵成完成对作品的表演。

(三)情感方面的处理

在对钢琴曲《阳关三叠》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演奏者还必须做好对情感方面的处理,具体来说:第一叠必须表达出一种婉转低回的感受,我们在进行演奏时必须做到心情上的平静,这样才能与听众达成共鸣。第二叠相对而言比较活跃,因此在演奏时应当加快速度,做到连贯流畅的表演。最后一叠所表达出的情绪更加强烈,因此在演奏时必须手臂下沉,将力量全部输送至指尖,扎实有力地完成对最后一部分的表演,进而将乐曲所表达出的依依惜别的情感更好地传递给听众。

四、结论

钢琴曲《阳关三叠》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黎英海先生结合了现代西方作曲技巧与古代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它具备了古风古韵的艺术特点,是对我国古代优秀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情感的表达也充满了张力,能够帮助听众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层层递进的曲式结构也赋予了它更多的精神内涵,称得上是融合了古今音乐精华的大成之作。我们在对这首歌曲进行演绎的过程中,除了要把握好作品中所运用的装饰音以外,还应当充分了解这首作品的节奏特点、做好对作品情感方面的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对歌曲的演奏过程,为听众带来更加舒适的体验。

注释:

[1]映易:《关于〈阳关三叠〉歌詞删节问题的一些意见》,《人民音乐》1956年第10期,第32—33页。

[2]杨荫浏:《对古曲〈阳关三叠〉的初步研究》,《人民音乐》1956年第6期,第21—23页。

[3]李虻、朱容乐:《钢琴曲〈阳关三叠〉音乐分析》,《音乐生活》2014年第5期,第24—26页。

李若斐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钢琴曲钢琴创作
Jazz
夜的钢琴曲(六)
纸钢琴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